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应用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V、VI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08年1月到2012年6月到我院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Schatzker分均为V、VI。患者从受伤到进行手术的时间为4-11天。结果经10-40个月的随访6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按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其中有57例患者获优,1例为良,2例为可,优良率达到了95.0%。结论使用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V、VI胫骨平台骨折,不但固定可靠,而且患者在手术后能够进行有效的早期功能性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其受伤后关节功能的受限程度,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癌的中医辩证分与原发性胃癌的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分相关性。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 2014-2018年胃癌病例 76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胃癌,用 SPSS软件分别分析中医证与 TCGA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医证与 TCGA分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对原发性胃癌中医分与 TCGA分基础上,可有针对性联合中西医用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原发性胃癌 中医证型 TCGA分型
  • 简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年增高的流行趋势。在中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1],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2糖尿病(T2DM)患者约在90。0%以上,而T2DM中又以肥胖者居多。肥胖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能够促进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的发生,与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在肥胖和T2DM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病理生理的水平,肥胖与T2DM相关的核心机制及发病的共同基础是胰岛素抵抗。

  • 标签: 肥胖型2型糖尿病 针灸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儿童回结肠与小肠肠套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46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将入组患儿分为回结肠( n=26)和小肠( n=20),两组患儿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记录两组临床超声检查结果,统计组内患儿套筒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及腹腔游离液体检出率,采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组内患儿套头部直径、脂核厚度、外层肠壁厚度及核壁指数均值,进一步分析两组不同类型肠套叠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除肠系膜淋巴结外,回结肠肠套叠患儿中套筒内淋巴结及腹腔游离液体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小肠肠套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回结肠肠套叠患儿套头部直径、脂核厚度、外层肠壁厚度及核壁指数均明显高于小肠肠套叠,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对儿童回结肠与小肠肠套叠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 ] 超声 回结肠型肠套叠 小肠型肠套叠 患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院疼痛专科门诊的742例患者中,颈椎病76例,占疼痛门诊病人的10.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混合液,在颈椎病变局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神经根与椎动脉颈椎病导致的疼痛、肢体麻木和昏晕等症,收到了相当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治疗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特点及治疗。方法40例2糖尿病患者按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和湿热困脾辨证分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40例2糖尿患者辨证分治疗,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对2糖尿病患者中医辩证分,从整体出发,结合患者的病情,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辩证分型 辩证论治
  • 简介:摘要:肥胖2糖尿病已经逐渐成为2糖尿病的主要治疗对象,用药治疗存在太多局限性,西药治疗存在单一性,因此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学方面开始出现一系列用药治疗方式,现已存在现已存在以健脾化湿祛痰法、益气化痰逐瘀法、温阳益气活血法为代表的主要治法,而且已经广泛的开始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对肥胖2糖尿病的内科治疗及进展做一下综述。

  • 标签: 肥胖2型糖尿病 内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分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充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病例1374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方法进行13种高危HPV分检测,对阳性病例及检测阴性但宫颈症状明显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有异常者行多点活检。分析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结果1374例病例中检出高危HPV感染288例(20.96%),单一感染245例(17.84%),多重感染43例(3.12%);13种高危HPV亚型排序为:52、58、16、56、51、39、18、33、68、31、59、45、35,其中52是主要感染型别,占24.16%(79/288);随着宫颈病变升级,高危HPV阳性率升高;宫颈病变级别升高与多重感染率增高、病毒载量升高有关(P〈0.05)。结论高危HPV分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 检测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Ⅲ肺结核病合并Ⅳ肺结核患者应用巩固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200例Ⅲ肺结核合并Ⅳ肺结核患者,首先选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及吡嗪酰胺药物进行强化期治疗2个月,而后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每周1次利福喷丁,外加每周2次异烟肼;对照组(B组)每天应用1次利福平、异烟肼,以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痰培养、结核病灶及胸水吸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肝功能损害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Ⅲ肺结核合并Ⅳ肺结核患者实施每周1次的巩固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 标签: Ⅲ型肺结核合并Ⅳ型肺结核 巩固化疗 利福平 痰培养 肝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近视者佩戴CRT和VST角膜塑形镜角膜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濮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110例(212只眼),年龄为8~16(11.22±2.08)岁。屈光状态为等效球镜度-4.00~-0.75 D。所有病例根据戴镜型号分为两组。佩戴CRT镜者49例(90只眼)为A组,佩戴VST镜者61例(122只眼)为B组。分别检查戴镜时及摘镜后两种型号镜片切线图和角膜染色的情况。结果戴镜后1个月两组之间荧光素图分别在理想配适、偏松或偏紧可接受、偏松或偏紧不可接受、黏附不可接受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5,P=0.886);角膜地形图切线图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1,P=0.979);角膜染色的情况在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946)。结论VST镜片和CRT镜片在戴镜后1个月对角膜的安全性相近。

