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望加锡港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重要贸易港口,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人早在16建城之前已在望加锡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在望加锡的经济政治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结合华人在望加锡的一系列活动梳理了16~17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前后,望加锡港由早期建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侧面说明华人对望加锡乃至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望加锡 发展 华人 活动
  • 简介:17中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明清鼎革时期,大批抗清失败、复明无望的明朝遗臣和军民,或因耻事异族,或恐遭清军杀戮,或因战乱无以为生,相继逃离中国本土,流寓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移居到当时的越南南方。这一时期移居到越南南方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对越南历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回顾并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对17~19越南南方华人的研究状况,希望能够与从事这一历史时期越南南方华人研究的学者同仁们一起探讨新的研究思路与角度,能够为越南华侨华人问题研究领域增添更为丰富的内涵。

  • 标签: 越南 华侨华人 研究状况
  • 简介: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讨论与研究的重大主题。它不仅可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而且对于推进国际区域间经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有关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内涵、战略意义、所涉地区范围及其建设途径、挑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已有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情况,寻找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意义 地域范围 挑战与建议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石湾微塑的发展及其基本技法,对21石湾微塑的发展进行了反思,并指出在渗透传统陶艺表现技法、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向前辈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石湾微塑技艺的发展。笔者在文中融入了自己的相关经历,以期能对读者有启示作用。

  • 标签: 石湾微塑 传统技法 改革创新
  • 简介:18的中国,伴随着盛世局面的全面形成,专制统治日趋强化。在专治阴霾笼罩下,仍有一批人不顾身家性命,挞伐黑暗,抨击专制,呼唤良知和正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政治主张和观念。本文称之为反正统政治思潮。主要表现在:陆生楠、谢济世的抗争,尹会一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大名崔氏兄弟对正统的批判,汪景褀、曹一士、袁枚、郑燮等士人的呼声,以及在太平盛世下的反清潜流。尽管这时期的反正统政治思潮显得单薄和贫乏,对未来政治体制缺乏具有想象力的规划,但应看到,这些看似琐碎、零星的政治新观点,在中国人的思想探索历程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充分证明,中国自晚明以来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思想新传统中,其最具挑战的政治思想精华,在18极端君主专制的高压下,仍未完全中断。而且,它为19中后期中国政治思想的变革,准备了最原始的文化土壤。

  • 标签: 18世纪 中国 反正统 政治思潮
  • 简介:始于元代的土司制度,经历七百余年的跌宕起伏后,在20中叶退出历史舞台。《尘埃落定》和《水乳大地》两部作品,通过对西南地区土司的文学想象,从土司的生存环境、历史演变、形象塑造三个方面,书写20最后几十年的土司演变,从而还原了一段神秘莫测却又离奇鲜活的土司历史。

  • 标签: 土司 文学想象 水乳大地 尘埃落定
  • 简介:使用NCEP/NCAR、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OfficeHadleyCenter)HadISST以及NOAA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温、海冰及雪盖异常对2090年代末我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跃变的外部强迫作用,同时也对比分析了209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与208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特征和成因的一些差异。结果表明:2080年代中期EAWM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国一致偏冷型,同时中国近海的海温也偏低;该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海温和海冰的作用不显著。2090年代末EAWM年代际变化的特征表现为东亚北方气温显著偏冷而南方偏暖的南北反相变化分布;EAWM在2090年代末的年代际变化受北大西洋海温和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共同影响。北大西洋显著的异常暖海温,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的波列,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加强,EAWM加强,从而导致我国北方气温下降;同时,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和秋季欧亚雪盖偏多对东亚冬季风的增强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热带西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会导致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有异常的辐合和对流增强,引起大气环流的Gill型响应,对流西侧的异常气旋在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南风异常,使得东亚南部地区温度偏高。因此,2090年代末之后东亚温度呈现南暖北冷的分布特征。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外部强迫因子 海冰 海温
  •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80年代是全球化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受到严重挑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长期的东西方冷战不仅严重阻断了全球化的进程,而且使全球化发生某种倒退。但是,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潮流是无法阻挡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全球化仍然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其突出表现在一些世界政治、经济组织的建立和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活跃。

