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职业教育重在能力教育,突出能力测评本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亮点和特色。推进学生能力倾向测评是职业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在人格教育与道德教育、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倾向、心理咨询与能力倾向测评等方面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加上能力测评制度与测评工具的严重滞后,导致职业教育推进能力倾向测评面临着实践和认识上的诸多难题。必须厘清职业教育能力测评的指导思想.加强职业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化水平。

  • 标签: 职业能力 能力倾向 能力倾向测验 因材施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抑郁症的筛查,以了解糖调节受损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及时予以干预,以有利于各项代谢指标的控制,阻止和延缓向糖尿病的进展。对象和方法所选病例均为我院建立电子档案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调节受损标准,思维清楚、表达正常者,无精神疾病史,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表示能够如实表达心理状态,共400人,其中男238例,女162例。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自我抑郁评分,要求病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评定的时间范围应强调是“现在或过去1周”,每次评定一般可在10分钟内完成。结果40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抑郁症者70例,患病率为17.5%,抑郁症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数量、文化水平、BMI、糖尿病家族史、血脂、血压、合并症等均高于非抑郁症组,年龄、收入状况低于非抑郁症(P<0.05),而职业对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筛查发现糖调节受损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7.5%;(2)女性患者、高文化水平、BMI升高、糖尿病家族史、血压、血脂、合并症数量多、发病年龄小、家庭月收入低等因素与抑郁症有关。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SDS评分 相关因素
  •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针对开放式题型的自动评分技术,然后以EduRater评分系统为例阐述如何构建一个实际的考试评分系统,并重点介绍了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声学模型和识别词表的确定、语言模型和语法模型的应用等。研究人员利用从PETS实考考生中得到的数据,以评分专家所给定的分数作为计算机评分比较的对象,对自动评分系统的信度进行深入研究,证实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考试 口试 人工评分 自动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因素特点。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患病年限,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报销情况。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患者最近一周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非老年组、治疗经费受限制组及病程大于5年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高于老年组、治疗经费不受限制组及病程小于5年组,且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规范处方书写,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我院2009~2011年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50张,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对其各项指标结果汇总分析。结果共统计处方5400张,3年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下降明显,不合理处方数显著减少,不合理现象也有所改善。结论我院应深入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临床医师、药师仍需共同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协作,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人工肝治疗衰竭预后的预测效果,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并进行MELD评分,对治疗组进行人工肝后评分,观察三个月后的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中治疗前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有8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为30-40分的患者34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53%,对照组中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1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在30-40分的患者3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87%,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MELD评分可在临床推广中应用,一般人工肝治疗MELD评分在30-40分之间的肝衰竭是安全的。

  • 标签: MELD 评分 人工肝 肝衰竭 预后
  • 简介:计算机自动评分(CAS)用于自学考试外语类课程的翻译测验评分,能够有效提高评分效率及客观性。本研究对72名自考学习者翻译测验作答数据的计算机自动评分结果与人工评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及配对样本t检验,并将两种评分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计算机自动评分与人工评分结果高度相关,两种评分方式的翻译测验总分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本次翻译测验自动评分结果是可靠的;但计算机自动评分与人工评分对自考学习者的翻译能力结构诊断结果有一定差异。

  • 标签: 计算机自动评分 人工评分 自学考试 翻译测验
  • 简介:本文展现构建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评分量表的全过程。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得出英语口语能力构成成分调查问卷,将其运用于319名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后,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主要评分维度及各成分对这些维度的贡献程度,以此构成初步评分量表。然后,从全国不同地域多所院校选取472名大学生(160组)小组讨论视频,请两位经过培训的评分员根据初步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最后,对评分评分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维度及相应成分的权重值,以构成最终的评分量表。

