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管理策略。方法 随机挑选我中心2021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其家庭医生管理,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肺功能、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肺功能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从满意率方面来看,观察组是96.67%,对照组是70.00%,从中可以看出应用家庭医生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家庭医生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肺功能,具有较高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型糖尿病 家庭医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服务的效果。方法:样本时间:2022年1月~2023年2月;样本量:60例;样本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法:中心区组随机化法。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采用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服务下的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应用家庭医生责任制签约服务,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良好。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社区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责任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到家庭(HtoH)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数据的截取是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筛选的,本次以符合条件的80例慢性心衰住院患者作为此次实验报告中的数据提供对象,以奇偶数的方式分成两组,奇数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设为常规组,偶数的40例患者采取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并设为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性更高,p<0.05;研究组再住院率更低,p<0.05。结论: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降低再住院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 用药依从性 再住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实施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探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择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25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半年、1年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医院到家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大大降低出院后再住院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医院到家庭护理 用药依从性 再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型护理对NICU早产儿生长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遴选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本院收治100例的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参与型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NICU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NICU早产儿的平均体重、头围和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0d后,实验组平均体重、头围和身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家长满意度(90.00%)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家庭参与型护理的应用可有效提高NICU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优。

  • 标签: 家庭参与型护理 NICU 早产儿 生长情况 家属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究正念家庭治疗对4至6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ADHD)儿童改善行为问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ADHD儿童3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15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儿童保健科保健的健康儿童15例为正常对照组。A、B 两组均给予行为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家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nners评分、智力水平及适应行为能力、发育行为及视觉运动功能、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评分。结果:治疗后A组品行问题评分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B两组WPPSI-IV总智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A组ABAS-II一般适应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A、B两组VM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A组家庭环境量表亲密度评分及情感表达评分显著大于B组(P<0.05)。结论:针对ADHD患儿,给予正念家庭治疗可增强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表达,改善其精神行为障碍问题,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正念家庭治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学龄前 儿童 评估 量表
  • 简介:摘要:体虚易感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表现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中药穴位贴敷和推拿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然而,目前对于中药穴位贴敷结合推拿干预体虚易感患者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医生指导 家庭自行保健 推拿 体虚易感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就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失语患者言语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失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比较语言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语言康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好,有利于脑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言语康复 生活质量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 脑卒中失语
  • 简介:目的了解卒中后残疾患者回归社区3个月后的家庭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便利选取大庆市某两个社区内经住院治疗后回归社区的卒中后残疾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回归社区3个月后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卒中后残疾患者家庭功能得分为(6.55±1.69)分,处于中度障碍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得分为(54.20±24.96)分,其中43.5%患者为轻度受限,25.0%患者为中度受限,31.5%患者为重度/完全受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家庭功能、适应度、合作度、情感度和亲密度呈正相关。结论社区卒中后残疾患者的家庭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待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应关注家庭功能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修复的积极影响,为促进卒中后残疾患者的功能康复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脑卒中 残疾 家庭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联合家庭病床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随机抽取82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1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联合家庭病床模式的41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结果:研讨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互联网+护理服务”联合家庭病床模式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血糖水平有所改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优势,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联合家庭病床模式的有效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血糖水平 糖尿病 互联网 循证护理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引入新型家庭医学服务模式对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在我社区雅儒中心和柳石中心长期居住的674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均以常规诊疗+常规电话随访进行管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新型家庭医学服务模式进行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社区慢性病 新型家庭医学服务模式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引入新型家庭医学服务模式对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在我社区雅儒中心和柳石中心长期居住的674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均以常规诊疗+常规电话随访进行管理。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新型家庭医学服务模式进行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社区慢性病 新型家庭医学服务模式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肺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肺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结论: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积极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赋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患者应用微信随访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微信随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按时复诊情况、阴道冲洗次数、阴道粘连狭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微信随访护理 宫颈癌 放疗 家庭阴道冲洗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56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结果:研究组遵医嘱率(93.43%)高于对照组(78.57%),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继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遵医嘱行为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微信平台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患者延续性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44例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给予延续性家庭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总依从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互联网微信平台 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延续性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44例,采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数、6分钟步行距离、血气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aO2、PaCO2指标和6MWT对比(P>0.05)无差异;治疗后,联合组的PaO2、PaCO2指标和6MWT检测值优于常规组,对比(P<0.05)有差异。治疗前,两组的FVC、FEV1、FVC/FEV1指标对比(P>0.05)无差异;治疗后,联合组的FVC、FEV1、FVC/FEV1指标检测优于常规组,对比(P<0.05)有差异。治疗前,两组的CRP、TNF-α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CRP、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有差异。结论:采用家庭氧疗联合长期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长期家庭氧疗 肺康复训练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