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管理 在新冠肺炎 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三个月内新冠肺炎 门急诊收治的发热待筛查病患 50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成两组, A组和 B组,每组都是 25例发热待筛查病患 ,对于 A组发热待筛查病患 ,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于 B组发热待筛查病患 ,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护理管理 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发热待筛查病患 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B组发热待筛查病患 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 A组,且没有投诉情况出现,而 A组则有 2起投诉事件。结论:护理管理 在新冠肺炎 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高,不仅提高了发热待筛查病患 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且有效降低了投诉率,因此,值得被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新冠肺炎 门急诊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2019年我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传播迅速,本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生机制以及国内外药物治疗情况的总结,以期更加全面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治疗情况,为临床和科研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寻找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湖北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量仍在增加。国内外多个团队对疫情发展进行了模型预测,但结论并不统一。因此,开展本次疫情的预测模型研究、评估COVID-19的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对于评估病毒的传播能力以及一系列控制措施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从湖北省2020年1月17日到2月8日期间每天报告的确诊病例数等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增长方法(exponential growth,EG)、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序贯贝叶斯方法(sequential Bayesian method,SB)和时间相关基本再生数(time dependent reproduction numbers,TD)估计R0值。结果由观测病例数和4种方法预测的病例数的拟合情况可知,EG方法拟合效果最优。EG方法估计COVID-19湖北省R0的值为3.49(95%CI:3.42~3.58)。采取封城控制手段期间,EG方法估算R0值为2.95(95%CI:2.86~3.03)。结论在传染病流行初期,适合采用EG方法估算R0。同时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COVID-19的传播速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本再生数 传播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总结98例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 98例轻症患者的首发症状以发热(77.6%)、咳嗽50例(51.0%)为主,少见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实验室检测以淋巴细胞计数减少(54.1%),ESR(92.8%)、CRP (66.3%)、铁蛋白(73.5%)升高,低血钙(77.6%)为主要异常表现;胸部CT影像学以小斑片阴影(69.4%)、磨玻璃阴影(73.5%)为主,病变累及以单肺、局灶性(83.7%)为主,且经积极治疗,轻症患者的救治效果较佳。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本病治疗及时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时愈后良好,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为其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轻症 临床特征
  • 作者: 熊堉 边原 唐曦婷 童荣生 崔小娇 蒋敏 杨志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 600054,甘孜州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省康定市 626000,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药物治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
  • 简介:摘要1例50岁男性焦虑性抑郁症、高脂血症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既往服用喹硫平、氯硝西泮和阿托伐他汀钙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5 g、1次/d,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片、2次/d。3 d后,因患者发生可疑药物相互作用,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改为口服阿比多尔200 mg、3次/d。服用阿比多尔3 d后,患者全身出现红色丘疹。考虑可能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关,停用该药并给予氯雷他定,皮疹继续加重。考虑为阿比多尔引起的药疹,停用阿比多尔,次日患者皮疹大面积消退。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利巴韦林。5 d后,患者皮疹完全消退;17 d后,患者肺炎痊愈。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皮疹 阿比多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报告的不明原因重症肺炎聚集性病例事件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WHO于2020年2月11日将该病命名为COVID-19。截至3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造成包括我国在内的11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11.8万病例。3月11日WHO评估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呈现大流行特征。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是由于病原溯源困难、传染源分布广泛、传播途径多样、易感人群免疫水平较低、传染性较强和疫苗研发尚需时日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原溯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 患者胸部 CT 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其对 NCP 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 性分析本院目前收治已确诊 NCP 的 30 例患者完整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有无胸部 CT 异常,并对胸部 CT 异常阴影的病变分布、形态、密度、位置、分期进行分析。结果 : 胸部 CT 扫描发现 28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阴影。病变分布 : 单侧单叶 ( 右肺中叶 ) 病变 2 例 (7.14%), 单肺多叶病变 1 例 (3. 57%), 双肺多叶病变 20 例 (71.43%) ,双下肺病变 2 例 (7.14%), 双中下肺 3 例 72%) ;病变位置 : 病灶远离肺门 , 位于周边部位 15 例 (53.47%), 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心 13 例 (46.43%) ;病变形态 : 病灶表现为斑片状、部分融合呈大片状 12 例 (42.85%) ,球形 11 例 (39.29%) ,两者都有 5 例 (17. 86%) ;病灶密度 : 磨玻璃样改变 11 例 (39.29%) ,实变 11 例 (39.29%) ,两者均有 6 例 (21.42%) ;病变分期:早期 11 例 (39.29%) ,进展期 13 例 (46.43%), 重症 4 例 (14.28%) 。结论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胸部 CT 影像表现 ;CT 扫描及影像分期有助于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动态评估,可用于临床治疗实践。

  • 标签: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哈尔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哈尔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标本,进行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 2020年哈尔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阳性检出率为 1.5%, 抗体阳性检出率