  • 标签: 中国大学生 英语口语能力 评分量表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改Graeb标准评分与脑室外引流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20例经脑室外引流治疗的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按修改Graeb标准逐一评分并记录,并同时记录其达到拔管标准所需时间,将脑室外引流时间与修改Graeb标准脑室出血评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经检验,Rs=0.444,Rs值介于0.3至0.5之间,提示两者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p=0.000,P<0.01,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修改Graeb评分数值越高则达到拔管要求所需要的脑室外引流时间相应越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患者NDS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脑出血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NDS评分减少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治疗脑出血患者可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节苷脂 ND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按比例抽取2011年1月~12月我院门诊处方2400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统计处方的20%,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统计处方的2%。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新的体育课学期成绩评分办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课堂纪律管理,提高了学生的自律能力,真正地起到了以考促学,对学生学期体育成绩的评定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 标签: 体育课 学期成绩 评分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COPD住院患者中早期进行医疗护理联合干预对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调查住院患者的SDS、SAS评分,通过随机化分组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其评分的对比。结果早期医疗护理联合干预有助于在COPD患者中取得更好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缓解和改善。结论对COPD患者,应早期进行医疗护理的联合干预,尽早解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SDS评分 S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抚触对新生儿行为评分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产科出生第3天的260例新生儿先进行穴位按摩抚触后,再进行行为神经评分检查,记录得分,作为按摩抚触组。另选完全相同的260例新生儿只进行行为神经评分检查,记录得分,作为对照组。结果260例新生儿通过穴位按摩抚触后进行行为评分检查的抚触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抚触组中主动肌张力中支撑反应直立位、原始反射中踏步放置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及早对新生儿进行穴位按摩抚触,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主动肌张力,刺激新生儿原始反射的建立,促进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对新生儿具有积极有益的影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穴位 按摩 抚触 新生儿行为评分 足三里 涌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D2联合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脑梗死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02例确诊TIA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ABCD2评分+颈动脉狭窄与TIA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76例,7d内脑梗死的发生人数为26例,占34.2%;颈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26例,7d内脑梗死的发生人数为5例,占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2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能进一步提高TIA后脑梗死预测的准确性。

  • 标签: ABCD2评分 颈动脉狭窄 TIA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评分制在降低产科麻醉风险中的优越性。方法总结近3年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20例,术前全面了解各重要脏器病变严重程度及代偿能力,结合妊娠产妇病理生理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把产妇分为5个等级并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估相对应,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监测及预防措施,并作相应的术前准备。结果620例产妇,462例产妇施行了硬腰联合麻醉,术中低血压者给予麻黄碱以及快速输液后血压正常,肌松、止痛好,麻醉效果满意。143例施行了硬膜外麻醉,其中氯胺酮辅助用药6例。30例高血压患者施行两点穿刺置管法,血压波动<20%,效果满意。14例施行全身麻醉,其中2例产妇产后出血,进行子宫切除。3例产妇因宫缩乏力,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或背带缝合或结扎子宫动脉,预后良好。这620例手术,无一例产妇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娩出后即刻Apgar评分,新生儿复苏9例。结论对于高危妊娠产妇,对危险因素实行量化评分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降低产科麻醉风险、保障母婴安全的重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术前风险评分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分级护理;干预组进行MEWS评分,并根据评分分值进行预警性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留观患者的病情有良好的监测作用,可有效减低急诊留观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留观 护理 意外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毒严重度评分(PSS)和APACHE-Ⅲ评分系统在评价急性中毒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比较二者的一致性。方法54例急性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PS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然后将两组数据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及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PSS与APACHE-Ⅲ评分值与毒物种类没有相关性(P>0.05),PSS、APACHE-Ⅲ评分值与入住院时间具有相关性(P<0.01,P<0.01);不同PSS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PACHE-Ⅲ评分值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中毒方面PSS与APACHE-Ⅲ对疾病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具有同样量化的评估能力。APACHE-Ⅲ预后预测准确性只适用于对群体效果的判断,对个体的准确性尚难以判断。

  • 标签: 中毒评估 中毒严重度评分 APACHE-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