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肿瘤学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肿瘤学是肿瘤防治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就我校在医学本科生中开设肿瘤学选修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分享和思考,并探讨今后肿瘤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和策略。

  • 标签: 肿瘤学,医学本科生,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肿瘤科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而其质量的高低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肿瘤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肿瘤科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科 护理教学 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 作者: 王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24-02-22
  • 出处:《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23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 放射治疗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省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放射治疗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MRI对于肾上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0例于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对比CT、MRI的定性、定位分析准确率;结果:CT对于良性肾上腺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8.52%,明显低于MRI的92.59%,P<0.05。CT对于恶性肾上腺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5.38%,明显低于MRI的92.31%,P<0.05。CT对于良性肾上腺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8.15%,明显高于MRI的72.22%,P<0.05。CT对于恶性肾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明显高于MRI的69.23%,P<0.05;结论:MRI对于肾上腺瘤的定性诊断效果好,CT对于肾上腺瘤的定位诊断效果好,二者各有优劣,适合联用。

  • 标签: MRI CT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关于肿瘤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随着临床研究,肿瘤相关性炎症和肿瘤微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这为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探讨癌症相关性炎症与肿瘤微环境相关研究进展,为肿瘤的多元化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癌症相关性炎症 肿瘤微环境 研究进展
  • 简介:转录因子TRRAP是维系生命体正常活动的重要蛋白,目前对其功能作用还知之甚少,相关研究方兴未艾.2011年发现TRRAP一个多发点突变与肿瘤相关,该突变亟须在人群样品中进行检测,以增加对该分子与肿瘤发生关系的了解.本文设计了一个通过PCR扩增,然后酶切的检测方法,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机理.

  • 标签: 转化 转录域相关蛋白 TRRAP 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各县域医疗单位逐步开展肿瘤放射治疗,临床上对肿瘤放射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我院作为肿瘤放射治疗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结合自身的教学心得,现就目前肿瘤放射治疗专业规培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学生放射治疗临床能力培养提出一些自己建议。

  • 标签: []基层医院 肿瘤放射治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思考
  • 简介:【摘要】:调查肿瘤放疗学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开课和放疗医师工作信息,探讨此课程在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作用及与影像诊断学的关系。收集全国78所高校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和湖北省63位肿瘤放化疗科负责人放疗工作反馈信息。发现肿瘤放疗学人才培养及课程受轻视,放疗靶区勾画与影像诊断学关系紧密,肿瘤放疗工作需要肿瘤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人才。医学影像学专业要重视放疗人才培养,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 标签: 肿瘤放疗学 医学影像学专业 放疗 调查
  • 简介:目的培养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能力,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这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和指导放化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培养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采用正确的阅片方法,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运用正确的诊断思路,必要时进行鉴别诊断,最终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能力均得到提高,能提供正确的病理诊断报告。结论培养病理医师正确的阅片方法和诊断思路,对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是有效的。

  • 标签: 培养 病理医师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病理诊断能力
  • 简介:运用随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内噪声和外噪声驱动的时滞Logistic模型描述的肿瘤细胞生长系统的瞬态性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噪声间的关联强度λ、系统的延迟时间Υ、乘性噪声强度α的增大均能使系统的平均首通时间Υ下降,即加速肿瘤细胞的消亡过程,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在时间延迟与关联噪声的相互作用下,随着Υ的增大,出现了Υ抑制λ和α对肿瘤细胞衰减过程加速作用的现象;此外,噪声间的负关联也能抑制较大的Υ和较小的Υ对Υ的影响.

  • 标签: 肿瘤细胞 Logstic模型 时间延迟 交叉关联噪声 平均首通时间
  • 简介:摘要: 探讨在钼靶X线摄影与MRI对乳腺肿瘤检查中的应用。选取菏泽市某医院40例患者,对这40例患者分别进行钼靶检查和MRI增强检查。对这4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分别在敏感度、特异性和确诊率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其中以确诊率为主要对比标准。在钼靶组确诊患者为34例,确诊率为85%(34/40)。经MRI检查确诊38例,确诊率为95%(38/40)。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MRI检查与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均有重要意义,MRI检查对乳腺肿瘤的确诊率高于钼靶检查对于乳腺肿瘤的确诊率,是目前在临床上对乳腺肿瘤检查的最有效办法。

  • 标签: MRI 钼靶检查 乳腺肿瘤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肿瘤口服中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为此采取相应的药物服务干预举措。方法:从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接收的患者群体中选出50例研究对象展开讨论,这些患者均因为服用抗肿瘤中药而导致产生了不良反应情况。深入调研这些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原因、临床表征以及制定对应的药学服务干预措施。结果:此次经过调查发现,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患者较多,占比为72.00%,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患者例数最少,占比为6.00%。患病类型包括肝癌、食管癌、胃癌以及乳腺癌等,其中肝癌患者占比最高(24.00%)。多药合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占比为44.00%。因为个体差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占比为24.00%,其次是疗程过程、药物因素。结论:必须要对中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强化药学服务干预力度,确保中药得以科学应用。

  • 标签: 抗肿瘤中药 不良反应 药学服务干预
  • 简介:摘要:为了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需求,护理学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创新,想要以此培养出更多的护理学人才。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将其不同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儿科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中,真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护理知识,提高自身护理能力。本文对多种教学法的带教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旨在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各种护理技巧,同时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 标签: 儿科 血液肿瘤 临床护理 带教 教学法
  • 简介:摘要:为了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需求,护理学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创新,想要以此培养出更多的护理学人才。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将其不同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儿科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中,真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护理知识,提高自身护理能力。本文对多种教学法的带教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旨在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各种护理技巧,同时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 标签: 儿科 血液肿瘤 临床护理 带教 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了在药剂科抗肿瘤药物实际管理事务中,介入规范性安全管理形式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从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选取了195名接受肿瘤治疗的病人,根据药物安全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管理组和规范管理组。传统管理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方法进行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而规范管理组则采用规范化调整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病人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规范管理组在住院时间、使用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三项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管理组(P<0.05)。结论:将规范性安全管理应用于药剂科抗肿瘤药物的管理操作中,可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 标签: 药剂科抗肿瘤类药物规范化安全管理运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行 PICC 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21年 1 月~2023年 1月接收的 72 例肿瘤患者进行本次 研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PICC 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 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安全性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 PICC 护理对 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护理 依从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肿瘤学领域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肿瘤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是培养高水平肿瘤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但在临床实践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充分发挥研究与实践的协同效应,不少高校开始尝试实施“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即将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以培养更具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肿瘤学专业人才。本文主要分析“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对肿瘤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效果的评估与比较。

  • 标签: 介入医学 非直属医院 研究生教育模式 双轨合一
  • 简介:药理学科主要为药物研发、药学基础研究和药监(检)机构等培养合格的研究生.本研究室开设的《抗肿瘤药物药理学》课程在基本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尝试鼓励研究生围绕该领域独立查阅相关最新文献,以PPT方式汇报,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的考核模式.这一做法效果明显,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了肿瘤药理学发展的新动态,调动了其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锻炼了其文献查询、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标签: 药理学 研究生 文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