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痔疮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以亚甲蓝混合液实施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88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中44例患者手术后不进行特殊镇痛处理;治疗组中44例患者手术后采用亚甲蓝混合液实施镇痛。对比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评分、术后下床活动、疼痛消失、住院总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下床活动、疼痛消失、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痔疮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以亚甲蓝混合液实施镇痛,可迅速减轻疼痛,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痔疮 亚甲蓝混合液 镇痛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硝唑与克霉唑阴道片配合应用在混合感染性阴道炎中的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病人,纳入其中100例展开分析。保持均衡性划分参考组(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联合组(甲硝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均为5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

  • 标签: 甲硝唑片 克霉唑阴道片 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混合痔,观察外剥内扎术结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2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1例,外剥内扎术结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与对照组(31例,外剥内扎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实行外剥内扎术结合铜离子电化学疗法,能有效降低疼痛感,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更显著,可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 治疗效果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医生培训中,“SPOC+PBL+CBL”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轮转至儿科实习生90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PBL教学模式、“SPOC+PBL+CBL”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比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系统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循证思维能力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SPOC平台 PBL+CBL教学 混合式教学 儿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傣医阿雅(洗药疗法)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肛门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023年1月-2023年4月于本科室实施混合痔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傣医阿雅(洗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苦参汤)熏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肛门疼痛治疗效果。结果: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比较试验祖和对照组术后第1、5、10天术口疼痛情况,实验组在1天的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在5、10天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为总有效率均为100%。结论:傣医洗药疗法(阿雅)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肛门疼痛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肛门疼痛,短期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傣医 洗药疗法 阿雅 混合痔 肛门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大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至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放射科实习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60名大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学生。试验组在实习期间采用混合式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运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团队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实习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并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出科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方面,试验组为(90.27±5.38)分,对照组为(83.13±7.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P<0.001);出科读片分析考试成绩方面,试验组为(90.07±4.80)分,对照组为(82.13±8.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01)。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教学总体满意度中试验组"非常满意"为76.7%(23/30),对照组"非常满意"为50.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37)。结论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大学本科实习生的教学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医学影像诊断 大学本科实习 放射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熏洗坐浴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术后采取针刺结合中药熏洗坐浴,均治疗14d。比较两组肛门坠胀、疼痛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坠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同时观察组肛门坠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熏洗坐浴可减轻肛门坠胀程度与疼痛程度,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混合痔 针刺 中药熏洗坐浴 肛门坠胀 疼痛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文章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其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政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文章总结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和改进的建议。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医儿科学 思政建设 在线学习 教育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核医学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选自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04名为研讨依据(4个班),以班级为单位均分两组(n=102)。时间拟定如下: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采取传统核医学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小组命名为参照组;采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小组定义为研究组,而后进行成绩考核、教学效果评定。结果:不同方案,所得效果截然不同,研究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均可见于以下方面:“是否了解核医学?”“核医学辐射是否可怕?”“核医学护理工作是否重要?”对核医学护理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论:对比实验的开展实施,令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性尽显,该方案可使学生快速抓住学习重点,掌握学习知识,收获理想学习成绩,其应用价值卓越,影响意义深远。

  • 标签: 线上与线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 核医学护理 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叙事教育在伤口护理门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入2019年3月—2022年3月内,在医院实习的护生40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实习带教方式,观察组实施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叙事教育模式。统计两组经带教后的各项实习维度分值。结果:观察组职业认同量表各项分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勇气、耐心和总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叙事教育 伤口护理门诊 实习带教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叙事教育在伤口护理门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入2019年3月—2022年3月内,在医院实习的护生40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实习带教方式,观察组实施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叙事教育模式。统计两组经带教后的各项实习维度分值。结果:观察组职业认同量表各项分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勇气、耐心和总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叙事教育 伤口护理门诊 实习带教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之间择取90例护理实习生为研究范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中均有45例。对照组展开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展开基于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对比组间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护理实习生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总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师生沟通、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带教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实习生成绩,同时提高带教满意度。

  • 标签: 网络教学平台 混合式教学 临床护理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重要任务的落实,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中医儿科学理论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导作用。文章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改革创新措施、课程评价方法及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势进行总结,旨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本科生教学,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方式,同时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和医学人文情怀,并探讨中医本科生教学方法的改革模式。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医儿科学 课程思政建设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黄牡丹汤加减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入的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外剥内扎术治疗)和观察组(大黄牡丹汤加减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各35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肛缘伤口愈合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大黄牡丹汤 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阿托伐他汀和阿昔莫司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8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昔莫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TC、TG、LDL-C以及HDL-C等各项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采取阿托伐他汀和阿昔莫司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阿昔莫司 高脂血症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按照甲硝唑片联合复方克霉唑阴道栓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收治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排序并分组的方式划分对照组(30例,开展常规方案治疗)和观察组(30例,按照甲硝唑片联合复方克霉唑阴道栓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结合对两组各症状改善用时对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硝唑片 复方克霉唑阴道栓 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采取经内痔套扎加消痔灵注射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共计抽取本院混合痔患者120例,采取双盲法分组,每组60例。考察组采取内痔套扎加消痔灵注射术、外痔切除术治疗,参比组应用内痔套扎、外痔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后2d、7d、10d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出血、肛门狭窄)发生率。结果:考察组2d、7d、10d疼痛评分与参比组对比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察组术后并发症(出血、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参比组,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经内痔套扎加消痔灵注射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消痔灵 内痔套扎 外痔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黏膜区纵向缝扎预防混合痔术后大出血临床价值。方法:抽选2021年6月——2023年2月院内收诊的混合痔病人为研究主体,以手术条件筛选研究对象共计70例。按照入院序号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先就诊者纳入常规组,共35例;后就诊者纳入实验组,共35例。常规组应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干预,实验组应用外剥内扎加黏膜区纵向缝扎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混合痔病人在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时于黏膜区使用纵向缝扎法可有效减少出血,保证治疗效果,建议应用。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 黏膜区纵向缝扎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方法对半永久性透析导管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使用半永久性透析导管的203名透析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方法对半永久性透析导管的影响。结果203名透析患者平均透析总次数(102.59±10.23)次、留置导管时间(198.34±18.37)d、不良事件发生率8.37%[导管堵塞5例(2.46%)、血流量不足12例(5.91%)]。结论使用半永久性透析导管的透析患者使用肝素尿激酶混合液封管方法,能提高透析次数,延长留置导管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肝素尿激酶混合液 封管 半永久性透析导管 透析次数 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