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扫描电镜比较4种树脂水门汀(RelyXUnicem、PanaviaF、VariolinkⅡ、Vitique)粘结牙本质时超微结构的差异。方法:新鲜拔除的人无龋坏第三磨牙12颗,随机分为4组(n=3),制备牙本质粘结面,分别与4种树脂水门汀(RelyXUnicem、PanaviaF、VariolinkⅡ、Vitique)粘结处理,将所得粘结试件二次纵切,SEM观察牙本质粘结界面。结果:四种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结中,RelyXUnicem未见明显树脂突,而PanaviaF、VariolinkⅡ和Vitique均可见明显树脂突形成。结论:新型自粘结树脂水门汀粘结牙本质的超微结构完全有别于传统树脂水门汀。

  • 标签: 树脂水门汀 牙本质 扫描电镜
  • 简介:目的探讨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和成牙本质细胞(MDPC-23)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是否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方法Western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rDMP1C和rDMP1F蛋白处理hMSC、MC3T3-E1和MDPC-23后,对MAPK-ERK的激活情况;并检测使用MAPK抑制剂后,ERK的激活是否被抑制;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MAPK抑制剂抑制激活的ERK从胞浆向胞核的转位情况.Westernblot检测siRNA沉默Ras基因后,对rDMP1引起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结果三种细胞中,rDMP1F和rDMP1C在5min~3h均可以激活MAPK-ERK通路,而总ERK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rDMP1F激活信号通路的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rDMP1C;MAPK抑制剂处理组的p-ERK条带与rDMP1F/C处理组的p-ERK条带差别明显.hMSC中,rDMP1F激活MAPK信号通路持续时间要长于其在MC3T3和MDPC-23中的作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发现,MAPK抑制剂组可以阻断ERK向细胞核内的转位.MC3T3和MDPC-23在siRNA沉默Ras基因后,ERK的磷酸化水平与rDMP1F单独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rDMP1C和rDMP1F都通过Ras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而rDMP1F比rDMP1C具有更强的信号功能.

  • 标签: 牙本质基质蛋白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 简介:随着牙源性干细胞的发现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技术为牙髓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文章将对牙髓干细胞、根尖牙乳头干细胞、脱落乳牙干细胞等牙源性干细胞、干细胞膜片以及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牙源性干细胞 牙髓牙本质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氟化钛(TiF4)溶液对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4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获取冠部近髓腔的牙本质,随机分为6组,每组4颗牙,其中4组通过酸蚀和机械力方法建立人工酸蚀症牙本质模型,另外2组为健康牙本质。随机选取1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使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测定其表面形貌与表面硬度,评价人工酸蚀症牙本质的建模效果。另外3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用于粘接测试,按不同处理分为4组:4.0% TiF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4.0% TiF4-ED组)、2.5% TiF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2.5% TiF4-ED组)、无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ED组)及健康牙本质组(SD组)。使用SE 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AP-X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测定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健康牙本质的显微硬度值分别为(56.92±5.27)HV和(60.19±4.52)H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人工酸蚀症牙本质与自然酸蚀症牙本质的微观形貌特征相符。4.0% TiF4-ED组、2.5% TiF4-ED组、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8.94±8.04)MPa、(46.08±8.19)MPa、(20.39±7.46)MPa和(45.16±7.86)MPa。2.5% TiF4-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二者均高于4.0% TiF4-ED组和ED组(均P<0.05)。4组断裂模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1,P<0.001)。2.5% TiF4-ED组以内聚牙本质断裂为主,提示其粘接强度可能高于微拉伸测试均值。结论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低于健康牙本质,2.5% TiF4溶液可显著提高酸蚀症牙本质的粘接强度。

