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的最优剂量。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6月~8月间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疑似冠状动脉病变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28~87(58.7±6.2)岁。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对比用量为0.7ml/kg)、B组(30例,对比用量为0.6ml/kg)和C组(30例,对比用量为0.5ml/kg),推注浓度为350mgI/ml,注射速率均为5.0ml/s,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评价CT图像质量。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C组右冠状动脉远段和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左前降支近段、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均比A组和B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Ⅳ级图像957个(92.7%)、Ⅲ级图像54个(5.2%)、Ⅱ级图像21个(2.1%),图像质量较高。B组中3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成像显示≥50%狭窄共219段,左冠状动脉主干2段,右冠状动脉71段,左回旋支57段,左前降支89段,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96.1%、98.0%、86.3%。结论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的最优剂量为0.6mg/kg,推注浓度为350mgI/ml,此剂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度较高。

  • 标签: 对比剂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图像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年龄对雄性大鼠碘对比急性肾损伤(CI.AKI)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根据月龄分为4月龄组、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每组12只,各年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组6个亚组,每组6只。禁水24h后,不同年龄鼠对比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碘对比76%泛影葡胺(10ml/kg),相应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尿肌酐(UCr)、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水平。48h后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并检测。肾组织Sp1蛋白表达。结果注射对比后48h,24月龄鼠对比组SC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超过对照组的25%,Ccr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匀浆ACE活性和MDA含量和肾小管损伤分数均明显增加(P〈0.01),肾组织S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注射对比后24h尿NAG酶活性明显较注射前24h增高(P〈0.001)。12月龄鼠注射对比组与相应对照组比较,Scr明显上升(P〈0.05),但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的25%,肾组织匀浆MDA和ACE、肾小管损伤分数以及肾组织Sp1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月龄鼠注射对比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龄是雄性大鼠碘CI—AKI的促进因素,氧化性应激、ACE和核转录因子Sp1在老龄雄性大鼠碘CI-AKI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对比剂 急性肾损伤 对比剂肾病 氧化性应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核转录因子SP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静脉注射对比渗漏预防中,取细节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成效。方法:本院就诊患者中,抽取82例研究,将其行分组处理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筛选全部患者均做CT增强扫描,收集时间在: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其中,常规高压静脉注射护理用于41例患者,细节护理用于另外41例患者,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比较渗漏发生率、局部肿胀发生率,实验组VS对照组,评测数据有更低显示,P<0.05;满意度中,细节护理评分较常规护理评分高,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高压静脉注射时的细节护理,不仅能够预防对比渗漏,减少发生率,而且能够促进CT增强扫描患者满意程度提升,推广意义显著。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高压静脉注射对比剂 渗漏发生率 细节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研究。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0年 12月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碘对比易引起的不良反应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综合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预防及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碘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做检查时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中对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易发生碘对比不良反应现象,对比的使用浓度、注射时的温度以及注射时的速度均是诱发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而言,预防碘对比不良反应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对碘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置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及有效处理CT增强碘对比不良反应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CT增强检查 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对比不良反应及优质护理干预要点。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检查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患者开展CT增强扫描检查期间,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在改善患者不良反应以及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CT增强扫描 对比剂不良反应 优质护理 干预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糊和Vitapex糊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2例93颗牙,其中42例42颗牙使用氢氧化钙糊,50例51颗牙Vitapex糊,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有牙髓炎或外伤性冠折、根尖病变等而牙根尚未完全发育的年轻恒牙,经过常规的根管预备及消毒后,分别将氢氧化钙糊和Vitapex糊注入根管使之充满,洞型常规充填。患牙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1次,至根尖形成或根端闭合为止。经两年以上的观察结果其中42例42颗牙使用氢氧化钙糊的患牙,32颗2年根尖发育完成,2年成功率76.2%;50例51颗Vitapex糊患牙,46颗2年根尖发育完成,2年成功率90.2%。结论本文表明Vitapex糊作为年轻恒牙的根尖诱导药物,其细胞毒性小、安全、便于操作,成功率更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氢氧化钙糊剂 Vitapex糊剂 根尖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时,使用Vitapex糊、氢氧化钙糊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Vitapex糊治疗;此后观察两组患者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的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对比Vitapex糊、氢氧化钙糊对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可见,Vitapex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Vitapex糊剂 氢氧化钙糊剂 慢性根尖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对比对上腹部CT的强化作用。方法: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纳入72例行上腹部增强CT的患者开展研究。患者均选用碘克沙醇对比注射,其中甲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0.9ml/kg,乙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1.1ml/kg,丙组24例患者注入剂量为1.3ml/kg,比较三组腹主动脉及门静脉强化峰值、图像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患者门静脉强化峰值明显高于甲、乙两组,其图像质量也优于其他两组;甲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显著低于乙组及丙组(P<0.05)。结论:大剂量对比在腹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灌肠灌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操作改进措施。方法对两组患者应用甘油灌肠灌肠后出现不同反应做详细记录、观察,给与有效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不良反应减少,到达术前常规准备灌肠目的。结论甘油灌肠灌肠虽然具有方便实用、操作简便、清洁、无交叉感染等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并发症,只有同时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才能把这项治疗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患者不适感降到最低,提高最大舒适度和满意度,更重要是没有影响手术继续进行。

