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重点之所在。而说和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说话是写作的基础,说话对写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应重视说话训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以说促写,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实现说话与写作的和谐统一。

  • 标签: 说话 写作 以说促写
  • 简介:摘要若想尽快地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世以及择业的能力,必须重视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而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上文化课无精打采,专业科兴趣又不高,体育课上倒有点生龙活虎、情绪激昂。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利用学生相对喜欢上体育课的这一有利条件,经过实践与探索,笔者从1.通过喜欢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说”的兴趣;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愿“说”到“说”个够;3.运用问答法,强化说的外因,培养学生“善说”;4.运用讨论法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等;这些做法,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中职生的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

  • 标签: 中职生体育课堂思维口头表达
  • 简介:表达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与表达自由相邻接的一个问题即是表达自由权的界限问题.在保障该权利的过程中对其边界进行界定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拟从表达自由权的概念出发,从该权利性质、功能的角度来探讨表达自由与公共利益、其它基本权利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办法,并试图结合我国实际、在参照美国法律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明晰表达自由权的界限。

  • 标签: 表达自由权 权利的相互性 权利边界
  • 简介: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认为,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由间接话语这一叙事技巧,很好地体现了其文本的性别政治主张。一方面,这一叙事策略得以解构男权社会宏大叙事主题,重申女性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这一技巧使读者能够参与文本解读并得出自己对人物的结论。

  • 标签: 伍尔夫 自由间接话语 性别政治
  • 简介:目的:目前,国内外对细胞凋亡与OLP、OLP与P53的关系有一定的研究,对OLP病变过程中凋亡与P53的关系暂未见报道。通过本研究,探讨OLP的可能发病机理。方法:采用甲基绿派诺宁法检测30例OLP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口腔上皮细胞凋亡的阳性表达,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53。CyclinD1,b67蛋白在两组上皮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1)正常组与OLP组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分别为0.69±0.25,1.98±1.07,t=5.28(P=0.03〈0.05),有统计学意义;(2)正常组与OLP组P53蛋白阳性指数分别为5.15±3.12,20.73±10.56,t=6.35(P=0.001〈0.05),有统计学意义;(2)P53阳性细胞指数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209。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OLP的病变。(2)二者的平衡失调导致了OLP病变的反复发作。

  • 标签: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 凋亡 P53 表达及关系
  • 简介:主观语境对言语交际起着解释和制约作用。从表达主体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电视剧《潜伏》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从构成言语环境的主观语境入手,分析和探讨了主观语境与自在言语表达之间的关系,提出表达主体的职业、身份、心情和性格等主观因素制约和影响着表达主体所采取的具体言语表达方式。

  • 标签: 言语交际 主观因素 自在表达
  • 简介: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中,书面表达这一测试题型的分量更重,考生应试的能力恰恰很弱。对此,作者分析了书面表达测试的考查形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书面表达教学质量的措施:增加书面表达课时量;加强对语法结构部分的训练;确保写作步骤训练到位;阅读、写作、背诵三结合,培养语感;夯实当堂写作训练环节;将自我修改文章落到实处。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 书面表达测试 讲练结合 培养语感 当堂训练
  • 简介:《后宫·甄嬛传》是最近两年热播的宫斗剧,"甄嬛体"做为剧中小主们独特的说话方式,吸引了很多观众去关注和模仿。"甄嬛体"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把话说得委婉含蓄,从而形成话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修辞学上称之为"暗示"。本文结合修辞学、语用学、心理学理论,从激发"暗示"使用的诱因和"暗示"的表达效果两个方面来探讨"暗示"在《甄嬛传》人物对话中的特殊表达功能。

  • 标签: 《甄嬛传》人物对话 暗示 表达功能
  • 简介:是爱米莉的代表作,在作品中,她刻画了希斯克利夫这样一个饱受苦难,忠于爱情的主人公形象.通过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发展过程--从一味忍让到被逼反抗到最后的绝望,作者表明了她对社会的态度.希斯克利夫的悲惨境遇及他的忍受、他的失败,说明作者并不赞同对不平社会的妥协.作者用事实说明希斯克利夫的反抗是被迫的,是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反抗.对希斯克利夫的悲惨结局的安排则表现了她对现实社会的绝望,是她消极人生观的体现.

  • 标签: 主人公 性格 表达 态度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中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的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liver,PH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6年7月泰州市人民医院的80例PHC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AFP水平;采用UPT上转发光法检测GP73水平,并对其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C患者的两种标记物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FP单项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和94.8%;GP73单项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8%和93.1%;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6%和100%.结论AFP、GP73血清表达与诊断PH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高尔基体蛋白73
  • 简介:汉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也是旅游英语口语教学和培训的难点。造成旅游英语口语汉语负迁移的原因有许多,有因汉语习惯而形成的用词搭配负迁移,有因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汉语思维方式惯性而形成的负迁移等。教学和培训中应从学习中西方文化着眼,以掌握足够的词汇为抓手,以区别思维特点为切入点来解决旅游英语口语表达中汉语负迁移问题。

  • 标签: 旅游英语 英语口语 汉语负迁移 现象
  • 简介:目的探讨c-erbB-2、p53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p53和nm2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5例乳腺癌中c-erbB-2、p53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49.1%(27/55)、47.3%(26/55)和49.1%(27/55),c-erbB-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意义(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呈负相关(P<0.01).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p<0.05),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呈正相关(p<0.01).70.9%(39/55)肿瘤有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其中49.1%(27/55)的肿瘤同时有多个蛋白异常表达.结论肿瘤的多因素分析比单因素分析更有价值,癌基因c-erbB-2、nm23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 蛋白质p^53 蛋白质nm2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观察类泛素蛋白酶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类泛素蛋白酶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对卵巢的非肿瘤性病和肿瘤组织类泛素蛋白酶1及HIF-1α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HIF-1α在非肿瘤性病卵巢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良性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见少量表达。恶性卵巢肿瘤表达明显较高,在高级别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恶性肿瘤。肿瘤分化程度越低,HIF-1α的表达越显著。结论:人卵巢癌中存在SENP1和HIF-1α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和进展及其恶性演进过程。联合检测SENP-1和HIF-1α的表达可能对人卵巢癌的分级、分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卵巢癌 类泛素蛋白酶1 低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