  • 标签: [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哈尔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时武汉市及其周边城市癫痫患者的心理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23日至3月5日对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1月20日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癫痫中心的570例癫痫患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人口学特征、癫痫发作情况),评估量表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患者健康问卷-9、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癫痫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癫痫发作情况、COVID-19疫情的感知威胁与精神共患病(抑郁、焦虑和失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应答率63.51%,362/570),分别有34例(9.4%)、47例(13.0%)、71例(19.6%)癫痫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失眠。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OR=3.395,95%CI 1.561~7.384,P=0.002)、疫情期间主观生活质量差(OR=10.753,95%CI 1.938~59.654,P=0.024)、中等及以上担心疫情对癫痫造成影响(OR=3.077,95%CI 1.382~6.853,P=0.006)的患者更易焦虑;疫情期间主观生活质量差(OR=6.188,95%CI 1.317~29.079,P=0.021)的患者更易抑郁;有子女(OR=3.090,95%CI 1.759~5.431,P<0.001)、有COVID-19相关症状(OR=3.609,95%CI 1.674~7.778,P=0.001)、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OR=1.907,95%CI 1.017~3.575,P=0.044)和中等及以上程度担心癫痫再次发作(OR=2.555,95%CI 1.370~4.764,P=0.003)的患者更易失眠。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部分癫痫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失眠。主观生活质量差、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高、过度担心疫情对癫痫造成影响和过度担心癫痫发作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失眠。

  • 标签: 癫痫 焦虑 抑郁 睡眠 COVID-19
  • 简介:摘要:检验医学是临床医疗、医学研究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关键,为各种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撑,有效促进了现代医学和公共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检验医学为新冠病毒的研究、病患的诊断、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极大帮助。同时通过新冠疫情的考验,检验医学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进一步推动了自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进程。

  • 标签: 检验医学 新冠肺炎 自动化 发展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新发传染病,自2019年12月发现以来,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病例报告。随着疫情的发展,聚集性疫情所占的发病数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地区,暴露来源发生很大变化。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非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377起(涉及病例1 719例)进行分析。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297起(占79%),确诊病例中位数为4例;聚餐39起(占10%),确诊病例中位数为5例;商场或超市23起(占6%),确诊病例中位数为13例;工作单位12起(占3%),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交通工具6起(占2%),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依聚集性病例潜伏期估计所需条件,选出325例,推测潜伏期为1~20 d,中位数为7 d,众数为4 d。此外,对国内某百货大楼聚集疫情分析结果提示本次疫情潜伏期患者可能成为传染源。"钻石公主"号邮轮聚集疫情从2月5-21日共634人被确诊感染,各类人群(国籍、年龄、性别)均易感,提示乘客年龄、无症状感染及邮轮内封闭环境可能是导致邮轮后续病例出现间歇同源暴露和人传人增殖模式的主要原因,两起典型疫情的进展清晰地展现了武汉早期病例的播散情况。因此,在疫情防控中,除隔离患者外,追踪、排查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及次级接触者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疫区的健康人群,自我隔离是防控关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病例 流行特征 潜伏期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武汉暴发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迅速蔓延至我国各省市及全球26个国家,防疫形势十分严峻。但是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磷酸氯喹(简称氯喹)具有广泛抗病毒及抗冠状病毒的作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氯喹或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改善预后。为指引并规范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使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氯喹治疗新冠状病毒肺炎多中心协作组经充分讨论后,制定本专家共识,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排除氯喹禁忌证后,可以使用磷酸氯喹片每次500 mg,2次/d,疗程10 d。

  • 标签: 磷酸氯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我院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医院 2020年 1月收治入院的 1例 NCP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改善了患者呼吸功能,全面的病情观察护理保证了患者的病情稳定。结论 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及全面的病情观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我国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 WHO 命名为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β 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 60~140 nm。 WHO 将其病原体命名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当前疫情尚未完全控制,截止到 2020 年 2 月 24 日确诊 77 269 例,疑似患者 3 434例,由于人群对 2019-nCoV 普遍易感,确诊和疑似患者人数数量仍然较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增加,对于 NCP 患者需要骨科手术时,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预防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骨科手术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治疗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难点也是重点,应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笔者总结四川成都及湖北武汉两地治疗经验,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呼吸支持、抗病毒治疗、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激素应用 呼吸支持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向全国蔓延。在疫情发生初期,我国采用围堵策略,并围绕此策略要点实施一系列核心措施,包括社会动员、加强病例隔离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封锁疫区和交通管控以减少人员流动、增加人际距离、环境卫生措施以及个人防护等,以期尽快将疫情控制在武汉等有限地区。本文对围堵策略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核心措施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围堵策略及核心措施的公共卫生意义,并基于措施效果的全面评价与疫情发展的态势评估提出下一步考虑建议。

  • 标签: 围堵策略 核心措施 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胸腺CT图像,探讨其胸腺的CT表现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3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41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CT资料,对比2019年11月至12月242例胸部CT检查正常者的CT资料,比较胸腺CT分类、左右径、前后径及平均CT值在COVID-19患者和对照组、COVID-19患者不同临床类型、COVID-19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胸腺CT分类:胸腺分类在COVID-19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66,P=0.000),COVID-19患者胸腺脂肪型64.7%(156/241)、脂肪为主17.8%(43/241)、脂肪和软组织各半11.2%(27/241)、软组织为主6.2%(15/241),对照组胸腺脂肪型48.3%(117/242)、脂肪为主25.6%(62/242)、脂肪和软组织各半10.3%(25/242)、软组织为主15.7%(38/242)。胸腺脂肪型是40~59岁人群感染COVID-19的危险因素(OR=3.071,P=0.000)。胸腺脂肪化率在COVID-19不同临床类型患者排序为重型及危重型>普通型>轻型。②大小:胸腺大小在COVID-19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OVID-19患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治疗时间无相关性(r=0.047、r=0.071)。③密度:胸腺CT值在COVID-19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OVID-19患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治疗后胸腺密度增高17HU,但78例胸腺CT值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治疗时间无相关性(r=0.013)。结论COVID-19患者胸腺脂肪化率高,且临床分型越重胸腺脂肪化率越高;胸腺脂肪化是40~59岁人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腺 计算机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