  • 标签: 牙齿酸蚀症 牙本质 牙齿粘接
  • 简介:摘要当今粘接剂的发展日新月异,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是近年来推出的多合一系统,系将酸蚀剂、偶联剂和粘接剂三者合为一体,操作步骤减少为一步的粘接系统,克服了传统树脂水门汀操作步骤繁琐,技术依赖性强等缺点,真正实现一步到位,且均采用双重固化模式,适用于除贴面外所有类型及所有材料修复体的粘固。它的研究应用是牙科粘接技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在牙齿粘接中,牙本质因其特殊的结构一直是粘接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将对这类新型自粘接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接的原理、相关成分和作用以及粘接性能进行综述。

  • 标签: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牙本质, 粘接
  • 简介:目的研究人牙本质与复合树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蠕变行为的匹配性。方法收集离体人磨牙切削制作圆柱体形态的牙本质试件20个,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D300与D50两组,每组10个试件。制作圆柱形复合树脂试件20个,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R300与R50组两组,每组10个。分别对D300与R300组的试件施加300N载荷、D50与R50组施加50N载荷至7200s,每5秒记录1次应变,绘制应变-时间曲线并提取最大蠕变应变,使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结果牙本质与复合树脂在实验条件下均表现出一定的蠕变行为,且蠕变曲线形态有差异。300N载荷下牙本质最大蠕变应变为(2.953±1.099)%,复合树脂最大蠕变应变为(1.370±0.06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4,P〈0.001);50N载荷下牙本质最大蠕变应变为(1.490±0.348)%,复合树脂最大蠕变应变为(0.483±0.10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6,P〈0.001)。结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载荷时牙本质蠕变较复合树脂蠕变明显。

  • 标签: 牙本质 复合树脂类 压缩蠕变
  • 作者: 易小松 李雨舟 莫思怡 谢秋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现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 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401120)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筛选能成功诱导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HDPC)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有效浓度,探讨体内诱导HDPC进行牙本质再生的ATP适宜浓度。方法用0(对照组)、10、400、600、800 μmol/L ATP处理HDPC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HDPC增殖以及成牙本质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的表达;用茜素红染色评估诱导21 d后矿化结节情况(各组样本量均为5),并溶解矿化结节后定量分析各组溶液吸光度值(A值)。筛选既能有效诱导HDPC成牙本质向分化,又能降低ATP对HDPC增殖抑制作用的浓度作为ATP的适宜浓度,并选用此浓度进行动物体内实验。HDPC经此浓度ATP预处理7 d后接种于明胶海绵上,并置入6~7 mm长、管径1.0~2.5 mm的人牙根管片段内(ATP处理组,样本量为8);非ATP处理组的明胶海绵接种未经ATP预处理的HDPC(样本量为8),空白对照组的明胶海绵未接种细胞(样本量为2)。各组根管片段移植于免疫缺陷鼠(9只)背部双侧皮下,3个月后取材进行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培养5 d时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增加(P<0.05),而600和800 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减小(P<0.05),且800 μmol/L ATP组HDPC增殖显著小于600 μmol/L ATP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600和800 μmol/L ATP组DMP1、DSP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组DMP1、DSP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上调(P>0.05)。诱导21 d后600和800 μmol/L ATP组均可见明显的矿化结节,其他组均未见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0、10、400、600、800 μmol/L ATP组A值分别为1.05±0.15、1.11±0.23、1.15±0.17、3.65±0.30、3.40±0.43,600与800 μmol/L ATP组A值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且600与800 μmol/L AT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600 μmol/L ATP可诱导HDPC在根管牙段内分化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结论600 μmol/L为ATP诱导HDPC成牙本质向分化的适宜浓度,该浓度ATP可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诱导HDPC形成牙本质样结构。

  • 标签: 腺苷三磷酸 牙髓 细胞分化 成牙本质向分化
  • 简介:目的评价Er:YA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与瓷块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因正畸拔除的完整无龋坏、无隐裂的前磨牙30颗,分别制备3mm×3mm的牙本质面,随机分为以下3组:Er:YAG激光组、酸蚀组、酸蚀+Er:YAG激光组,每组10个样本。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样本的表面形态,并检测牙本质与瓷块间的粘接强度。结果酸蚀+Er:YAG激光组粘接强度值最高,与酸蚀组和Er:YAG激光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酸蚀组与Er:YAG激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蚀联合Er:YAG激光照射能够增强牙本质与瓷块间的粘接强度,是牙体组织粘接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式。

