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本科室从2019年5月-2020年12月的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分别44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在综合护理后,其总护理有效率(97.73%)大于参照组(79.54%)且P

  • 标签: 肝胆外科 综合护理 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BP联合持续腹腔引流及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人。其中对照组均实施持续腹腔引流及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实验组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1个月血液中CRP、PCT、IL-6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RP、PCT、IL-6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联合持续腹腔引流及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重症腹腔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BP 持续腹腔引流 生大黄 灌肠 重症腹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时采用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与常规腹腔关闭技术的临床价值,观察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将70例纳入本轮研究中,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在治疗中为其提供常规腹腔关闭技术,研究组在治疗中为其提供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分析干预效果,对比腹内压水平、术后指标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腹内压水平均较低,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均较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采取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可缩短恢复时间,降低腹内压并减少并发症风险,建议推广。

  • 标签: 腹腔感染 暂时性腹腔关闭 常规腹腔关闭 腹内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5~2016.1)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是否对每位患者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未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而研究组患者则由医生全程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动态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动态监控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与并发症率分别为2%(2/100)和11%(11/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9/100)和17%(17/100),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95/1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76/100),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表动态监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提升术者满意度,应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动态监控 感染预防日监控表 切口感染
  • 简介:目的:建立汉滩病毒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模型。方法:PBS灌洗6-8周龄C57BL/6小鼠腹腔,分离获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以100TCID50汉滩病毒76—118株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Real-timePCR检测病毒感染情况。结果:病毒感染3d后,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到病毒核衣壳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到病毒核酸的表达。结论:建立了汉滩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模型,为进一步阐明汉滩病毒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汉滩病毒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应用临床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随机的方式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治疗的胃肠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9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有46例患者。对参照组中46例患者应用基础护理,对实验组中46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实施临床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6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应用临床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身体恢复情况均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 腹腔感染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的模型。方法构建DA大鼠到LEW大鼠的肝移植模型,采用腹腔内细菌注射的方法建立感染模型,通过对大鼠肝功、血气、血细胞计数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肝移植术后5d注射细菌,大鼠死亡率高,不利后续研究;术后3d注射细菌,并选定5×10^5cfu/mL为最终注射浓度,感染后大鼠的7d存活率累计可达到37.5%左右,随之感染的加重,大鼠状态逐渐变差,直肠温度不断升高,WBC计数也随之增加,pH下降,大鼠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肝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肝实质的损害重于胆道的损伤,大约在感染5d左右相继死亡,多器官病理分析表明,大鼠死亡原因为肝损害,不并发肺脏、肾脏损害。结论采用的腹腔内大肠埃希菌注射建立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的模型是比较成功的,可用于相关领域的研究。

  • 标签: 肝移植 细菌感染 腹腔 免疫抑制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提高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治疗率。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51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6例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25例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相同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排气恢复正常的时间为(2.6±0.8)小时,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3.5±6.5)小时,以及感染控制时间为(41.6±9.7)小时。对照组排气恢复正常的时间为(3.4±1.1)小时,肠鸣音恢复时间为(42±5.8)小时,以及感染控制时间为(52.7±5.8)小时。结论综合护理的应用,可以稳定患者心理,加强营养支持,从而提高了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护理的质量。

  • 标签: 肝胆外科术 腹腔感染 护理方法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胰腺切除术难度高、并发症多,其中胰瘘是胰腺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若胰瘘引流不畅,腐蚀胰腺周围组织形成脓液,易继发腹腔感染。胰瘘合并腹腔感染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而死亡。至今,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案尚无定论。本文综述了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相关研究,分析胰瘘合并腹腔感染诊断标准及常见致病菌,讨论其外科干预指征和系统治疗方案,旨在为胰瘘合并腹腔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胰瘘 腹腔感染 细菌培养 腹腔引流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谱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某院ICU收治的1330例患者中腹腔感染及分离病原菌情况。结果283例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感染发病率为21.28%;133例(47.00%)患者检出病原菌18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8株(68.82%),革兰阳性球菌53株(28.49%),真菌5株(2.69%)。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革兰阳性球菌为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入住ICU≤2、3-7、8-14、〉14d分别检出病原菌131株(70.43%)、24株(12.90%)、19株(10.22%)、12株(6.45%);其中入住ICU≤48h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1株)、屎肠球菌(21株),入住ICU〉48h以鲍曼不动杆菌(18株)为主。病原菌主要检出于肠道、肝胆系统部位病变术后,分别占53.23%、24.19%。39例患者(29.32%)检出2种及以上病原菌,其中29例患者检出2种病原菌。结论腹腔感染病原菌以肠道及肝胆系统疾病术后检出较多,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情况多见,且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入住ICU48h内腹腔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及屎肠球菌为主,48h后以条件致病菌为主。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腹腔感染 细菌谱 病原菌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实施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感染1例,感染率为1%,术后感染诊断时间为1-5天,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主要是由于全麻手术插管,呼吸道损伤加手术室温度低导致呼吸道感染。结论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更好的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实施精细化护理,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妇产科 腹腔镜手术 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因其反复发作,最终分流管梗阻而致手术失败;可导致颅内感染,形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脑室炎;抗感染治疗以及治疗后再分流时机的选择较困难.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感染患者9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 标签: 感染 脑室-腹腔分流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腹腔引流是外科常用的预防与治疗腹腔感染手段之一,恰当的使用引流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外科感染,改善临床预后。腹腔引流留置时应遵循彻底引流、保持通畅的原则。应尽早放置引流,但引流管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在感染治愈时及时拔除,应尽可能地采用微创方法放置引流。腹腔引流不适当的应用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吻合口不愈合、肠瘘和肠梗阻等。应根据具体病情实施个体化引流方案。

  • 标签: 腹腔引流 外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肝胆外科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肝胆外科手术腹腔感染患者,通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参照组患者25名,对其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其余25名患者纳入实验组中,对本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进而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腹腔感染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发现,针对肝胆外科手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可以切实的改善患者腹腔感染情况,临床效果突出,且患者获得了更高的满意度,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胆外科 术后腹腔感染 综合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