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介绍改良缝线法矫正老年性单眼上眼睑内翻倒睫。方法:对19例单眼上眼睑内翻倒睫实施改良缝线法矫正。结果:19例患者术后局部反应轻微,经6个月~3年随访,19例单眼上眼睑内翻倒睫完全矫正,眼部磨痛等症状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改良缝线法矫正老年性单眼上眼睑内翻倒睫安全、有效。 

  • 标签:   []老年性 单眼上眼睑睑内翻倒睫 矫正 改良缝线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无痕重术联合部分切除术治疗上内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2名上内翻患者,分为切除组(25名)和联合组(27名)。切除组行部分切除术,联合组行无痕重术联合部分切除术。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92.6%(25/27)显著高于切除组80.0%(20/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无痕重睑术 部分睑板切除术 上睑内翻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固定法切开重成形术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对要求行重成形术或重术后修复的美容就医者798例(男23例,女775例,年龄16~55岁,平均29岁),用切开入路眼轮匝肌-固定法进行手术。术中适量去除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脂肪后暴露上缘,通过双侧对称眼轮匝肌-固定实现重成形,切口闭合用皮肤-皮下组织-前筋膜的间断缝合,预防瘢痕粘连。结果798例美容就医者手术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46个月,所有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重消失、线结外露、瘢痕增生或凹陷等问题。通过术后自评,766例(95.99%)美容就医者对手术效果满意。22例双侧重形态不对称及10例近内眦处重形成不良者进行了局部调整,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前眼轮匝肌-固定法重成形术操作简易,术后并发症轻微,可获得良好、稳定的重形态。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眼轮匝肌-睑板固定 手术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缘炎采用典必殊眼膏与腺按摩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眼睑缘炎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眼,对照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眼膏及滴托百士眼药水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典必殊眼膏联合腺按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缘炎患者采用典必殊眼膏联合腺按摩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典必殊眼膏 睑板腺按摩 睑缘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治疗加药物综合治疗腺功能障碍(meibomianglanddysfunction,MGD)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诊断为MGD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60例120眼,只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与人工泪液;B组(综合治疗组)60例120眼,予局部清洁、腺管口处理、局部按摩、人工泪液与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热敷眼部20~30min、按摩眼睑5min(每日2次)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量与泪膜破裂时间。结果A组患者症状好转25例50眼,好转率41.67%,B组患者症状好转58例116眼,好转率96.67%,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泪液分泌治疗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B组治疗后明显好转,治疗4,8wk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FL),治疗4,8wk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加腺开口处理、局部按摩等综合治疗腺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 标签: 睑板腺 功能障碍 综合治疗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眼睑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通过眼部清洗、热敷,腺按摩,眼部用药等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显效率为13.4%,总有效率为65.2%;治疗4周后,显效率为53.6%,总有效率为96.0%;6周后,痊愈患者越来越多,治愈率达百分之百。结论清洁、热敷、按摩、药物治疗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疗效较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干眼症 睑板腺功能障碍 临床治疗
  • 简介:对950例腺囊肿采用石炭酸涂腺囊肿的囊壁,950例腺囊肿均能达到破坏其囊壁的完整性,探讨减少腺囊肿复发的简易手术方法

