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了探讨试读生学习成绩与其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一组试读生实施了人格特征调查,并将其与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的一组三好学生标兵人格特征进行比较,为图找出试读生人格缺陷,进面提出人格塑造的途径,以促进试读生提高学习成绩.

  • 标签: 高校 试读生 人格缺陷 人格塑造 社会学分析 自我角色冲突
  • 简介:我国传统人格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现实人格,阻碍着现实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化。本文主要从人格的独立性上,通过对照分析传统的依附型人格对现实人格的影响,查找现实人格在独立性上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对培养独立人格的重视。

  • 标签: 传统人格 现实人格 独立人格 现代人格
  • 简介:目前我国在民法典编纂方面的最大争议问题之一,就是人格权是否应单独成编。这一问题争论的根本症结在于,对于民法上的人格人格权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重大分歧。要解决民法典人格权体例问题,就必须剖析争议双方的各自观点与理据,同时要从人格人格权的一般概念与具体学科理解上,来辨析民法意义上的人格人格权概念。

  • 标签: 人格 人格权 民法典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人格五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分别选取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以及文科类院校各一所,共调查885名大学生,使用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生活事件问卷(life event questionnaire)、青少年自杀倾向问卷(scale of adolescents' suicide tendency)进行调查,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人格五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影响。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性别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3,t=-0.96,P>0.05),人格五因素中的责任心(β=-0.12,t=-4.06,P<0.01)、神经质(β=0.24,t=7.54,P<0.01)、宜人性(β=-0.15,t=-3.65,P<0.01)、外向性(β=-0.27,t=-8.56,P<0.01)、开放性(β=-0.12,t=-3.38,P<0.01)对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关系调节作用显著。高责任心、高宜人性、高外向性和高开放性对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的关系具有保护作用,高神经质是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关系的危险调节因素。结论大学生人格五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倾向关系密切,人格五因素对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人格五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倾向 调节效应
  • 简介:探讨高职高专学生自我控制、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专科学校966名学生施测。结果显示:1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依赖得分为(41±11)分,与理论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2手机依赖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神经质(t=6.621,P〈0.01)和精神质(t=2.223,P〈0.05)维度、自我控制总分(t=5.342,P〈0.01)及冲动控制(t=3.282,P〈0.01)、抵制诱惑(t=2.645,P〈0.01)和专注工作(t=2.438,P〈0.01)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说明手机依赖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与人格特质呈正相关,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 标签: 人格特质 自我控制 手机依赖 大学生
  • 简介:人格是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通过人格特征来预测工作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是组织行为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用来自13所高校的865名高校教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人格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验证了组织认同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特征的五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OCB)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大五人格特征的外倾性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组织认同的调节下,外倾性维度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也有显著正向影响;神经质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责任感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组织认同的调节下,责任感维度对高校教师的OCB也有显著正向影响。

  • 标签: 人格特征 组织认同 工作绩效 组织公民行为
  • 简介:一天下午放学后,小A来到教导处,他红着眼圈说:“老师,我连一个朋友也没有,感到很孤独。”说着,眼泪便流下来了。原来,小A是六年级学生,在五年级任班里的劳动委员时,他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但同学不听他指挥,因此常因班级工作问题与同学吵架。升人六年级后,新任班主任撤了他的劳动委员,还总是批评他,他心里很不服气。渐渐地,他觉得所有老师都不喜欢他,常和老师顶嘴,

  • 标签: 小学生 人格障碍 心理咨询 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取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院部分中医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的问卷调查,尝试在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关系方面做些探讨,以期将研究结果与实践相结合,为指导我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人格特质 职业兴趣 中医专业 就业
  • 简介:目的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国简版(PHI)和卡特尔16PF对江苏省某市256名教师进行调查,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中小学教师在"躯体化(19.14%)"、"抑郁(12.89%)"和焦虑(10.16%)3项因子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男女相近,不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全国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2项因子分高于常模,焦虑、疑心、脱离现实和兴奋状态4项因子分低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人格特征存在性别差异,男教师持强性和敢为性高于女教师,而女教师聪慧性和敏感性高于男教师;16PF与PHI的各亚量表呈现多项相关。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进一步关注,人格特征总体趋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人格问题,持强性、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和紧张性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重要的人格特征。

  • 标签: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大学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快速认识自我的阶段,大学生各方面发展尚不成熟,很容易在这个阶段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分析自我表露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孤独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表露 孤独 心理健康
  • 简介:“中国传统价值观”问卷调查表明,传统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人格有显著的关系。越接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大学生就越具有利他性和道德感(p〈0.05);越接受友善待人、安分守己、诚信负责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大学生社交性越好(p〈0.05);越接受扬善弃恶传统价值观念的大学生适应性越好(p〈0.05);而越谨慎小心的大学生适应性显著较差(p〈0.05)。

  • 标签: 大学生 传统价值观 人格
  • 简介:为探讨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特点及大五人格、职业期望和职业探索的关系,采用大五人格量表(NEOFI)、职业期望量表(OES)、职业探索问卷(CES)对73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四学生的职业声望、福利收入维度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大一学生的自我发展维度高于大二、大三学生;男学生职业探索高于女学生;城市学生职业探索高于农村学生;大四学生职业探索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职业期望与职业探索正向关联,神经质与职业探索负向关联。高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职业期望对大学生职业探索有着提升的作用。

  • 标签: 大五人格 职业期望 职业探索 大学生
  • 简介: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因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与应对方式量表调查了600名贫困大学生。结果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因素所解释的应对方式的方差变异量,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分别为22%和16%。具体而言,外向性和责任感对积极应对有正向的影响;年级和神经质对积极应对有负向的影响;是否独生子女和宜人性对消极应对有负向的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因素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 标签: 应对方式 大五人格 层次回归
  • 简介:反思性实践是外语教师追求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已有研究尚未探究人格特质等因素的影响。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显示:教师反思性实践总体水平和具体维度与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外向性等人格特质相关;不同人格特质的教师在反思性实践总体水平和多项具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为未来研究以及教师个人和教师教育者共同深化外语教师反思性实践提供了启示。

  • 标签: 反思性实践 人格特质 高校外语教师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487名初中教师为被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问卷以及NEO-FFI(大五人格问卷量表),探讨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大五人格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不同的压力源影响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2)大五人格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直接影响。(3)情绪衰竭更多的是工作压力造成的直接影响,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则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关系更大。(4)大五人格可以调节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的关系

  • 标签: 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大五人格调节作用初中教师
  • 简介:摘要: 亲子关系一直都是教育事业较为关注的问题,它包涵了心理学、教育学两个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对人的生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关系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人的一生,从出生就开始,因此对人的性格、心理、人格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到了初中生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人格的阶段,本文就这个阶段中亲子关系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 标签: 亲子关系 初中生 人格发展
  • 简介:摘要:个人品德与法治素养存在密切联系,个人品德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初中生对法治的理解与尊重,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法治教育也对塑造初中生的品德起到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加强初中生个人品德教育与法治素养培养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标签: 初中生,个人品德,法治素养,教育,社会环境
  • 简介:“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宪法都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是大亨还是小贩,是富翁还是穷汉,只要他是一个有尊严的正常人.谁也不会弃人格于不顾的。不同的只在于: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由于标准和要求的差异,源于道德和修养的人格力量也大相径庭。

  • 标签: 人格尊严 人格力量 正常人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