  • 标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全球化 曲折发展
  • 简介:9月29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宣传部、校史室、中国画学院、岭南画派纪念馆、胡一川研究室协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从武汉到广州:广州美术学院藏20五六十年代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党委副书记李月,副院长吴卫光、王跃生,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劲垫,胡一川先生家属胡川妮、胡珊妮,关山月先生家属关怡、陈章绩,黎雄才先生家属黎捷,

  • 标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 作品展 武汉 中国画学院 党委副书记
  • 简介:2080年代以来,中国演出了不少卫国战争戏剧,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中国的创作者对此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显示出了一些共性。在思想表达上,这些作品强调对战争中个人命运和道德的关注,并以人道主义的思想贯穿其中;在艺术表达上,这些作品充分表现出对抒情诗意的追求,而在舞台设计上既突出了俄罗斯风格又在多处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的特点。

  • 标签: 卫国战争戏剧 中国话剧 人道主义 诗意
  • 简介:美国非裔诗人兰斯顿·休斯在2040年代一反早期诗歌创作风格,将艺术视线投向了自然,大量运用自然题材和自然意象进行诗歌创作。在他的诗歌中,现实的自然通过私有化和工具化而最终被异化,充满了压制和拒斥美国非裔民族的负能量,因而,他的诗歌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导致自然异化的种族主义和资本主义。休斯在这一时期的自然书写不仅反映了他艺术视野的进一步拓展,也标志着他从2030年代对资本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公开、激进批判转向了冷战初期的修辞性政治表达,自然书写成为他在政治环境趋于严峻时的文学表达策略,抒发了其以人与自然和谐和物质与精神双重解放为目标、以革命为手段的激进理想。

  • 标签: 兰斯顿·休斯 诗歌 自然 政治
  • 简介:全球化运动的出现要求21具有新的学习模式,因此,必须转变正规教育,激活新学习模式以应对全球挑战。有关这个话题的各种文献为教育学实现转型,更好地支持获得21技能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然而,我们大大忽视了如何最佳教授这些技能的问题。尽管专家都已经意识到,"传递"模式或讲授模式对于教授21的能力是根本不管用的,但这种模式仍然随处可见。尽管大家得到的共识是,学习者需要诸如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创新、协商和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但当下的教育学几乎难以应对这些挑战。因此,反思21教育学和澄清当今学习者需要发展的新能力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是"学习的未来"系列的最后一篇,探讨了有助于发展和掌握21能力、提升学习质量的教学法和学习环境。

  • 标签: 21世纪能力和技能 新学习模式 21世纪教育学 学习环境
  • 简介:一、介绍新加坡尽力发挥每一寸国土的力量.尽管只是540万人口、330万公民的城市国家,但该国经济在东盟10国中居第五位,在全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位列第八.国防开支总额位列东盟第一位.政治上,新加坡在印度-太平洋区域的宏观框架内,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数10年来也是美国最强大的亚洲伙伴国之一.坐落于天然深水港上的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部,成为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通道的支点,兼世界上最重要的咽喉之一.

  • 标签: 新加坡 21世纪 自动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太平洋区域 利益
  • 简介:全球化运动的出现要求21具有新的学习模式,因此,必须转变正规教育,激活新学习模式以应对全球挑战。有关这个话题的各种文献为教育学实现转型,更好地支持获得21技能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然而,我们大大忽视了如何最佳教授这些技能的问题。尽管专家都已经意识到,"传递"模式或讲授模式对于教授21的能力是根本不管用的,但这种模式仍然随处可见。尽管大家得到的共识是,学习者需要诸如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创新、协商和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但当下的教育学几乎难以应对这些挑战。因此,反思21教育学和澄清当今学习者需要发展的新能力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是"学习的未来"系列的最后一篇,探讨了有助于发展和掌握21能力,提升学习质量的教学法和学习环境。

