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50例骨肉患者进行甲氨喋呤、顺铂、多柔比星(ADM)/吡喃阿霉素及异环磷酰胺大剂量联合化疗的新辅助化疗护理,经过化疗前、化疗时的对症护理,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骨肉瘤 化疗 生存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截肢术加化疗对骨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当前进行截肢术加化疗治疗的骨肉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40例骨肉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肉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截肢术加化疗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截肢术 化疗 骨肉瘤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华蟾素(cinobufagin)协同顺铂(cisplatin)对人骨肉细胞株MG-63的杀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细胞株MG-6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骨肉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细胞凋亡率;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肉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学上的改变。结果华蟾素和顺铂均对骨肉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华蟾素组、顺铂组及华蟾素+顺铂组在药物浓度不同时对骨肉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各不相同,在药物浓度低于80μg/ml时,各实验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药物浓度达到80μg/ml时,华蟾素组和顺铂组药物对骨肉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再增加,但华蟾素+顺铂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在药物浓度达到160μg/ml时,抑制作用仍强于其浓度为80μg/ml时。各实验组在药物浓度相同时华蟾素+顺铂对骨肉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华蟾素或者顺铂。结论华蟾素+顺铂对骨肉MG-63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顺铂或者华蟾素;在抑制骨肉MG-63细胞生长方面,华蟾素协同顺铂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效果显著,并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 标签: 骨肉瘤 顺铂 细胞凋亡 骨肿瘤
  • 简介:本研究采用H-TDR掺入法观察中草药黔岭藿对大鼠成骨肉细胞(UMR106)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鼠成骨肉细胞UMR106经黔岭藿处理24h后,其3H-TDR的掺入,与未用药的对照组比降低40.5%至69.9%,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提示黔岭藿能明显抑制UMR106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成骨样细胞的作用。

  • 标签: 中草药 组织学 DNA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D4)通过Noxa诱导骨肉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骨肉细胞中BRD4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Noxa及凋亡相关分子表达;应用BRD4降解剂ARV-825处理骨肉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家族蛋白成员Noxa及凋亡相关分子表达。siRNA沉默Noxa在骨肉细胞中的表达后使用BRD4降解剂ARV-825处理骨肉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方法检测Noxa的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骨肉细胞的增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siRNA沉默BRD4在MNNG/HOS和Saos-2骨肉细胞中的表达后,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沉默组BRD4蛋白表达含量低于对照组(MNNG/HOS:0.332±0.076、0.175±0.059比1.000±0.128,F=67.550,P<0.01;Saos-2:0.264±0.038、0.023±0.005比1.000±0.043,F=703.600,P<0.01);沉默组超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XL,bcl-2家族蛋白成员)蛋白表达含量低于对照组(MNNG/HOS:0.580±0.100、0.432±0.044比1.000±0.200,F=15.120,P<0.05;Saos-2:0.397±0.102、0.420±0.083比1.000±0.215,F=16.550,P<0.05),沉默组Noxa蛋白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MNNG/HOS:5.508±1.173、4.969±1.335比1.000±0.274,F=16.870,P<0.05;7.085±1.371、13.750±1.567比1.000±0.264,F=83.11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应用BRD4降解剂ARV-825处理骨肉细胞,处理组Noxa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MNNG/HOS:4.361±0.432、19.570±4.179、22.830±4.035、23.450±4.449比1.000±0.270,F=28.710,P<0.01;Saos-2:5.154±1.577、35.780±4.295、58.530±3.601、62.120±5.153比1.000±0.318,F=192.500,P<0.01;RT-qPCR:MNNG/HOS:2.957±0.803、7.656±1.539、7.258±1.523比1.000±0.026,F=24.01,P<0.01;Saos-2:4.081±0.463、9.594±2.667、7.412±2.300比1.000±0.025,F=13.520,P<0.01);处理组bcl-X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MNNG/HOS:0.864±0.191、0.677±0.155、0.512±0.166、0.365±0.077比1.000±0.189,F=7.646,P<0.05;Saos-2:0.958±0.270、0.799±0.223、0.686±0.234、0.422±0.121比1.000±0.299,F=2.883,P<0.05;RT-qPCR:MNNG/HOS:0.400±0.175、0.341±0.164、0.332±0.041比1.000±0.075,F=15.080,P<0.01;Saos-2:0.530±0.062、0.584±0.051、0.567±0.091比1.000±0.020,F=38.780,P<0.01)。使用siRNA沉默Noxa在Saoa-2骨肉细胞中的表达,再使用BRD4降解剂ARV-825处理骨肉细胞,Nox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088±0.025、0.183±0.015比1.000±0.112,F=169.900,P<0.01),ARV-825处理组对骨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低于对照组,ARV-825浓度为0.03 mol/L时效果明显(1.000±0.097、0.971±0.489比0.090±0.017,F=199.2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D4通过抑制Noxa对骨肉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