  • 标签: ER YAG激光 酸蚀 牙本质 粘接强度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在MC3T3-E1细胞中,运用Western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观察lncRNA32865与DMP1的变化趋势。构建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DMP1启动子载体,并与lncRNA过表达质粒、si-lncRNA32865分别共转染后,观察DMP1启动子活性以及lncRNA32865对其的影响。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Western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在MC3T3-E1细胞中过表达lncRNA32865时,DMP1基因表达量(0.236±0.022)较对照组降低(t=59.816,P〈0.001),抑制lncRNA32865时,DMP1基因表达量(1.994±0.133)较对照组升高(t=-12.989,P=0.00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DMP1启动子有活性(t=-77.360,P〈0.001)。与转染DMP1启动子处理组(6.018±0.105)比较,DMP1启动子质粒与lncRNA32865过表达质粒共转染组荧光强度(3.877±0.120)显著降低(t=50.713,P〈0.001),而DMP1启动子质粒与si-lncRNA32865共转染组荧光强度(17.296±0.674)显著增加(t=-26.612,P=0.001)。结论初步证明lncRNA32865与DMP1表达趋势相反,lncRNA32865通过与DMP1基因的启动子区相互作用,以此调控DMP1的基因表达。

  • 标签: 基因表达调控 RNA 未翻译 长链 牙本质基质蛋白类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多合一粘结系统和传统的全酸蚀系统在釉质和牙本质边缘的微渗漏情况。材料和方法取30颗牛牙,颊侧制备V类洞,洞深达到釉牙本质界,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10颗。第1组用Etch&Prime多合一系统粘结,第2组用PromptL—Pop多合一系统粘结,第3组用35%,的磷酸加Prime&Bond2.1系统粘结。将标本贮存在湿度为100%的环境中24小时,再浸泡于50%的硝酸银溶液中24小时,然后放入显影液中15分钟。将标本颊舌向纵行切开,观察微渗漏情况并按0~3分级标定。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在釉质边缘的微渗漏情况第1组与第2组及第1组与第3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第2组与第3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在牙本质边缘的微渗漏情况三组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3种粘结系统中,PromptL—Pop多合一系统在釉质边缘具有最小的微渗漏,而在牙本质中三者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多合一粘结系统 釉质边缘 微渗漏 全酸蚀系统 牙本质边缘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龋拟生态再矿化的定量评估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脱矿/再矿化液的pH循环法建立人工龋模型,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BondPlus(SB组)、One-Step(OS组)和自酸蚀粘接剂AdperPromptL-Pop(LP组)进行树脂粘接,在含聚丙烯酸(PAA)和聚乙烯膦酸(PVPA)的模拟体液/硅酸盐水门汀系统中诱导矿化,采用显微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microCT)定量评估再矿化效果.结果矿化诱导4个月后SB组、OS组和LP组样本病损深度均有降低,由矿化前的300滋m分别减少至47、53和87滋m,矿化率分别为73.76%、81.39%和74.54%.结论microCT是定量评估人工龋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矿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含PAA和PVPA的模拟体液/硅酸盐水门汀系统可诱导树脂渗透脱矿牙本质再矿化(P<0.05),且不同的粘接剂对人工龋拟生态再矿化效率无显著性影响.

