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代出现了大量素器,器形单纯朴素,简洁洗练,纹饰之简朴自然,是一种自然流露。另一方面,汉人也把青铜纹饰做得繁芜、华美,与商周时期纹饰写实性相比,更具有一种图案化、符号化和写意性。

  • 标签: 汉代青铜器 纹饰
  • 简介:为对几件出土青铜剑、青铜和弯形器进行保护研究,用X射线探伤、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器物形貌、成分及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0125剑格和茎部锈层下有合范痕迹一些铸造小缺陷;弯形器腐蚀形态为均匀性腐蚀,枝晶间腐蚀和活性腐蚀;0108表面有合金层和褶皱,合范痕迹;0101、0102断面没有任何锈蚀及金属疲劳痕迹.器物经用不同方法清洗、铝箔局部还原处理、倍半碳酸钠浸泡和BTA缓蚀处理后,在相对湿度95%环境中一周,没有发现新锈蚀出现,达到良好保护效果.表明科学分析方法在文物保护和修复中是非常有用,同时还可以获得关于考古学和历史学很多信息.

  • 标签: 科学分析 文物 青铜器 弯形器 修复 文物保护
  • 简介:也谈南方青铜羽人船杨甫旺1992年11月1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黄展岳先生《南方青铜羽人船图像》一文。黄先生认为“羽人船图像所反映是祭祀河神情景”。我认为,南方青铜羽人船图像不是祭祀河神,应是竞渡船比较符合实际。众所周知,羽人...

  • 标签: 青铜器 百越民族 羽冠 民族博物馆 船图 楚雄州
  • 简介:论先秦青铜纹饰对汉代石刻影响李卫星我国古代辉煌灿烂文化成就表现在诸多方面,先秦青铜就是其中之一。先秦青铜无论是在造型艺术上还是在工艺制作花纹图案装饰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它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上对后世雕塑、绘画产生极深影响。本文...

  • 标签: 青铜器 铜器纹饰 汉画像石基 鸟图腾崇拜 石刻 艺术风格
  • 简介:青铜利簋——历史不说谎月亮已经落了下去,遥远东方,启明星正在升起。武王帐下一名史官抬头仰望晴朗星空,兴奋地将此时此刻星图详细记下。不远处,是纣王仅剩十七万大军。然而,在武王和姜子牙眼里,这十七万人和麦田里待割庄稼无异。

  • 标签: 青铜器 中国古文明 启明星 姜子牙 武王 史官
  • 简介:2500多年前,杰出铸剑能手欧冶子望着手中青铜宝剑,像是捧着全世界最宝贵财富。他嘴角带着一丝微笑,眼中却泛着闪闪泪光。这把剑是越王勾践剑。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提剑发兵,吴王夫差含恨自刎。越国一雪前耻。这把剑是越王勾践剑。

  • 标签: 青铜器 中国古文明 越王勾践剑 吴王夫差 公元前
  • 简介:1990年西藏文物普查开展以来,我国考古学家陆续在西藏西部发现一批属于早期金属时代墓葬与居址,其中出土若干青铜。本文结合周边地区如青藏高原东部、尼泊尔北部穆斯塘地区、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印度西北部考古发现,对相关青铜文化属性予以比较讨论,认为欧亚草原文化因素自东、西两个不同方向辗转进入西喜马拉雅地区,这当与跨青藏高原长距离贸易相关。

  • 标签: 西喜马拉雅 青铜器 文化互动
  • 简介:中国青铜在发轫阶段,其设计工艺多借鉴陶器,后来独立发展,创造了中国工艺史上辉煌青铜时代。青铜成为主流艺术之后,又反过来影响陶器设计艺术,在青铜原料特别缺乏时,陶器成为青铜替代品。商周时期陶器与青铜在铸造工艺上互相借鉴,创造出一批与青铜齐头并进、互为表里新型陶器,这是中国陶器艺术发展史上特殊阶段,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夏商周 陶器 青铜器 设计艺术 关系
  • 简介:2006年8月,灵寿县南宅乡青廉村发现一处战国中期青铜窖藏,出土青铜14件,包括鼎、豆、壶、甑等,从其器物特征及出土地点分析,这批青铜当为战国中山国遗物。

  • 标签: 灵寿县 战国中山国 窖藏 青铜器
  • 简介:本文对西周时期人兽母题青铜进行归纳、梳理,并通过与商代人兽母题青铜比较研究,认为商代人兽母题纹样发展到西周时期,已明显发生了变化,即已由完全宗教含义转变为单一军队威猛象征,是炫耀战功一种形式.