  • 标签: 骨肉瘤 Noxa 溴结构域蛋白4
  • 简介:目的:探讨灵芝多糖成分(GLP)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小鼠右腋皮下接种1×106TC-1细胞后7天后,用100mg/kg、200mg/kg和400mg/kg3种剂量给小鼠口服灌胃给药20天,然后观察肿瘤的重量,并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6和TNF-alph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CD4+和CD8+。结果:100mg/kg、200mg/kg和400mg/kg3种剂量给小鼠口服灌胃给药20天,与对照组比较,抑瘤率分别可以达到53%、59%和58%,P〈0.05;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的IL-2从1.27ng/mL提高到了2.88ng/mL,P〈0.05;TNF-α从1.05ng/mL提高到了1.82ng/mL,P〈0.05;而IL-6则没有明显的变化。CD4+细胞水平升高(从54.80%提高到了58.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明显增多(从24.15%提高到了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P有明显抑瘤作用,但抑瘤作用与GLP剂量不存在依赖关系。GLP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是通过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能力来实现,而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标签: 灵芝多糖 抑制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新型阿霉素-壳聚糖乳酸盐纳米缓释载体用于骨肉治疗研究。方法2%乳酸水溶液制备水溶性的壳聚糖乳酸盐,pH 5.0的反应体系中,壳聚糖乳酸盐与TPP以10:1的投料比制备载阿霉素的壳聚糖乳酸盐纳米微粒(ChLa-Dox NPs),动态光散射(DLS)分析其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扫描电镜进行微观形貌学表征,ChLa-Dox NPs的生物学效应检测则通过缓释载体体外缓释动力学、MG63骨肉细胞细胞毒性实验、细胞迁徙能力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在pH 5.0及壳聚糖乳酸盐:TPP的投料比为10:1的反应条件下制备的ChLa-DoxNPs平均粒径为142.4±1.21 μm,多分散系数(PDI)为0.14±0.01,Zeta电位为+29.2 mV。ChLa-DoxNPs在体外10h时阿霉素达到缓释平台期,缓释12 h内阿霉素累积释放率为(69.4±2.6)%;MG63细胞骨肉细胞模型实验中,空载纳米微粒组细胞存活率为92.36±3.17%,而不同载药量的ChLa-Dox NPs组具备显著的骨肉细胞杀伤作用。相比空载体组,ChLa-Dox NPs对骨肉细胞迁徙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促进骨肉凋亡的发生[(凋亡率为(54.08±2.53%)]。结论经改良制备的载阿霉素壳聚糖乳酸盐纳米微粒符合抗肿瘤纳米载体的理化特性要求,生物相容性好,体外缓释动力学及抗骨肉相关分子-细胞生物学检测表明其具备较好的阿霉素缓释特性,体外能有效的抑制骨肉细胞增殖、迁徙并促进其凋亡,具有较明确的临床转化前景。

