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混合痔术后应用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组间均衡分配法抽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40例作为评估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对照组的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在混合痔术后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减轻疼痛程度,推荐采用。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疼痛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 作者: 廖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芦溪县人民医院,江西 芦溪 337000
  • 简介:目的:谈论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行RPH双重套扎术的效果。方法:本项研究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笔者医院救治的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病人74例作为研究主体,依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37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手术方式,实验组病人实施RPH双重套扎技术,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手术信息、并发症发作率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经有效医治后其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在院时间、NRS评分、术后出血、术后肛门狭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作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行RPH双重套扎术,所获临床医治疗效十分理想,确保患者的病情症状及预后得到显著改变,且规避及减低并发症的发作。

  • 标签: RPH双重套扎术;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骶管麻醉、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在混合痔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参考组(30例)、研究组(30例),分别采用骶管麻醉、骶管麻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骶管麻醉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提高混合痔麻醉效果和效率,是一种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麻醉方式。

  • 标签: 骶管麻醉 经皮穴位电刺激 混合痔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健康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1月,将我院的94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7例、观察组患者47例。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施行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健康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没有差异变化,护理后对照组的健康情况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的健康情况评分(P<0.05),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综合健康教育这一方法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来说更能提高健康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护理,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混合教学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举措。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知识、技能和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目前,混合教学广泛应用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急诊和危重症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但在护理心理学课程中应用较少。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倡导“整体护理”的现代护理工作中,注重患者的心理反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既是护理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高素质护理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对护理心理学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课程思政 护理心理学课程 混合式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健康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1月,将我院的94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7例、观察组患者47例。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法;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施行综合健康教育。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健康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没有差异变化,护理后对照组的健康情况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的健康情况评分(P<0.05),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P<0.05)。结论:通过综合健康教育这一方法对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来说更能提高健康指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护理,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混合痔手术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疼痛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涵盖的主体是71例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遵循双盲法将患者划分成为参照组(36例)与研究组(35例)两个小组。参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术期接受疼痛护理干预,比对两小组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P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混合痔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结合文献报道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病例。方法 对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例丙型肝炎合并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病例报道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和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蛋白尿、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功能不全、腹腔积液。最终明确诊断为肝炎肝硬化丙型失代偿期并腹水、II型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相关肾损害。选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最终腹水完全消退。患者出院后坚持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抗病毒治疗3个月,肾功能正常,HCV-RNA持续阴性,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对于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若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则需联合抗病毒治疗。

  • 标签: 丙型肝炎 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意义。方法:样本对象为322例需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样本收集时间为2023年1月至11月。随机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及观察组,对照组手术过程中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d内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肛门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1%(P<0.05)。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过程中给予患者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围手术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护理管理学混合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介绍了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的背景和定义,详细论述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护理管理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开展实践活动等方法,实现了护理管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 护理管理学 探索 实践 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我校学生在基础护理学中,实行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校从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本科学生中抽取70例,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35例学生取名为参照组,实行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35例学生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实行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两组之间的教学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我校学生在基础护理学中,实行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 基础护理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干预)与试验组(30例: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以及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术后8h内成功排尿率(90.00%)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中药热奄包 混合痔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源能谱CT混合能量扫描及重建对痛风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痛风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将3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15例实施双源能谱CT混合能量扫描及重建、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CT扫描,比较和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痛风结节 双源能谱CT混合能量扫描及重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是肛肠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湿毒之邪乘虚侵入皮肤筋络,局部气血瘀滞,运行不畅,破溃之处缺乏气血营养,经久不敛所致。小针刀疗法主要是通过粘连剥离、松解肌肉而疏通气机,达到止痛目的,同时通过局部针刺调畅气血,而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除了瘢痕的影响,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小针刀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延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以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一例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迟缓患者为内容,通过复习国内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治疗进行探讨。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创面愈合迟缓 小针刀 括约肌松解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性混合痔患者中,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评价效果及预后。方法:纳入多发性混合痔患者60例,时间3030年1月到3022年12月。单一手术治疗组(30例):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组(30例):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时,配合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术治疗。研究效果。结果:联合手术治疗组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更高[96.67%,VS单一手术治疗组的86.67%](p<0.05)。联合手术治疗组的术前、术后1、3、7d的疼痛评分均更低[(4.69±0.13)分、(3.05±0.04)分、(2.16±0.02)分,分别VS单一手术治疗组的 (5.59±0.41)分、(4.39±0.15)分、(3.69±1.48)分](p<0.05)。联合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3.33%,VS单一手术治疗组的23.33%](p<0.05)。结论:对多发性混合痔患者,实施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可获得更佳疗效。

  • 标签: 多发性混合痔 改良外剥内扎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多发性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多发性混合痔病人展开研究;根据病人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人非常传统组(传统外剥内扎术)与改良组(改良外剥内扎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病人在术后5d的典型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并发症率也显著低于传统组,P

  • 标签: 改良 外剥内扎术 多发性混合痔
  • 简介:摘要: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呈现出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新变化,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多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混合式教育模式更是成为了新时代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流。在护理教学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利用,在当前阶段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将该教学模式的作用,进行更为有效的发挥,则是学校与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探究与深入剖析。

  • 标签: 小组合作学习 混合式教学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环状混合痔分段外剥内扎手术后进行浮针治疗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入患者160例,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随机均分对照组(80例,常规方案治疗)和观察组(80例,常规手术方案+浮针治疗)。分析患者术后疼痛水平等。结果 对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在术后首日无差异,术后2、3、5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浮针 环状混合痔 分段外剥内扎手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粘膜环切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混合痔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外剥内扎治疗,观察组进行直肠粘膜环切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直肠粘膜环切术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