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呼吸传染的特点以及防治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所接收的38例急性呼吸传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特点进行总结,并研究其防治控制要点。结果急性呼吸传染的特点主要有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鼻塞、咳嗽、流涕、头痛、全身乏力等;其传染途径都是飞沫经呼吸传染、直接或者间接解除患者分泌物传染;其发生季节多在冬春季。结论针对急性呼吸传染的特点,其防治控制要点主要为有效的防止病情的不断传播,可采取隔离措施以及消毒措施对病情传播进行控制。

  • 标签: 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 特点 防治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传染的特点以及防治控制的要点。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258例急性呼吸传染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病时间、传染途径等特点,以及治疗的满意度和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痊愈,其中满意率为94.19%,发病时间多在冬春季节,传染途径多通过飞沫经由呼吸或者直接、间接的分泌物接触传染。结论急性呼吸传染需要在高发季节做好感染防护,同时及时就医,针对性用药来得到疾病的痊愈。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特点 防控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发急性呼吸传染临床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90例新发急性呼吸传染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4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行临床防治及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防治及护理,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发急性呼吸传染进行临床防治和护理能够较好预防传染问题,降低感染率,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新发急性呼吸传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呼吸传染患者100例,其均为新发病,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0月,按照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急性呼吸传染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良好习惯养成率、自我管理意识优良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发急性呼吸传染患者,其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其感染进行控制,改善其心理状态,意义重大。

  • 标签: 呼吸道 急性传染病 新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疾病中临床防治与护理的效果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新发急性呼吸传染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对性临床防治与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以及治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防治与护理后,均治愈成功,达到100%。但在住院期间,出现2例感染,院内感染率为2.22%,结论在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的预防中有效结合临床防治手段与护理方式,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患者不良的情绪成分,使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发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的感染控制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3例新发急性呼吸传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感染控制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治愈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新发急性呼吸传染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控制院内感染,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感染控制 护理效果
  • 作者: 郝淑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卫生健康工作站    山东青岛     266106)     【摘    要】    目的: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与预防控制方法。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择取73例开展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总结归纳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特点,制定预防控制办法。结果: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差异不大(P>0.05);老年人和儿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人群,发病率高于青壮年(P<0.05);发病类型中肺结核居于首位(58.90%),水痘其次(35.62)(P<0.05)。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和老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发病类型以肺结核和水痘居多,使用规范化的防范措施可降低发病率。  【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传染的防治措施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县2012年在呼吸传染防治工作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对群众进行宣传指导,我县患有呼吸传染的人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据调查显示,2012年我县呼吸传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2011年呼吸传染发病率,将两次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明显控制我县呼吸传染的发生,有效地降低我县呼吸传染的患病人数。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防治措施 宣传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传染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经我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我中心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中心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治疗的呼吸传染患者86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86例为对照组。其次对患者疾病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性别因素中,男性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疾病类型主要集中在呼吸感染与流行性感冒两项中,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与水痘所占比率较为接近。患者主要出现高热、咳嗽、咳痰、腹泻呕吐、呼吸急促及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低氧血症所占比率较低,其他病症所占比率较为的接近。而患者进入主要集中在春冬两季。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岁—60岁。观察组接受心理问题干预、生活锻炼护理及饮食营养状态调整的患者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影响呼吸传染的因素较多,而针对复杂的影响因素,应在充分分析患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隔离预防,对症药物预防,健康教育预防,心理护理预防及生活锻炼预防与营养护理预防等。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病症特征 临床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将儿童传染误诊为呼吸感染的原因。方法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入的40例被误诊为呼吸感染的儿童传染患儿临床基本资料。 结果 细菌性痢疾有7例,幼儿急疹有10例,肺结核有4例,流行性腮腺炎有6例,乙肝有2例,水痘有2例,伤寒有1例,麻疹有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2例,斑疹伤寒有3例。

  • 标签: 儿童传 染病 呼吸道感染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将儿童传染误诊为呼吸感染的原因。方法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入的40例被误诊为呼吸感染的儿童传染患儿临床基本资料。 结果 细菌性痢疾有7例,幼儿急疹有10例,肺结核有4例,流行性腮腺炎有6例,乙肝有2例,水痘有2例,伤寒有1例,麻疹有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2例,斑疹伤寒有3例。

  • 标签: 儿童传 染病 呼吸道感染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7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新发急性呼吸传染患者60例。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不良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健康习惯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 感染控制 护理干预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呼吸传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220名为XX社区居民,在2022年1月-3月期间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展开社区呼吸传染防控健康教育,并随访3个月评估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及。结果 呼吸传染防控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呼吸传染危害、类型、预防方法及传播途径的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92.91±4.47)分、(90.38±5.29)分、(91.17±5.35)分、(92.21±5.16)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的(88.09±3.79)分、(87.84±3.57)分、(86.27±4.54)分、(89.32±4.34)分,对比(t=12.199、5.903、10.357、6.357,P均〈0.05)。对注重个人卫生、预防性服药、少去公共场所、及时就医等呼吸传染预防行为评分健康教育后分别为(93.14±4.12)分、(92.38±4.61)分、(93.28±5.37)分、(92.84±5.97)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的(88.84±3.47)分、(85.84±4.55)分、(82.32±4.34)分、(84.38±4.61)分,对比(t=11.840、14.976、23.544、16.636,P均〈0.05)。结论 对社区居民积极展开呼吸传染防控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升社区居民对呼吸传染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同时还可以提升居民对呼吸传染的预防行为,进而积极降低呼吸传染发生率,确保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值得在各社区被普及推广。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教育 呼吸道传染病 防控效果 
  • 简介:摘要:伴随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养鸡行业也在逐步从小规模散养转变为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然而,鸡传染的防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以及农民的增收情况,因此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就目前来看,鸡最为常见额传染分别有病毒性、细菌性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真菌性疾病、鸡支原体以及螺旋体病等。这些传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可能会互相诱导发病因素,因继发感染不断增加进而也加重了病情,通常在临床中难以防控、诊断以及治疗。就此,针对目前鸡常见传染一般会称之为“鸡混感综合征”,从现阶段的鸡病来看,不管归类于哪一种原发病都会引发感染。

  • 标签: 呼吸道症状 传染病 鉴别 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传染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流感样病例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