  • 标签: 骨肉瘤 多柔比星 壳聚糖乳酸盐 纳米微粒 缓释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IF2PUT对骨肉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8岁,平均年龄20.24岁)骨肉组织及2种骨肉细胞株(MG63和HOS)中lncRNA HIF2PUT的表达。通过慢病毒筛选稳转株后,根据细胞转染分别设置实验组(过表达lncRNA HIF2PUT组)、空白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噻唑蓝(MTT)实验、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lncRNA HIF2PUT对骨肉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的影响,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lncRNA HIF2PUT在47例骨肉组织中的表达量(39.56±0.48)显著低于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79.56±1.16,t=3.5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lncRNA HIF2PUT在骨肉细胞株MG63中表达水平高于在HOS细胞株中的表达。细胞功能实验表明,lncRNA HIF2PUT对骨肉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产生显著影响。MG63和HOS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其增殖指数均低于空白转染组、空白对照组(t=4.7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G63组迁移实验中细胞穿透数目分别为(154.36±13.85)、(196.32±13.52)、(258.63±12.35)个(t=3.9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S组迁移实验中细胞穿透数目分别为(131.24±10.58)、(247.36±17.52)、(224.52±14.52)个(t=3.0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G63组侵袭实验中细胞穿透数目分别为(73.50±13.89)、(98.63±12.57)、(112.30±15.29)个(t=23.1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S组侵袭实验中细胞穿透数目分别为(70.74±13.49)、(98.40±16.46)、(89.74±12.47)个(t=14.2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G63和HOS细胞实验中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低于空白转染组、空白对照组。结论lncRNA HIF2PUT在骨肉组织及细胞株中明显低表达,lncRNA HIF2PUT的表达明显抑制了骨肉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

  • 标签: 骨肉瘤 长链非编码RNA 迁移 侵袭
  • 简介:目的体外实验研究左旋含羞草碱诱导骨肉细胞的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细胞系MG-63及U2-OS,给予0M,100M,200M和400M的左旋含羞草碱处理,同时在400M的左旋含羞草碱中加入100mg/mL柠檬酸铁胺(FAC)处理。CCK-8法检测骨肉细胞系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固缩比例,蛋白印迹检测左旋含羞草碱及FAC处理后骨肉细胞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当左旋含羞草碱浓度为400M时,MG-63及U2-OS的细胞抑制率可分别达到81.1%±1.6%和76.7%±2.1%;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左旋含羞草碱处理48h后,MG-63及U2-OS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1%±12.6%和46.2%±14.7%;Hoechst染色法显示,MG-63及U2-OS的细胞核固缩比例分别为53.8%±10.6%和49.2%±8.3%,而加入FAC后,则可以减弱左旋含羞草碱对骨肉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同时,蛋白印迹检测表明DNA损伤修复的关键蛋白表达水平在左旋含羞草碱及FAC处理后均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左旋含羞草碱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细胞增殖并诱导骨肉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与左旋含羞草碱的铁螯合作用有关。

  • 标签: 骨肉瘤 左旋含羞草碱 铁螯合剂 柠檬酸铁胺 DNA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肉诊断的过程中,分别使用X线平片、CT、MRI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0例骨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X线诊断的归为X线组,采用CT检查的归为CT组,采用MRI检查的归为MRI组;每组中各包含20例患者,通过不同的检查后,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和CT检查准确率进行比较发现,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的准确率和CT检查以及X线检查比较,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MRI检查的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结论X线平片、CT、MRI检查对于患者均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同时可以应用到临床中对于患者的病情引导治疗,我们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判断,以期帮助患者更加准确的介入治疗,从而使得患者获得更为准确的治疗。

  • 标签: 骨肉瘤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骨灭活后回植重建踝关节治疗胫骨远端骨肉的可行性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6例胫骨远端骨肉患者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16.8±4.4)岁(范围10~22岁)。6例均经穿刺活检确诊为骨肉,EnneckingⅡa期4例,Ⅱb期2例;术前接受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行瘤段切除,肿瘤骨灭活后回植内固定重建术,术中瘤段被完整切除,将骨段巴氏消毒法进行灭活,即65 ℃下质量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45 min;取出后在瘤段骨缺损处填充骨水泥,并安置钢板螺钉和锚钉等内固定材料;最后回植灭活骨内固定复合体(auto-graft-fixation composite,AFC),重建软组织。术后石膏固定3月后接受康复治疗;术后2周开始继续接受化疗。术后3、6、12个月随访摄胫骨下段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愈合率和骨愈合时间;评价瘤段截骨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世界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OFAS)评估踝关节功能;同时统计肿瘤学结果。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个月(范围12~28个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内固定机械性失败或肿瘤局部复发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6例的MSTS评分为(26.7±2.6)分;AOFAS为(82.3±8.5)分;VAS评分为(2.7±1.3)分。3例在术后发生伤口皮肤局部溃疡,换药后愈合;5例在随访期间可观察到形成骨痂愈合。所有病例均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采用肿瘤骨灭活回植内固定重建踝关节后不但能根治肿瘤,而且具有满意的肢体功能,是较理想的保肢重建策略。

