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Leh地区沙棘果油中脂肪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沙棘果油中脂肪()含量为24.9%,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油酸(42.06%)、棕榈(28.11%)和油酸(12.29%).

  • 标签: 沙棘 果油 籽油 脂肪酸成分 沙棘属 气相色谱分析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卵磷脂中脂肪的组成和含量,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脂肪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卵磷脂中含有4种脂肪:棕榈(16.5%)、硬脂酸(4.2%)、油酸(12.1%)、亚油酸(59.2%);亚油酸在大豆卵磷脂中的含量最高。

  • 标签: 大豆卵磷脂 脂肪酸 气相色谱
  • 简介:介绍了蔗糖脂肪酯的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法、微乳化法等,并对蔗糖脂肪在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的应用及生产现状作了综述,对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蔗糖脂肪酸酯 制备 发展 溶剂法 微乳化法
  • 简介:脂肪甲酯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目前脂肪甲酯的重要用途是作为生物柴油进行开发。本文阐述了脂肪甲酯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生物酶法最具工业化生产前景,对酶法制备脂肪甲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脂肪酸甲酯 生物酶法 研究现状
  • 简介:本文分析了印度Leh地区沙棘籽油中脂肪各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沙棘种子含油量为17.61%,籽油富含油酸(23.012%)和亚油酸(30.162%)。

  • 标签: 沙棘 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
  • 简介:【摘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快速定量分析金华火腿短链脂肪含量,探索了色谱柱、程序升温条件、MS条件,方法操作简单,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7个短链氨基均能较好分离,且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重复性良好。样品结果显示乙酸含量最高,异戊酸次之,戊酸最少。

  • 标签: 金华火腿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应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探讨ω-3脂肪预处理对其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HIRI组)及缺血再灌注前ω-3多不饱和脂肪(ω-3PUFAs)预处理组(ω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予缺血60min,恢复血流后再灌注1h和6h后取材。各组分别于再灌注末抽取静脉血、处死大鼠,收集肝组织。观察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HIRI组和ω组血清ALT、AST水平、血清MDA含量及NF-κB表达均显著升高,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HIRI组比较,ω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及NF-κB表达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轻。结论:ω-3PUFAs预处理对大鼠HIRI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来实现。

  • 标签: HIRI NF-ΚB ω-3 PUFAS
  • 简介:摘要:脂肪氧化代谢性病(FAODs)在临床实践中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疾病类型,是一组临床和生化异质性疾病,患者所呈现出的症状和体征变化都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性,往往会出现乏力、肝大等相关方面的问题甚至出现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以脂肪肝为临床表现的脂肪氧化代谢病等相关内容,希望为患者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脂肪酸氧化障碍 脂肪肝 原发肉碱缺乏症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 简介:对来自拉浩地区(半干旱地区)与斯皮特(干旱地区)的8年生沙棘种子与果肉粗提物中脂肪组成进行了研究.所选的中亚沙棘产自拉浩与斯皮特,同时研究的还有来自拉浩地区的柳叶沙棘与HI-1型沙棘(外来品种),该外来品种种植在喜马偕尔邦农业大学高山农业研究与推广中心.该研究中心位于拉浩-斯皮特地区的拉浩谷地的库坎姆西瑞(海拔2730m),处于印度温和干燥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在所有种类的果肉油脂中,不饱和脂肪含量的比例(52.8%~60.7%)高于饱和脂肪(10.6%~29.9%).同样,除了柳叶沙棘以外,种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含量(51.7%~86.5%)要高于饱和脂肪含量(12.5%~27.2%).在果肉油脂中,主要的饱和脂肪是棕榈油酸(37.1%~46.4%)、亚油酸(6.4%~15.0%)、油酸(4.0%~6.9%)和软脂酸(9.1%~28.1%).柳叶沙棘果肉油脂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15.0%)和α-亚麻(1.3%).棕榈油酸是最主要的不饱和脂肪(37.1%~46.4%),在拉浩种群中含量最高(46.4%).软脂酸是主要的饱和脂肪,除了斯皮特种群(9.1%),其他类型中的含量基本相同(26.4%~28.1%).在种子油脂中,斯皮特种群中含量最丰富的是亚油酸(39.8%)和α-亚麻(25.4%).在柳叶沙棘种子中软脂酸是含量最高的脂肪(29.3%).其他脂肪含量很低,可以忽略.