  • 标签: 人工龋 拟生态 再矿化 显微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不同方法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方法:此次入组样本选自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颈部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对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Gluma脱敏剂相较于极固宁脱敏剂和氟化钠甘油,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3中脱敏剂均能有效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但Gluma脱敏剂效果更为突出。

  • 标签: 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 不同方法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低温常压等离子体(non-the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NTAPP)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表面改性技术,近年成为提高牙本质粘接质量的研究热点。NTAPP能通过改变牙本质表面性质促进粘接剂渗透及聚合、促进胶原交联以及改变牙本质表面微观形貌和元素含量,改善牙本质粘接质量。本文就NTAPP于牙本质粘接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牙本质粘接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本质 牙黏合 表面特性 等离子气体 低温常压等离子体
  • 简介: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系统中不同的使用方法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55颗拔出的牛牙颊面进行研磨以暴露出平坦的牙本质表面,再将牙齿分成4个实验组,使用4种自酸蚀粘结系统.分别为OneUpBondFPlus,ClearfilSEBondXenoⅢ.以及FuturaBondNR.对照组为传统的酸蚀;中洗粘结系统AdperSingleBond2。所有实验组均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或两层的自酸蚀粘结剂.再将复合树脂粘结至牙本质.24h后在一个万能试验机上以1mm/min的速度对试样进行剪切测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以及Tukey检验(5%)。结果:不同的粘结剂类型、使用方法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间均有显著性的差异。所有粘结系统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主动使用两层自酸蚀粘结剂产生的平均粘结强度要明显高于被动使用的。结论:主动使用自酸蚀粘结剂能有效增加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而且不同的使用方法对粘结的影响取决于所测试的粘结剂类型。

  • 标签: 自酸蚀粘结 粘结强度 牙本质
  • 简介:目的:测定B、C、D色系IPSE.max牙本质瓷的无限光学厚度。方法:制作直径为13mm,厚度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mm的IPSE.maxB1、B2、B3、B4、C1、C2、C3、C4、D2、D3、D4色号的盘状牙本质瓷试样,应用美能达CM-5分光测色计测试E.max牙本质瓷在标准黑、白背景条件下的色差值(ΔE),利用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出ΔE等于1.5时各色号牙本质瓷的厚度值。结果:B色系牙本质瓷的无限光学厚度值(ΔE=1.5)为3.046-3.692;C色系为2.680-2.799;D色系为2.429-2.766;11个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范围在0.944-0.988,拟合度良好。结论:相同厚度的条件下,随着色号增高,色差值逐渐减小,遮色能力逐渐增强。相同色号的条件下,随着厚度增加,色差值逐渐减小,遮色能力逐渐增强。

  • 标签: 色系 牙本质瓷 无限光学厚度
  • 简介:目的:瓷贴面已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恢复前牙形态和色泽的修复方法。但瓷贴面的厚度限制和高半透明性使其在颜色匹配上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目的是研究牙本质颜色及树脂粘结剂颜色对瓷贴面修复颜色匹配的最终影响。方法和材料:预先选择色号(A1)作为上颌中切牙修复的目标色.用数码分光光度比色计(SpectroShade.MHT)测量其牙色参数(L*a—b).用可以代表较大范围的牙色度分布的9种天然牙本质颜色(NaturalDieMaterial,IvoclarVivadent)制作上颌中切牙树脂复制品,然后运用瓷贴面的标准牙体预备方法在树脂牙上进行预备。用7种不同色度的树脂粘结剂(VariolinkVeneers,IvoclarVivadent)将制作好的瓷贴面(IPSEmpressEsthetic.A1.0.6mmthick.IovclarVivadent)粘贴在树脂牙上。测量粘固后贴面的L*a~b值,计算与目标色(A1)之间的△E值。△E〉3.3即被认定为可被肉眼察觉的显著性颜色不匹配。结果:7种不同色度的树脂粘结剂对贴面最终颜色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因为每一个试样组测出来的△E值几乎都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天然牙本质的颜色对最终的颜色匹配有明显的影响。在63个试样组(9种不同颜色牙本质的树脂代型和7种色度的树脂粘结剂组合)中没有一组达到可接受的颜色匹配。结论:薄的瓷贴面不能遮住下面牙本质的颜色.即使是运用了不同色度的树脂粘结剂。联合运用遮色瓷也许能够提高最终的配色效果。

