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理念得到大家的关注,为推进素养导向的美术课堂教材整合,使课堂上每一个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的成长过程真实可见,努力构建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与“学”的新样态,单元整合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大势所趋。立足单元教学,从单元整合角度出发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集中学习一个技能或知识点,让学生学的扎实,学的有效。

  • 标签:   教材整合 单元教学 小学美术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分化后的去分化骨髓间质干细胞(differentiation osteogenic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BMSCs)移植对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腱界面形成的促进作用,并探索De-BMSCs成分化效应增强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家兔胫骨和股骨中提取BMSCs,经成诱导分化后用普通培养基进行去分化培养制备De-BMSCs,鉴定De-BMSCs的干细胞特性。建立家兔ACL重建模型,分为3组:腱界面注射海藻酸钠凝胶(对照组);腱界面注射复合BMSCs海藻酸钠凝胶(BMSCs组);腱界面注射复合De-BMSCs海藻酸钠凝胶(De-BMSCs组)。术后4周和12周取膝关节标本,进行组织学、影像学、生物力学检测,评估腱界面形成情况。De-BMSCs体外成诱导分化,给予活化T细胞核转录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1,NFATc1)RNA干扰处理,检测成分化标志基因及Nanog/NFATc1/Osterix信号通路的表达,明确De-BMSCs成分化效应增强的分子机制。结果De-BMSCs可向成、成脂、成软骨分化,具有干细胞特性(均P<0.05)。术后4周De-BMSCs组BV/TV值为0.36±0.01,较对照组0.24±0.03和BMSCs组0.30±0.02明显增加(P<0.05),最大负荷(40.34±1.19)N和刚度(20.67±2.14)N/mm较对照组[(14.88±2.74)N,(8.67±2.19)N/mm]和BMSCs组[(26.31±1.76)N,(13.81±2.14)N/mm]明显升高(均P<0.05);术后12周De-BMSCs组BV/TV值0.47±0.02较对照组0.30 ± 0.02和BMSCs组0.35 ± 0.03明显增加(均P<0.05),最大负荷(64.46±6.69)N和刚度(25.18±3.11)N/mm较对照组[(41.01±6.12)N,(11.59±2.54)N/mm]和BMSCs组[(48.21±4.12)N,(15.89±2.94)N/mm]明显升高(均P<0.05);De-BMSCs成分化过程中,Nanog的表达增加(P<0.05),NFATc1的表达上升且其与Osterix的相互作用增强(P<0.05),成分化标志基因COL1A、OCN、OPN的表达增加(均P<0.05)。结论De-BMSCs移植可促进ACL重建后的腱界面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Nanog/NFATc1/Osterix信号通路介导了De-BMSCs成分化效应增强。

  • 标签: 细胞分化 细胞去分化 间质干细胞 前交叉韧带
  • 简介:背景:对于成人CroweⅢ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考虑到臼杯覆盖率和翻修时骨质缺损的风险,在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利用植提升储备量是明智的。目的:探讨成人CroweⅢ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中,利用自体颗粒结合泥打压植治疗髋臼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0例(45髋)成人CroweⅢ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其中男8例,女32例,年龄31-68岁,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过程中,全部采用于真臼处加深髋臼、旋转中心内移和下移的方法,利用自体颗粒结合泥打压植技术修复髋臼缺损。术后随访观察髋关节Harris评分、肢体长度、旋转中心位移、假体覆盖率及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随访32.7个月,所有患者髋臼旋转中心都恢复(接近)正常,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髋关节假体稳定,性覆盖良好,植处可见整合、骨质硬化带消失,未见螺钉断裂、假体周围透亮线等,患髋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患侧肢体长度平均延长(2.31±0.18)cm,假体覆盖率为78.1%,治疗后旋转中心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明显低于治疗前(P=0);结果表明在成人CroweⅢ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中,采用自体颗粒结合泥打压植修复髋臼缺损,可有效恢复髋臼覆盖率,维持臼杯初始稳定性并增加储备量,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人工假体 自体颗粒打压植骨 骨泥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何氏壮抗痨散与止痛壮散分部位外用治疗膝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患有膝性关节炎的患者,要求其在休息和热敷的基础上外用何氏壮抗痨散与止痛壮散。治疗6周后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疼痛、肿胀症状显著减轻,且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在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现象,可在局部外敷何氏壮抗痨散与止痛壮散,进而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 标签: 何氏壮骨抗痨散 止痛壮骨散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64岁的陈女士,4年前发现乳腺癌骨转移,疼痛难忍。在采用放射性核素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疼痛症状消失,生存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乳腺癌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近年来不连治疗的现状进行概述,机械固定结合植是治疗不连的主要手段,物理治疗、注射治疗丰富了治疗手段,不连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 标签: 骨不连 治疗 综述
  • 简介:人大工作靠代表,代表工作靠组织。为有效发挥人大代表小组的组织牵头作用,竹山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分季度安排主题、分小组筑牢阵地、分片区联系督导、按年度统一考评的"三分一评"工作法,舞活人大代表小组龙头。分季度安排主题小组阵地空架子、组织活动难开展,是代表小组作用发挥难的主要"症结"。为扭转代表小组活动实效性不强、活动随意性较大的局面,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一个季度突出一项活动主题,遵循求"深"、求

  • 标签: 壮骨显 强筋壮骨 显活力
  • 简介:《儿童与关节损伤》由赫荣国、梅海波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40万字,定价98元。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儿童骨骼与关节损伤的专著,全书两部分二十章组成:第一~八章主要介绍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的发生学、生物学、生物力学、与关节损伤后的全身反应、骨折愈合机制和儿童骨科常用的诊疗技

  • 标签: 儿童骨 关节损伤 损伤出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跟骨折病人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77例跟骨折病人的护理。结果随访6个月~18个月,病人术后关节面恢复完整、功能恢复良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65例,良7例,可5例。结论跟骨折病人治疗成功与否,与术后护理的质量相关。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肱骨下端全骺分离是一种少见的小儿骺损伤,文献上仅有个别报告。事实上这种损伤并非如此稀少,主要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和对X线特征不够了解而未引起重视。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常把它误认为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和外髁骨折而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我院从1977年11月至1979年11月两年中遇到五例,均为陈旧性,其中四例经手术证实,经5个月至2年半疗效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骨骺分离 骨髓分离 肘关节脱位 骨髓损伤 功能锻炼 克氏钢针 上骨折 手法复位 功能位 外固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主办,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承办的第五届创伤国际论坛将于2011年9月在上海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与会作专题讲座并从征文中挑选部分论文作大会发言(论文报告或发言使用中文或英文)。会议期间将评选优秀论文,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部分优秀论文将在《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刊登。

  • 标签: 征文通知 国际论坛 骨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优秀论文 第二军医大学
  • 简介:<正>成不全罕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7岁,双下肢多次骨折后进行性外观畸形,不能行走4年余。查体:发育不良,身材矮小,营养不良,智力尚可,双侧小腿均是前内侧弯曲畸形,大腿呈前外侧弯曲畸形,双下肢肌肉明显萎缩,站立不稳,迈步困难。

  • 标签: 成骨不全 营养不良 身材矮小 软骨母细胞 发育不良 核糖核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病人疗程长,有的愈合差,因此病人心理负担重,影响康复。所以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2008年以来收治的100例创病人护理在文中报告。

  • 标签: 骨创病人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