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霉菌食管炎临床又称为霉菌性食管炎,是食管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属消化道念珠菌病之一。霉菌性食管炎主要由于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粘膜形成的一种溃疡性伪膜性感染所致。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皮肤、口腔、肛门、阴道中都可分离出该菌,但以消化道带菌率最高,约占50%。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食管炎,当机体状况发生一定变化,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接受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治疗;慢性病及营养不良致机体抵抗力低下等情况下,宿主和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发生紊乱,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均易发生霉菌性食管炎。

  • 标签: 霉菌 白色念珠菌 消化道 食管炎
  • 简介:摘要胚胎大脑后动脉是willis环的一种常见的变异,是指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完全或绝大部分来自同侧颈内动脉。它的存不仅使颈内动脉的供血范围增大,而且使得前后循环的软脑膜支不能吻合。胚胎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颅内动脉瘤,偏头痛及脑白质变性等许多疾病相关,本文将对其综述。

  • 标签: willis环 胚胎 大脑后动脉
  • 作者: 段彦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罕见病中心 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戈谢病(G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突变引起,并具有不同表型。神经病变型GD(nGD)是较严重的疾病形式,临床表型包括急性神经病变型GD(GD Ⅱ)和亚急性神经病变型GD(GD Ⅲ)。随访常发现GDⅠ至Ⅲ转变的病例。GD Ⅲ除出现内脏损伤、骨破坏等外,亦会出现逐渐加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区分不同的GD类型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GD Ⅲ的神经病变特征及相关治疗进展,为GD 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戈谢病,Ⅲ型 神经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本共识是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其内容包括前言、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预防、病理学、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治疗及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L菌又返祖为亲本菌株,但同期中L菌株也可返祖为有菌壁的亲本菌株,L菌也称细菌L

  • 标签: 型细菌 细菌感染
  • 简介:据悉,今年4月底,广东湛江雷州市北和镇徐黄村陆续发现286位村民离奇病倒,高烧达4O℃,患者多为老人和儿童,症状为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肌肉酸痛等,个别出现腹疼。经采样检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甲流感。采取了相关的防治措施后,至目前为止无人死亡。

  • 标签: 甲型流感 预防 夏季 流行病学调查 眼结膜充血 广东湛江
  • 简介:药物剂型的不同往往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方式,所以,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慎重对待药物剂型的选择还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药选对 选对型 选对药
  • 简介:S女人,集丰胸、细腰、翘臀、纤腿于一身,成为一个魅力女人最具视觉美感的表达。如果你对夏季满怀期待,如果你也将在这一季热辣登场,不妨一起和我们开始S美人塑造吧。

  • 标签: 视觉美感 乳房外 小腿围 上臂围 整形外科 就是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炎疾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术前根据患者病情调节禁食时间,给予肠道充分的休息,避免加重病情。

  • 标签: 肠炎型疾病 护理
  • 简介:1970年11月9日,法国富有传奇色彩的戴高乐将军,于80高龄时离开了人世,人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女儿安娜的坟侧。安娜是将军至爱的掌上明珠,但这份爱却渗透着辛酸和苦涩,因为安娜生下来就是一个先天愚。尽

  • 标签: 先天愚型最好 最好生
  • 简介:中医认为,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外感和内伤两大因素。外感咳嗽风寒袭肺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多兼有咽痒、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 标签: 中成药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肢体酸痛
  • 简介:寻常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其药物治疗首要目的是通过免疫抑制减少自身抗体的合成。目前治疗寻常天疱疮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enous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血浆置换疗法等。其中糖皮质激素是寻常天疱疮一线治疗药物,合理选择治疗起始剂量及规律减药是治疗关键;合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国内一般首选硫唑嘌呤及环磷酰胺,个别患者可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控制;IVIG可作为顽固性寻常天疱疮的二线用药,用于对传统治疗方法抵抗的活动性寻常天疱疮的治疗,可快速控制病情;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新型免疫生物制剂,已投入临床使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必须警惕其并发感染的风险;血浆置换疗法可快速降低自身抗体水平,用来治疗病情危急的患者。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皮肤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拉米夫定(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于对干扰素治疗无反应病人的长期治疗;人们正在研究其他类型的核苷酸类似物。HBV正在产生突变株,治疗过程中尤其容易出现HBV突变株。人们正在评价采用拉米夫定和阿达夫韦联合治疗来控制突变株的疗效。从事“易暴露操作”的医护人员必须进行HBV的检测;现在认为,HBeAg阳性的人员,包括HBeAb阳性但HBVDNA>1000个基因组/ml的人员都必须停止进行这类操作,因为他们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病人。

  • 标签: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 细胞因子 拉米夫定 阿达伏韦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和脑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患者头颅MRI影像学表现、眼底检查及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至2019年度经实验室基因检测确诊的89例WD患者(脑44例,肝45例)的铜蓝蛋白、血清铜、眼底检查及头颅MRI检查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对MRI异常信号进行量化评定标准评分,并对不同临床类型的WD患者临床指标和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和肝WD患者KF环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946>0.05);脑WD患者血清铜及铜蓝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肝WD患者(P<0.001),WD患者中脑比肝发病年龄更早、且发病时长更长(P=0.043,0.013<0.05),脑WD患者脑部MRI除苍白球、丘脑、小脑外其余各部位出现异常信号比率均高于肝患者(P<0.05)。两患者在苍白球、丘脑的信号异常范围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累积程度评分脑患者明显高于肝患者(P<0.05);两患者在小脑区域信号异常范围和累积程度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0.05)。脑WD患者脑部MRI的T2序列范围及程度总分与发病时长呈正相关(r=0.315,P=0.038);而肝WD患者无相关性。结论WD患者颅脑影像同时累及基底节区和脑干是肝和脑WD患者特征性影像表现。脑患者颅内异常信号发生率、发病时长、以及颅内病变范围和程度均高于肝患者。通过MRI检查T2序列的量化性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评估WD患者脑部的病理学阶段和程度。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分型 影像学表现 差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丁肝炎(HDV)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用相关的试剂盒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217例体检人员HbsAg的阳性率为8.3%,抗-HBs阳性率为57.6%,抗-HCV阳性率为1.8%,抗-HDV(IgM,IgG)阳性率为0.99%。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同时也存在丙、丁肝炎的感染,提示我们要以预防为主。

  • 标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直针与Y针在急诊科使用过程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22年1月-7月留观48小时以上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直留置针组(实验组)与Y留置针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为直留置针组,对照组为Y留置针组,对比两组使用套管针过程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脱管率、堵管率、液体外渗)等数据。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留置针较Y留置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直型针 Y型针 急诊科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人泡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蚴感染所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呈"恶性肿瘤样"浸润性生长。病灶的不同分、临床分期、生物学活性、脉管侵犯情况、病理特点、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共同决定治疗措施的选择及相应预后或转归。然而,虽然目前存在多种分方法,但仍缺乏公认的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规范诊疗。本研究系统回顾近20年内的国内外文献,重点分析了超声、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血清学和病理学以及部分新技术的分方法,详细分析了各分方法的优缺点和联系。同时提出了未来新分方案的参照因素或理论依据,为尽早提出更优化的分方案建立了基础。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超声 计算机断层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分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改善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回归到正常心理状态。方法针对消化内科焦虑、抑郁的患者40例进行探讨,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进行针对焦虑、抑郁有效地护理措施,此组为观察组。在出院时进行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问卷调查,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患病率以及出院时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焦虑 抑郁 消化内科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