  • 标签: 粘结剂 牙本质颜色 遮色 分光光度计 目标色 贴面
  • 简介:在适宜的环境下,根部牙乳头干细胞和成熟根髓于细胞均具有形成纤本质的能力,但二者牙本质形成能力是否处于同一水平仍不清楚。本研究分别从出牛后16天和8周大鼠的第一磨牙分离出牙根形成期的iRPSCs(根部牙乳头干细胞)和牙根发育完成期的mRPSCs(成熟根髓干细胞)。

  • 标签: 形成能力 干细胞 牙乳头 牙本质 根髓 根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龈下刮后使用多乐氟对减轻牙本质敏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07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2例龈下刮治后涂擦多乐氟;对照组93例单纯进行龈下刮治未做任何处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的牙齿敏感程度进行评估。分别于刮治前、刮治后1周和1个月记录VAS值,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结果对照组刮治后1周VAS值比刮治前增加(2.77±0.23);实验组刮治后1周VAS值比洁治前减少(1.86±0.24),两组间VAS变化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刮治后敏感程度增加的患者发生率(25.5%)显著低于对照组(40.9%)(P=0.025)。结论多乐氟能够降低刮治后近期牙齿敏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牙周龈下刮治后的舒适度,但临床指导意义受短时效果所限。

  • 标签: 多乐氟 牙本质敏感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目的:评价3种不同液体模拟髓腔流体压力对3种粘结系统与牙本质粘结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磨平完整人磨耠面至中层牙本质深度,分别用去离子水、磷酸盐缓冲液和人血浆模拟15mmHg牙齿髓腔压力.涂布3种粘结剂:单瓶装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3MESPE);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G-Bond(GC牙科)和iBond(HeraeusKulzer)。堆塑2mm高度复合树脂。粘结堆塑完成后.所有样本均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并置于20mmHg髓腔压力下24h。万能测试机测试每个样本的微拉伸强度,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断裂模式。数据用ANOVA和Bonferronipost-hoc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设置P≤0.05。结果:在SingleBond粘结剂中,去离子水表现出比血浆和磷酸盐缓;中液更高的微拉伸强度;在G-Bond中,去离子水与磷酸盐缓冲液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但人血浆微拉伸强度较低;相反.在iBond中.3种液体微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所有样本断裂模式主要为粘结界面和混合模式断裂。结论:不同液体模拟髓腔压力会影响粘结剂与牙本质问的粘结效果.全酸蚀相比自酸蚀粘结系统粘结效果受髓腔压力影响更敏感,粘结剂中含有蛋白质凝固成分比不含这些成分的粘结效果好。

  • 标签: 髓腔压力 人血浆 微拉伸强度 粘结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化锆修复粘结时,自酸蚀粘结剂与全酸蚀粘结剂对两种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36颗第三磨牙,根据所使用粘结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6组,每组6颗。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直接进行粘结;B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全酸蚀粘结剂进行粘结;C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RelyXTMLuting2)+自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D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直接粘结,E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全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F组自粘结树脂(RelyXTMUnicem)+自酸蚀粘结剂(SingleBondUniversal)进行粘结。测试各组的粘结强度。结果D组粘结强度(16.47±0.47)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粘结强度(16.18±0.39)和C组粘结强度(16.72±0.54)均高于A组粘结强度(12.04±0.50),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组粘结强度(19.06±0.33)和E组粘结强度(18.99±0.72)均高于D组粘结强度(16.47±0.47),有统计学差异(P<0.001),E组与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高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粘结强度;酸蚀处理可提高水门汀粘结剂的粘接强度;SingleBondUniversal可获得与全酸蚀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强度,其临床操作简便,技术敏感性低,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自酸蚀 全酸蚀 牙本质 剪切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