  • 标签: 临床观察 囊肿临床 板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干眼症治疗中腺按摩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在我院接受干眼症治疗的患者,选取典型代表80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使用软件分组。其中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35例患者除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外应用腺按摩治疗的视为研究组。对两组护理期间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长度和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腺评分比较,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循证护理联合腺按摩干预对行强脉冲光治疗的腺障碍性干眼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2023年11月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段,将我院行强脉冲光治疗的48例腺障碍性干眼症患者,按照“盲选形式”进行分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联合腺按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腺功能(腺开口体征、腺脂质分泌物性状、腺缺失)及负面情绪(SAS、SDS)。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腺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联合腺按摩干预应用于腺障碍性干眼症患者康复中,可提高患者的眼部疼痛程度、泪液稳定性和角膜病变程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睑板腺按摩 强脉冲光 睑板腺障碍性干眼症
  • 简介:目的观察眼睑再造术对眼睑缺损、疤痕性眼睑退缩的治疗效果.方法病倒选择31例(31眼),其中行眼睑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全眼睑缺损5例,严重化学性和热烧伤后眼睑退缩并全眼球暴露26例,其中上再造23例,下再造8例.结果眼睑再造31例手术中,手术成功29例,移植片溶解、脱出2例.结论眼睑再造术是眼表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保护眼球和改善患者的颜面外观,而且应尽可能在严重烧伤所致眼睑闭合不全的早期即行眼睑再造,稳定眼表,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 标签: 眼睑再造术 治疗 眼睑缺损 疤痕性眼睑退缩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改良重成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用改良-眼轮匝肌-眶隔(TMS)缝合重成形术治疗患者193例,男14例、女179例,年龄18~45岁(22.3±4.2)岁。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重皱褶形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93例患者中173例患者术后重线流畅、自然,持久度好,瘢痕浅,医患双方均满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1例患者术后出现重线变浅或消失,7例患者术后出现双眼重不对称,予再次手术调整后皱褶对称自然,医患双方满意。结论TMS缝合既建立了稳固粘连,又有效传递了上提肌作用力;术后患者重线流畅自然、稳定,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改良重成形术。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上睑皱褶 眶隔 睑板 眼轮匝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干预联合腺按摩护理用于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眼部症状改善及满意度的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因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来本科室就诊的64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合腺按摩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在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患者眼部畏光、疼痛感及异物感等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睑板腺按摩护理 症状改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睑轮匝肌折叠手术与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对于老年性下内翻和倒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科门诊处理的58例老年性下内翻和倒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29例所选术式为眼睑轮匝肌折叠术,B组29例所选术式为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对比总有效率、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率、治疗满意度评分、疾病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B组升高,A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较B组升高,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较B组降低,A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较B组升高,A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较B组降低,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老年性下内翻和倒睫患者实行眼睑轮匝肌折叠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可以优化围术期指标,减少疾病并发症与复发情况,且能提升治疗满意度。

  • 标签: 眼睑轮匝肌折叠术 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 老年性下睑内翻和倒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腺囊肿行改良手术的患儿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腺囊肿患儿80例,随机分成传统组与改良组,各40例。传统组采用经病灶处腺囊肿切刮手术,改良组在传统组基础上采取腺囊肿刮除联合术中病灶及结膜下注射甲泼尼松龙,治疗过程中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复发率、治愈率,以及肿胀、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及护理后,改良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传统组无肿胀发生优于传统组,感染情况优于传统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治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囊肿改良手术方式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伤口愈合更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与肿胀发生率均有降低,未出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

  • 标签: 改良手术 睑板腺囊肿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图像深度处理分析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诊断评价研究。采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年龄(40.03±11.46)岁的干眼患者的2 304幅腺图像构建腺图像数据库,由2名临床医师对图像进行标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检测模型对腺识别及标注的准确性并计算腺缺失率。采用平均精度均值(mAP)及验证集损失值评价模型对特征区域识别的准确性。并随机选取64幅数据库以外的腺图像,由7名受试医师独立评估后与模型评估结果进行统计性t检验。结果模型对结膜进行标记的mAP>0.976,验证集损失值<0.35;对腺标记的mAP>0.922,验证集损失值<1.0。模型标记的腺比例为53.24%±11.09%,人工标记为52.13%±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5,P>0.05)。模型评价每幅图像仅需0.499 s,而临床医师用时平均超过10 s。结论该腺图像深度处理方法可提高临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诊断效率,可用于腺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筛查。(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74-779)

  • 标签: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照相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 干眼症 进行治疗时 ,选择中药熏蒸联合腺按摩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及临床价值。 方法:在 2019 年 01 月 -2019 年 12 月 间录入我院 干眼症 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两组均分法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 35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选择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联合腺按摩治疗,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挤压评分、脂质性状评分进行对比,同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在本次实验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33 ( 94.29% )例,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26 ( 74.29% )例,数据差异显著( X 2 =7.1585 , P=0.000 ),在实验结果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泪膜破裂时间未见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各数据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在对 干眼症 进行治疗时,选择 中药熏蒸联合腺按摩 作为患者的治疗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熏蒸 睑板腺按摩 干眼症 临床分析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