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北边疆历史的研究与课程建设,在西北师范大学业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近10多年来,西北边疆历史的研究与课程建设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与教学团队,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 标签: 西北边疆史地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 简介:曲江池是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重要文化景观,也是能够凸显当代西安城文化与个性的最佳名片。作为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和谐统一之景,曲江池体现着人地关系的动态平衡,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学的视角对相关概念及曲江池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曲江池在历史时期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以期对当下如何更好地构建城市和谐的人地关系、彰显城市独特文化价值提供思路与建议。

  • 标签: 曲江池 长安城 人地关系 环境变迁 文化景观
  • 简介:本文通过中国历史研究中诸要素的分析,认为有必要引入一种内亚路径,从而更好地认识与分析中亚地区、中国西北和中原地区生态环境与文化方面的彼此互动问题。

  • 标签: 中国 历史地理 内亚路径
  • 简介:新近公布的荆州松柏木牍,记载了武帝前期南郡所辖17个县、道、侯国的名称,这是除了《汉书·地理志》以外,有关南郡辖县的又一次明确记载。荆州松柏木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不但使我们对武帝前期南郡的政区有了清晰的认识,还使我们对《二年律令·秩律》中一些县、道的归属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也促进了我们对西汉时期南郡政区演变的了解。

  • 标签: 南郡 政区 西汉 劓州松柏未艟
  • 简介:本文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对1987至2014年来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历史论丛》可用于研究分析的1796篇论文按照发表时间、基金资助情况、高频关键词出现次数、作者出现频率、发文机构分布、论文被引频次以及论文下载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了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关系图,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概括28年间我国历史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历史学研究存在的局限和未来应加强研究的方向。

  • 标签: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统计分析 研究现状 发展脉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学地理课中很少有人提出要加强历史学的教学,而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学地理课教学的实践需要看,历史学在中学地理课中的渗透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在中学地理课中如何进行历史学的教学呢?对“地理”进行历史联想;历史图的运用。为此要求中学地理教师参加历史学的培训。

  • 标签: 历史地理学 中学地理课 历史地图
  • 简介:摘要:历史是对已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录,亦是传承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此学科在教育行业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意在通过带领学生走进真实历史,感受在历史长河冲刷并积淀下的珍贵财富。为了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深入研读历史知识,需要高中教师能够巧妙借助历史图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原本存在于教材中的文字以更为生动立体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本文就针对历史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策略研究。

  • 标签: 历史地图 高中 历史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实践在我国教学领域当中的持续推进,高中历史的教学课堂当中愈加重视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优化课堂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历史学习课堂。而受到学科综合化教学趋势的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当中灵活运用历史知识,不仅可以充分实现丰富学生历史学科知识素养的目标,而且可以利用地理知识素材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学习实践,帮助学生在历史课堂当中完成学科素质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运用历史知识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教学背景展开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时间进行策略探究。

  • 标签: 高中历史 地理知识 教学质量 课堂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检验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应该以他的实践活动和这种历史实践的效果为依据。在现存的史书中,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释是记载孙权历史活动的最具体的原始史料。《三国志》所提供的大量资料雄辩地证明了孙权是一个“聪明、仁智、雄略之主。”然而陈寿虽在《三国志、吴主传第二》里记载了孙权的丰功伟绩,却又在传末的“评曰”中把他说成是残忍昏庸的暴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出现这种材料和观点自相矛盾的现象,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寓褒贬”是我国史书的一贯传统,《三国志》自然也不例外。

  • 标签: 孙权 历史地位 三国志 陈寿 历史人物 裴松之
  • 简介:《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阿史那贺鲁传》载,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氏于唐永徽年间叛唐,建牙都于双河和千泉(公元652—657年).千泉的位置史家比较肯定,在中亚塔拉斯河以东地面.然双河的位置不仅有多种比定,且其历史位也被抹杀.兹概导源于《新唐书》.

  • 标签: 《新唐书》 历史地位 《突厥语大词典》 双河 伊犁河谷 阿史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2-07
  • 简介: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

  • 标签: 历史地位 文化历史 齐鲁文化
  • 简介:随着晋景公迁都新田,晋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田时期。新田作为晋国后期都城,自景公十五年(前585)迁都至晋静公二年(前376)三家灭晋而“晋绝不祀”,历经十三世国君209年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晋国文化即称作“新田文化”。新田时期连结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属于春秋和战国相交的过渡期,因而在春秋战国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这种转折意义直接规定了新田文化的发展格局,也集中突现出新田文化的内涵特质。

  • 标签: 晋国 迁都 春秋战国 战国 都城 国史
  • 简介:汉代商丘地区是汉帝国东部的腹心地带,经济发达,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曾有多股势力逐鹿于此。汉帝国龙兴于芒砀山,芒砀山即是汉帝国的“龙兴之地”,使得汉代商丘在汉帝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了重要的政治内涵。当权者常把至亲至爱放在梁国,让其扼守战略要冲,用于威慑、牵制统治集团的其他势力,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确实起到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汉代的襄邑是全国著名的纺织业中心,所出产品被作为贡品,用于皇帝、文武大臣的穿戴。正是由于经济、交通、文化的发达,在汉代商丘地区聚集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一个东方“人才交流中心”。

  • 标签: 商丘 汉代 人物 地位
  • 简介:十六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包括今青海的河湟一带)为前凉(301-376年)、后凉(386-401年)、南凉(397-414年)、西凉(400-421年)、北凉(397-439年)五个割据政权所统治,史称"五凉时期"。在五凉政权统治的长达100多年中,河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空前繁荣。本文试从文化史的角度,对五凉文化的历史位做一探讨。

  • 标签: 河西地区 南凉 割据政权 经济发展 十六国时期 甘肃河西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8-16
  • 简介: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齐鲁文化既是一个历史范畴

  • 标签: 历史地位 文化历史 齐鲁文化
  • 简介:本文以考古文献鉴别了宋玉赋的真伪,有力地驳斥了宋玉赋为伪作的诸家说法。同时,扼要地分析了宋玉赋的艺术特色,诸如宋玉赋的形象特征,语言特色,问答体以及骈偶化倾向等。最后,肯定了宋玉赋是汉赋的直接法式

  • 标签: 宋玉赋真伪艺术特色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