  • 标签: 21世纪能力和技能 新学习模式 21世纪教育学 学习环境
  • 简介:从一贯的男性话语遮蔽下呈现女性的生存经验并由此延伸对历史的不同把握是20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的鲜明姿态。这一时期的女性更注重挖掘革命历史话语背后女性在历史及现实中的真实处境、欲望及心理。在她们笔下,不仅“文革”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面貌,而且也是女性寻找自身合理位置,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完成女性作为女性的历史存在的主动与自觉。

  • 标签: “文革”叙事 女性 话语权威
  • 简介:2050、60年代是充满豪迈感和激情状的年代,欢快昂奋的时代情绪为浪漫主义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但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的影响,浪漫主义先是被遮蔽着没有"名分",后来虽有"名分"却被牢牢地限制在革命层面。学界按"常规"和"程序"考量,往往忽视浪漫主义存在。摒弃"先见"和"程序",其时的浪漫主义虽属"非常态"发展,却不可忽视。革命浪漫主义大行其道,特色鲜明,审美浪漫主义和个性浪漫主义受到严重限制,艰难生成。"常态"和"非常态"出现严重的时代性错位,反映了浪漫主义的尴尬命运,值得深思。

  • 标签: 浪漫主义 “常态” “非常态”
  • 简介:阿拉伯半岛和中国的文明对话源远流长,地理、经济、文化上的因素决定了两个地区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必然性,两地的交流往来自公元651年正式开始以来便从未间断.本文以阿拉伯文、中文文献以及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伊斯兰教兴起至20初阿拉伯半岛和中国往来的历史进行回顾,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证实中国一海湾关系在最近十年的有力恢复是双方关系的一种常态.

  • 标签: 阿拉伯半岛 中阿关系 文明对话 伊斯兰文化
  • 简介: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21金融监管》由AJoanneKellemann(荷兰央行执行董事)、JakobdeHann(荷兰央行研究主管)和FemkedeVries(荷兰央行监管专家中心主任)编著,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张晓朴翻译,并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等作序。该书集合了国际上金融监管领域权威专家的真知灼见,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年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翔实介绍了英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实践,深入探讨了如何打造高质量监管、构造新的监管范式,特别是对什么是良好的金融监管、如何才能做到良好的金融监管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堪称金融监管的里程碑式著作。本刊刊载该译著的导读,以期为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改革带来启迪和镜鉴。

  • 标签: 中国金融改革 审慎监管 监管改革 监管实践 质量监管 监管领域
  • 简介:摘要“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核心内容近年来备受业界关注。本文对过去16年间(2000—2015)刊登于国内14种主要期刊上,关于“认知隐喻”研究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认知和隐喻”相关研究在过去16年呈上升趋势,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但隐喻能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受关注度不高,并且相关研究多偏理论探讨,实证研究缺乏,隐喻能力测量标准也未统一。认知语言学中对“隐喻”这一基本术语的概念解释存在内涵泛化现象等均需引起重视。

  • 标签: 概念隐喻 隐喻能力
  • 简介:15是英国乡绅阶层的快速发展时期。乡绅除了在地方扮演重要角色外,也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并与中央形成一种既合作又对抗的关系。乡绅与中央的合作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乡绅通过在地方和中央任职的官员、贵族等与中央进行间接性合作;一种是通过自身担任地方官职、在中央任职、出席议会、递交请愿等与中央进行直接性合作。在对抗关系中,乡绅的根本利益以及与其根本利益有关的社会关系网决定了其对中央政府的根本态度。因此,拒绝服从中央的某些决策,实施违法活动或暴力叛乱就成为乡绅对抗中央、维护自身利益的主要表现。

  • 标签: 15世纪 英国乡绅 中央政府 合作关系 对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