  • 标签: 甘油灌肠剂 灌肠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视下观察钡流动在胃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透视下观察钡在胃粘膜表面的流动变化,发现病变或排除病变并点片。结果检出经胃镜、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诊证实的微小病变40例,包括早期糜烂性胃炎8例,胃溃疡22例,胃息肉3例,平滑肌瘤2例,胃癌5例;另有6例除外胃部病变。结论透视下钡流动的观察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胃部疾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透视观察 钡剂流动 胃双对比造影 胃部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如何降低腹部CT辐射剂量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然而对比在降低腹部CT辐射剂量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笔者主要探讨高浓度碘对比碘美普尔(400 mg/ml )在降低腹部CT辐射剂量中的作用、优化碘对比给药方案,如何在保持腹部脏器及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辐射及碘剂量的使用。

  • 标签: 造影剂 肝脏 胰腺 肾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由于长期放疗、化疗使外周静脉破坏严重,血管壁硬化,对外周静脉穿刺特困难的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为肿瘤患者高压注射碘对比提供安全有效的增强检查途径。方法选择常规上肢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者为对照组(n=50);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为实验组(n=25),实验组为上肢和下肢血管特差、穿刺特别困难者。颈外静脉穿刺的精细化管理方法有严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仔细静脉评估、掌握正确穿刺方法、缩短等待检查时间、严格试注水、精确把握碘对比剂量、注射速率、延迟扫描时间等。结果对照组1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8%;实验组全部一次性穿刺成功无渗漏发生;实验组穿刺时间比对照组穿刺时间缩短、对比使用总量比对照组少、患者使用对比后不适感比对照组少;实验组延迟扫描时间比对照组提前2.5—3秒。结论对血管条件特别差的肿瘤患者选择颈外静脉穿刺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颈外静脉穿刺高压注射增强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肿瘤患者 颈外静脉穿刺 高压注射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对比在CT小肠成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60例临床需要行CT小肠成像的患者。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400 mg/ml浓度对比90 ml,B组采用350 mg/ml浓度对比90 ml, C组采用400 mg/ml浓度对比79 ml。所有患者均行CT小肠成像检查。观察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主要腹部血管(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正常空肠、回肠及炎症性肠病(IBD)病灶处肠壁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图像质量和空回肠直动脉评分。3组患者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3组间各部位平扫的CT值、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动脉期A组、C组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的CT值、SNR及CNR高于B组(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静脉期A组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下静脉、空肠、回肠及IBD肠壁的CT值、SNR及CNR高于B组、C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 0.7)、(3.4±0.6)、(3.4±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75,P=0.054)。3组患者的空回肠直动脉评分分别为(3.5±0.5)、(3.1±0.5)、(3.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4,P=0.031)。结论在相同注射流率和扫描参数下,400 mg/ml浓度的对比具有更好的血管及空腔脏器增强效果。

  • 标签: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肠造影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时对比渗漏原因,探讨预防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对1379例次冠状动脉CT造影患者进行分析,对比采用碘帕醇或碘普罗胺注射液,碘浓度为370mgI/ml,对比注射流率为5.0ml/s,注射剂量1.2ml/kg体重。结果共发生对比渗漏5例,总发生率为0.36%。结论经过一定的预防和处理,可以降低对比渗漏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流速对比注射方案对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冠脉CTA患者56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对比速率3.0ml/s和4.0ml/s进行16层MSCT冠状静脉CTA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冠状静脉的显示率、显示评分及CT值。结果4.0ml/s组CT值优于3.0ml/s,两组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左室后静脉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冠状静脉的显示率均为100%。但显示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流速4.0ml/s显示冠状静脉总体优于3.0ml/s,但两组显示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对比剂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冠状静脉 注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