  • 标签: 近视 接触镜 角膜 角膜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气肿性肾盂肾炎在临床实践中比较罕见。它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急性暴发性肾脏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产气致病菌产生的气体在肾脏集合系统内、肾实质内及肾周围形成并集聚。气肿性肾盂肾炎的预后通常比较差,现报道本院诊治的气肿性肾盂肾炎合并2糖尿病1例并进行文献回顾。方法患者女,51岁,因"高热3 d,腹胀伴呕吐2 d"急诊入院。术前CT示右肾形态失常、实质欠连续,内见多发积气影,似累及肾盂、肾周间隙、肾旁间隙及下腔静脉周围散在积气,邻近肠壁稍显肿胀。由于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患者最终于全麻下行右肾全切除术。结果患者恢复良好并于术后1周出院。结论气肿性肾盂肾炎在临床上少见并且病死率较高。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容易误诊和漏诊。腹部CT是目前确诊气肿性肾盂肾炎的首选影像工具,它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程度并指导治疗。在疾病早期可以采用肾穿刺引流和强效抗生素的联合治疗方案。然而,如果肾无功能,患者病情恶化或者存在预后不良因素,临床医师应该立即采用肾切除术来有效治疗气肿性肾盂肾炎。

  • 标签: 肾盂肾炎 气肿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分与影像学分以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分诊断,按照OCSP标准分,分析各亚型与影像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的OCSP各亚型构成比例中,轻型患者多,重症少。OCSP分与影像学分有良好对应关系且与预后明显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OCSP分型 影像学分型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的CT表现特征,探讨与纵隔其他病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其影像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诊断及病理证实的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的CT表现,观察病变生长部位、形态、边缘、密度及其强化特点。结果:本组7例,肿块均位于纵隔内或大部分位于纵隔内,其中4例均位于前上纵隔血管前间隙、中线旁偏一侧生长,1例位于右心缘旁,2例位于主肺动脉窗;7例病变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其中5例病变边缘清晰光整,2例边缘略呈浅分叶状改变;5例病变部分与邻近肺野相邻、瘤肺界面光整;7例病变均呈软组织密度肿块影,4例病变中央可见裂隙状低密度影,1例可见点状钙化影;7例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平均增加(70±13)HU,4例中央裂隙状低密度影强化不明显,2例病变边缘可见粗大迂曲血管影,2例可见强化包膜影。影像学表现为类似胸腺肿瘤4例,类似淋巴瘤或淋巴结转移2例,其他1例。结论:纵隔局限透明血管Castleman病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伴显著持续强化,病变内少见钙化及无强化的裂隙状低密度影,具有一定特征性,可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 标签: 巨淋巴结增生 纵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黏液胃癌(MGC)与低分化胃癌(PDG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MGC和508例PDG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PDGC患者相比,MGC患者发病年龄更大[(59.2±11.9)岁比(54.1±13.2)岁],远处转移率更高(36.8%比23.8%),腹膜种植率更高(29.4%比16.9%),根治性切除率更低(60.3%比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GC组和PDGC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9.4%和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位于胃中1/3的肿瘤,MGC患者的术后总体生存率低于PDGC患者(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根治性手术是MGC的独立预后因素;而淋巴结转移、根治性手术、浸润深度是PDG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GC与PDGC在发病年龄、腹膜种植、远处转移及根治性切除率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预后两者相当.