  • 标签: 青铜器 西周时期 商代 纹样 宗教 归纳
  • 简介:<正>广汉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青铜表面已严重锈蚀。一些器物,如铜人、铜人头和星状器表面,基本上都被绿色无害锈——碱式碳酸铜覆盖,局部表面灰黑而发亮。但在神树树座和铜人像座内侧等处,锈蚀产物却与众不同,从外观看:白绿色、疏松,呈粉状,一触即落,似“有害锈”。

  • 标签: 出土青铜器 碱式氯化铜 祭祀坑 氯离子 广汉三星堆 保护问题
  • 简介:引言X射线发现于1895年,在发现之后.依据X射线原理产生X光照相技术迅速用于工业、医疗等社会各个方面,并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应用于文物艺术品研究。在中国,上海博物馆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把X光照相技术应用于文物研究。

  • 标签: 照相技术 技术应用 X光 青铜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
  • 简介:许多研究者认为古陶范存在分层现象,不同层采用材料可能不同,但是所有的结果并没有表明是在陶范哪一层所作科学检测。对殷墟陶范不同层进行解剖分离,利用现代物理、化学测试技术和手段,把物质结构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相结合,确定殷墟陶范材料是哪几种物质组成,每种物质结构性能以及在陶范中所占比例,从理论和实验中分析各物质所起作用,探究殷墟青铜铸造技术奥秘和如何准确阐释商代高超青铜铸造技术。

  • 标签: 成分分析 分层 古陶范
  • 简介: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收藏有一批阿拉伯文和龙图案装饰、铸造于明代伊斯兰铜皿,如果它们是真品的话,它确实反映了中国伊斯兰文化和中国穆斯林工艺发展水平。特别是伊斯兰器皿中龙图案出现,证实了明代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影响。

  • 标签: 传统文化 伊斯兰文化
  • 简介:中华民族不仅有着悠久历史,更创造了灿烂文化和艺术。在这岁月长河中我们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这其中青铜就是见证历史宝贵遗存。

  • 标签: 北京东城区 青铜器 孔庙 保养 礼器 祭孔
  • 简介:青铜饕餮是一种“有意味形式”,观赏它形式,呈现给我们是原始社会人们劳动生活内容;品味它形象,我们感受到了原始人们对那个“血”与“火”交织年代炽热情感;咀嚼它意味,我们看到了历史前进道路上腥风血雨与沉重沧桑.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一种浑厚凝重美.它美在形式,美在形象,更美在意味.然而,这美的“有意味形式”更是来自原始积淀,艺术积淀,生活积淀.

  • 标签: 形式 形象 意味 积淀 青铜饕餮
  • 简介:俗话说,"金石书画",这里"金"就是指中国古代青铜。凡是一个收藏家玩到收藏青铜,应该算是玩收藏最高等级了,因为青铜不仅仅是中国国家之重器,更是全世界都为之赞叹世界顶尖艺术品之一。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大家无不为能拥有一件中国优秀、工艺达到极致青铜而骄傲。制作精美的青铜在全世界都享有极高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技术与文化。然而在收藏市场因为各种各样原因,青铜长期被边缘化。甚至还有"墙内遇冷墙外热"海外与国内两个市场炎凉反差。原因何在?中国收藏家该如何抓住青铜市场机遇?民间收藏对青铜市场又有怎样呼吁?

  • 标签: 中国收藏家 民间收藏 收藏市场 私人收藏 金石书画 外热
  • 简介: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铜冶炼以及加工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句丽 青铜 金相学 冶金
  • 简介:在类型学上,所谓神面纹青铜孑然于其时代,难以列入谱系。但解构来看,其纹样奇诡者无非两点:一是无地纹而鼓张面部构造,形成与人面相似的立体视感;二是眼纹瞳孔、眼球、眼睑分明,颇有清新自然现实感。这两点所依凭工艺传统与纹样源流均有清晰发展脉络。

  • 标签: 神面纹青铜器 工艺传统 纹样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