  • 标签: 骨肉瘤 胫骨远端 骨重建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肾间叶性软骨肉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体检发现左肾肿瘤7d入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经病理和基因检测诊断为左肾间叶性软骨肉。术后6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

  • 标签: 肾肿瘤 间叶性软骨肉瘤 机器人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肉的诊断中X线检查、CT及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20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所证实的骨肉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所做X线检查、CT及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骨肉患者行X线的影像学表现情况为16例被确诊,确诊率80.0%,4例为漏诊及误诊,漏诊及误诊率20.0%;20例患者CT检查骨质破坏区的旁软组织出现肿块影的患者为15例,可见明显肿瘤骨的形成为11例,肿块和周围肌肉的分界不清患者为10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4例,骨膜三角检出率20.0%;20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检查都表现出肿瘤组织取代了骨髓腔内的正常骨髓高信号,中央出现坏死囊变的患者为5例,可见骨膜反应的患者为7例,可见骨膜三角的为6例。肿瘤侵犯的骨髓、关节软骨、骺板、周围肌肉、肌间脂肪的范围均显著大于CT与X线检查显示范围的为9例。结论X线检查为首选的对骨肉进行诊断的方法,其具有简便易行、空间的分辨率较高等优点;显示结构较复杂的且有较多重叠部位的骨肉利用CT进行诊断优势较明显;磁共振成像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肿瘤范围,详尽提供给临床治疗的方案与预后判断的准确依据,综合上述,在骨肉的诊断中利用X线检查、CT及磁共振成像结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骨肉瘤 X线 CT 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肉不同分型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的X片。结果40例骨肉,单发38例,常规型骨肉32例(80.0%)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及软组织肿块;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2例(5.0%)主要为膨胀性溶骨破坏,较少有瘤骨及软组织肿块;小细胞骨肉1例(2.5%)主要为溶骨性骨破坏。皮质旁骨肉3例(7.5%)肿瘤骨明显,骨破坏轻微;多发2例(5%)原发多源性骨肉多有成骨表现,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少见。结论绝大多数骨肉依据X线检查可做出正确诊断,本文旨在总结原发性骨肉X线表现,加深对骨肉分型及特征性表现的认识。

  • 标签: 病理 骨肉瘤分型 X线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截肢术加化疗治疗骨肉的护理效果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6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1例骨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行传统截肢术,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跟踪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3±5.20)个月,不足12个月1例,患者在手术以后第3年死亡11例,其余9例患者没有出现转移灶存活。结论对骨肉患者采取截肢术联合化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截肢术 化疗 骨肉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EMC)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随访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8岁及58岁,肿瘤分别位于左腹股沟区及踝部。镜下:例1,细胞异型性小,核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像,胞浆丰富、嗜酸性。排列成条索状、网格状,较稀疏,基质淡蓝黏液样,散在分布少量薄壁小血管。例2,踝部复发灶除上述特点外,细胞异型性较明显,稍密集,可见核仁,核分裂<1个/10HPF,胞浆嗜酸、部分空泡状,部分有假腺泡状结构;大腿转移灶呈富细胞型,核圆形或卵圆,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热点区域>10个/10HPF,胞浆较少,界限不清,缺乏黏液样基质。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例1,Vimentin+,NSE部分+,S-100部分+,ki67<1%。例2,踝部复发灶Vimentin+,NSE部分+,ki67(5%);大腿转移灶Vimentin+,NSE部分+,Syn部分+,ki67(30%)。例1随访32个月复发,例2随访25个月后死亡。结论骨外黏液样软骨肉是罕见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人,男性多见,常见部位大腿、下肢及躯干。确诊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必要时辅于分子病理检测。临床预后较好,易复发和转移。

  • 标签: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化 分子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肉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PDD),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顺铂(PDD)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1~3年生存率比较,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2~3年生存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骨肉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顺铂治疗效果良好,提高远期疗效效果。

  • 标签: 骨肉瘤 甲氨蝶呤 顺铂 联合化疗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