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10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腹腔镜组(LAVH组)56例、阴式组(TVH组)44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与阴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热、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阴式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单纯阴式更具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全子宫切除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非心脏开胸手术并发心肌梗死(PMI)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采取术前完善手术期管理,术后严密观察,正确快速的识别心梗先兆,积极有效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配合等措施。结果患者抢救成功,术后21天出院。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讨论以及术后严密观察,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PMI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全肺切除 心肌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症,为不同情况患者选择合适的术式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实施经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种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恢复情况及远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适应症相对较宽;但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阴式子宫切除术长;出血量、医疗费用较阴式子宫切除术多、恢复亦较阴式子宫切除术稍慢。结论对于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提示子宫外围解剖间隙清楚,无明显粘连,附件无肿物的患者可选择阴式子宫切除术,可减少患者机体损伤和医疗费用支出,更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术式 腹腔镜术式 临床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行式子宫切除手术(AnterogradetransvaginaltotalhysterectomyATVH)的途径、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开展的顺行式阴式子宫切术1300例临床研究资料。结果完成手术1300例,3例因剖宫产的严重粘连改阴-腹联合手术,成功率99.78%。平均手术时间(40±23.1)min,切除子宫小于20W妊娠,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5±0.5)天,术中出血量110.58ml。结论顺行式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具有直观、简便、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专利器械 翻转子宫 顺行式阴式子宫全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庆医科大学对科医师培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效果。方法采用SEGUE量表对参加培训的科医生在未培训和培训结束两个阶段分别就其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试,对测试分数使用SAS9.0作统计分析,然后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是否参加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的五个维度和总体评价方面有明显差异,培训后总体评价的平均分数高于培训前9.82分。结论科医师参加培训后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培训有明显效果,应当对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中的科医师进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医患沟通水平,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全科医师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6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前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后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正确的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实用的大张厚皮取皮术式。方法对32例预取大张厚皮部位,应用肿胀技术,皮下注射肿胀液,于真皮下切取厚皮片。结果32例大张厚皮取皮术部位,失血量极小,术野清晰,能切取任意形状且仅附菲薄皮下组织的厚皮片,供皮创面无明显凹陷和放大。.结论肿胀技术对大张厚取皮术有实用价值。

  • 标签: 肿胀技术 全厚皮片 整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42例胃癌患者应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施此术式患者未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食管炎及无胃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存活率高,精神、营养状况良好,恢复部分体力活动。结论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是值得推荐的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术。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空肠代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耐药菌(即药敏试验显示全部耐药或仅为丁胺卡那敏感的泛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探索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第一季度在院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规律。结论高龄,年龄大于等于60岁,入院大于等于7天均增加感染风险,并随入院天数的增加,风险进一步增加。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菌素及大于一周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均增加患病的风险。包括非呼吸科在内的全体医护对感染高危因素控制的参与是降低因难治的耐药菌的危重感染导致的死亡的关键。

  • 标签: 耐药菌 防控管理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用Migfit磁性附着体为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口覆盖义齿修复,并随访观察2年。结果34副磁性附着体除1副义齿基托折裂,4颗基牙出现牙龈炎外,其余覆盖义齿使用均正常,其义齿的固位力、稳定性、咀嚼功能良好,基牙健康,固位效果满意。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Migfit磁性附着体可为口覆盖义齿提供长期、稳定的固位力,能改善患者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确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义齿 全口 义齿 覆盖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的正确方法,总结该改良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施行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患者从整体护理出发,针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特点,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及不良情绪反应,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技术随着手术方式的提高而提高,手术期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养成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反应,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预防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行胃切除无瘤生存1年以上的75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SCHLATTER和FJI两种术式,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作为评价依据。结果SCHLATTER组存在严重的食管返流,FJI组有较强的抗返流作用,饮食限制少、进餐早期饱足感发生少;术后1年以后FJI组体重恢复和血浆总蛋白水平优于SCHLATTER组。结论FJI术式代胃效果良好,是比较合适的重建术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返流性食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胃切除术后,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FJI)和SCHLATTER吻合法消化道重建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8月75例行胃切除术后,分别行FJI和SCHLATTER吻合消化道重建病人术后1年的进食量、体重、血浆营养参数变化,代胃肠管的储存及排空功能等术后生存质量指标。结果FJI组间置空肠扩张,术后营养状态及生存质量优于SCHLATTER吻合组,且消化道不良症状及胆汁返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胃切除术后,采用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