  • 标签: 胃肿瘤 黏液型胃癌 低分化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角青光眼临床分诊断及其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正常接诊收治的闭角青光眼患者中,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的患者,采取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108例作为本次探究闭角青光眼临床分诊断及其治疗价值的实验对象,根据病情进行不同分组,并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比组别,形成一个健康志愿者构成的常规对照组、一个病情为慢性的慢性对照组和一个病情为急性的急性对照组,排除其他对临床分诊断及其治疗价值探究影响的客观因素,从而综合比对分析临床分诊断及其治疗价值。结果:实验正常开展且顺利完成后,直接发现慢性对照组和急性对照组的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虹膜空间面积、前房宽度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急性对照组和慢性对照组的晶状体矢高、虹膜宽度均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验有效开展后相应不同闭角青光眼情况对比,可以发现急性青光眼和慢性青光眼之间眼前节参数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上,有效对闭角青光眼进行分诊断,能够更好的对疾病开展治疗,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分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USP9X基因变异致限于女性X-连锁综合征智力障碍99(MRXS99F,OMIM:300968)的临床及基因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20年3月(例1)和2020年6月(例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MRXS99F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进行分析,并查阅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结果2例患儿分别为6月龄(例1)及5岁(例2),均表现为神经运动发育迟缓。例1同时表现为身材矮小、皮肤色素分布不均、特殊面容、肌张力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喉软骨发育不良、房间隔缺损、喂养困难、听力异常及脑发育不良;例2脑电图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显示,2例患儿分别携带USP9X基因变异:c.6972+1G>A和c.6437C>T,2种变异均未见于大型人群数据库及既往文献中报道,为罕见变异。全球共4篇文献报道了22例USP9X基因变异致MRXS99F病例,结合本研究共24例。既往22例患儿临床表现多特殊面容(20/22例);均有智力低下并运动和语言发育迟缓;22例基因变异类型均为新生变异。结论在国内首次报道该病的临床特点,USP9X基因功能缺失变异导致的MRXS99F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语言障碍、特殊面容合及多种先天性畸形等,对于不明原因的发育迟缓、特殊面容且并多种先天畸形患儿,应尽早行高通量测序等遗传学检测明确病因。

  • 标签: 智力障碍 USP9X基因 限于女性型X-连锁综合征型智力障碍99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D飞玛Y留置针与德国贝朗直留置针在手术患者静脉输液中应用的输液速度以及探讨各型留置针的术中管理。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使用Y留置针组和直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同种型号下穿刺疼痛程度,输液速度。结果两组各型留置针输液速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德国贝朗直留置针比BD飞玛Y留置针的输液速度更能满足因麻醉前诱导期以及腰麻时迅速补充全身血容量,而且术中更为方便安全的管理,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术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离子渗透疗法治疗寻常、节段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临床分组比较的开放性研究,选择寻常、节段白癜风1112例,实施药离子渗透疗法,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3、7、12周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记录数据,评价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其中1092例患者治疗3、7、12周的显效率超过95%,12例患者中途选择放弃治疗,8例患者未遵医嘱,疗效不佳;通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结论药离子渗透疗法治疗寻常、节段白癜风,可以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适应症非常广泛,没有年龄限制,对高龄与低龄患者都非常安全。因此,该技术值得在白癜风治疗领域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离子渗透疗法 白癜风 寻常型 节段型 纯中药
  •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凝加PPI治疗岛及舌SSBE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岛及舌SSBE病例39例,随机及自愿结合分组。23例治疗组患者在内镜下对岛及舌SSBE病灶施行高频电凝治疗,同时口服雷贝拉唑,20mg,bid,疗程4周。16例对照组患者则单纯予雷贝拉唑口服,20mg,bid,持续抑酸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行胃镜随访,对照原内镜图片,观察各组岛及舌SSBE病灶的变化,并在原病灶处取活组织检查其病理改变。对治疗组中复查内镜未达显效者,再次行镜下电凝治疗并予雷贝拉唑口服,20mg,bid,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随访病例平均显效率87.6%,总有效率100%;未出现出血、穿孔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对照组平均显效率6.6%,平均总有效率26.5%,平均无效率73.5%。结论经内镜下高频电凝加PPI治疗岛及舌SSBE安全,近期疗效明显。

  • 标签: BARRETT食管 SSBE 岛型BE 舌型BE 内镜电凝
  • 简介:摘要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人格倾向与睡眠质量之间有显著关系,前者能够对后者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2糖尿病患者睡眠情况及D人格发生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问卷调查采用D人格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结果显示D人格组睡眠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D人格组;除催眠药物使用外,两组睡眠质量其他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可能与D人格有关,制订干预方案时需考虑人格特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