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3年一度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6届年会于2000年8月13日至19日在南非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市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比较文学学者出席了这一学术盛会。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乐黛云、王宁、谢天振、蒋述卓、徐志啸、罗选民、严启刚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发言,孟华出席了会前举行的国际比协理事会。相对于前两届年会,出席本届年会的中国代表有所减少,但是其职称和学位却较高,而且所有代表都用英文撰写了论文。大会期间选举了新一届协会领导人及理事会,

  • 标签: 全球化 文化研究 东方 比较文学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 简介:<正>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要塑造四个现代建设的创业者”——这是邓小平同志向我们文艺界提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这一任务是他在1979年10月30日代表中共中央向四次文代会所致的《祝辞》中提出来的.

  • 标签: 报告文学作品 创业者 四化建设 文艺 党员 祝辞
  • 简介:由20世纪初开始,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在美国形成一个文学小传统。这些英译文则是这个小传统的经典,其文本改写的成分相当大,包括适合本土的选择,注入本土的因素,及对中国文化的想象与憧憬。这个小传统的经典本身倒成为一些美国作家的重要读物,也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灵感和诗作的基本内容。本文以简·何丝费尔的诗作为例,说明她如何吸纳王红公的杜甫诗英译文,创作出打破时空,具特殊美感经验的诗歌。

  • 标签: 中国诗歌英译 本土化 简·何丝费尔 王红公
  • 简介:身份问题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以单一、封闭和依附性为特性的古代社会,身份问题并不构成人们关注其生活世界的基本概念和必要视线;但在以独立、自主、自由与和平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身份问题就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凸显出来,且与民族国家等交织一起,显得更为复杂。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华人作家 海外华人 身份认同 北美 写作
  • 简介:岁月更替,时光荏苒,仿佛一眨眼之间,2013年就将成为过去。回顾这一年的中国文学创作,依然有很多中国作家把他们的写作精力投注到了长篇小说之中,长篇小说第一文体的地位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持。

  • 标签: 长篇小说 小说写作 小说文体 多样化 侧面 实践
  • 简介:值此新旧世纪更替的历史当口,中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步伐,大大加速了它自身现代的进程,诚如一位中年文化学者所作的描述:“一个新的‘太平洋世纪’的雏形隐约闪现”①。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却严重失衡,大陆影坛则陷于文化转型的历史性阵痛之中。特别是,面对“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冲击,其生存境遇显得分外严峻,可谓:危机与生机并存,艰难与希望共生。A.向市场转型:历史性的蚕蜕之痛在80年代的历史血脉中,滚动着“实践”两个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精神导引下革故鼎新,回归电影本体,张扬艺术个性,迎来了中国电影前所罕见的兴盛时期;而在90年代的历史血脉中,则滚动着“市场”三个字,作为一次历史/

  • 标签: 中国电影产业 生存境遇 本土电影 好莱坞电影 文化全球化 电影市场
  • 简介:同中国现当代社会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也历经了长途跋涉和步履蹒跚的艰辛。解放前,胡适、周作人和朱自清等学者都从事了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研究,但不管他们是从进化论还是循环论抑或用史学家的眼光来关照新文学,其目的都是为新文学确立历史主体地位,这种文学史是一元形态的。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文学史的书写又受到当时政治体制的影响。

  • 标签: 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书写 新中国成立 生态批评 生态视角 多元化
  • 简介:2016年6月6日,由吉林省文艺理论研究室、《文艺争鸣》杂志社、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松苑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国内二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强化史料意识,助推当代文学研究"历史"问题展开了研讨。《文艺争鸣》主编王双龙主持了开幕式,

  • 标签: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历史化 文艺争鸣 史料研究
  • 简介: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学术史研究总成为学界的热点和亮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界也陆续出现阶段性、个案性的学术史研究著作:如陈众议主编的《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1949-2009)》、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陈建华的《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叶隽的《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等,然而能系统全面地总结、反思、预测中国外国文学学术史的著作尚未出现。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12卷)应运而生了。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当代中国 学术历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可能性 多元化
  • 简介:90年代即将结束,我们不禁要追问:90年代的文学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什么新的经验?这些经验与80年代的文学经验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这些经验对中国文学的未来提示了怎么样的可能性?为此。我们约请了三位颇具影响力的批评家,提供他们的相关研究;林白、卫慧也有相关的体会(见“作家自观”一栏),我们一并献给读者。

  • 标签: 中国文学 90年代文学 个人性 主导倾向 意识形态 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