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世界观念与狭隘民族观念的对立3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2
/ 1
注释: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0-251页。
2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33页。
3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36页。
4[法]沙利·安什林:《宗教的起源》,第191、167页,三联书店,1964年。
5同上。
6同上。
7杨昌栋:《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贡献》第6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0年。
8同上。
9詹姆士·里德:《基督的人生观》,蒋庆译,三联书店,1989年。
10同上。
11同上。
12同上。
13[英]约翰·麦克曼勒斯主编《牛津基督教史》,第2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蒂利希:《系统神学》,第13页。
15[美]查尔斯·坎默:《基督教伦理学》,第85-86页。苑利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6查尔斯·柯伦:《道德神学:连续的历程》,MoralTheology:AContinuingJourney,圣母玛利亚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6页。
17徐宝谦:《时代的认识与我们的信仰》。转引自吴利明:《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变迁》第197、198页,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0年。
18同上。
19同上。
20密尔:《代议制政府》。
21卢梭:《社会契约论》Ⅳ,8。
22卢梭:《政治经济学》。
23蒙台涅:《散文集》Ⅲ,9。
24马基雅维利:《君主论》Ⅸ。
25[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第571页,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