  • 标签: 中亚沙棘 柳叶沙棘 HI-1(外来沙棘) 果肉和种子 脂肪酸组成
  • 简介:摘要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的植物油中脂肪组成的测定方法。在GB5009.168-2016的基础上改良了植物油中脂肪组成的测定方法,对皂化及甲酯化过程进行了优化,待测液经离心后,进入GC-FID进行测定,通过优化的程序升温条件,37种脂肪甲酯均能很好地分离,植物油中的脂肪组成及含量均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缩短了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时间,使用更少更安全的化学试剂,同时37种组分均能高效分离,可以作为植物油中脂肪组成的快速测定技术得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植物油
  • 简介:摘要游离脂肪,简称FFA,其组成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以及软脂酸等,属于甘油三酯的水解产物。游离脂肪存在于血液中,且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对人体血清中游离脂肪含量进行检测,能够尽早发现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的异常情况,最终起到预防及尽早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临床中对人体血清游离脂肪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以及酶法等。临床最常用也最简单的血清游离脂肪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而使用酶法进行血清游离脂肪检测是最准确的检测方法,临床进行血清游离脂肪检测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 标签: 血清 游离脂肪酸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 摘要】 :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的植物油中脂肪组成的测定方法。在 GB 5009.168-2016的基础上改良了植物油中脂肪组成的测定方法 ,对皂化及甲酯化过程进行了优化,待测液经离心后,进入 GC-FID进行测定,通过优化的程序升温条件, 37种脂肪甲酯均能很好地分离,植物油中的脂肪组成及含量均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缩短了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时间,使用更少更安全的化学试剂,同时 37种组分均能高效分离,可以作为植物油中脂肪组成的快速测定技术得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植物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检测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含量与同时期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第7天,血清FF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病程24h内和第7天浓度分别为(469.60±145.40)μmol/L和(301.15±132.47)μmol/L,分别与对照组FFA浓度(125.19±20.80)μmol/L相比较,显著增高(P<0.01)。且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清FFA浓度高于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浓度(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间血清FFA水平比较,重型组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FFA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好转其值下降,血清FFA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患者FFA水平有助于评估其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游离脂肪酸
  • 简介:在室温下,以月桂为乳化剂,十二醇为助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甲醇-柴油微乳液,考察乳化剂及助溶剂对微乳液密度和运动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月桂对该体系的增溶效果最好。助溶剂十二醇能提高甲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当m(月桂)∶m(十二醇)=9∶1时,复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甲醇含量不超过35%时,甲醇-柴油微乳液在25℃下稳定保存;随着甲醇含量增大,微乳液的运动黏度和密度降低,但在考察范围内均符合国家标准。

  • 标签: 甲醇 柴油 微乳液 长链脂肪酸 密度 运动黏度
  • 简介:摘要探讨游离脂肪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发展。临床就冠状动脉病变与游离脂肪酯(FFA)的相关性已有一定认识,FFA为重要的在氧化应激中参与的物质。冠心病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导致公众死亡的原因。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为传统的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FFA与冠心病的关系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FFA一般特性、FFA的相关炎症反应、FFA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FFA和心源性猝死、FFA和急性冠脉综合症、FFA和基因多态性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出,FFA对机体脂代谢可更准确敏感的反映,是有效预测冠心病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发参考价值。

  • 标签: 游离脂肪酸 冠心病 关系 发展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心型脂肪结合蛋白新的纯化方案.方法以牛心为材料,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快速分离纯化出脂肪结合蛋白.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纯度及特异性均良好.并用其免疫大耳白兔获得抗脂肪结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该纯化方案可作为一般蛋白的纯化战略.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Western杂交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特征是表皮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血露(点状出血)现象^[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需脂肪(EFA)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需依赖食物供给的脂肪,属于多不饱和脂肪,包括亚油酸、亚麻和花生四烯(AA)^[2]。它在维持表皮细胞膜的结构和保证表皮组织的正常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皮组织是EFA缺乏后首先受到影响的器官^[3],所以银屑病的发生与EFA之间有必然的联系,EFA缺乏可能是银屑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必需脂肪酸 银屑病 多不饱和脂肪酸 表皮组织 炎症性皮肤病 点状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