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复杂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1

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复杂问题

李军圣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从复杂的国际国内各种矛盾中,抓住中心,把握住问题关键,突出问题的重点,着眼问题的全局,也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复杂问题;矛盾;主要矛盾

中图分类号:B0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8-00-0收稿日期:2009-03-2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看到,在物质、精神、政治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社会矛盾、公共管理中的复杂问题、非理性群体事件也时有发生。历史研究表明,社会转型期对出现的问题如果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出现“涟漪效应”。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新的复杂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妥善解决问题。

我们党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传统,毛泽东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是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以矛盾的分析为核心,以群众路线为实质的完整体系。《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表,是毛泽东处理复杂问题的思想的形成的标志。邓小平1978年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不结合,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套方针、政策;就不可能把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不可能处理好各种复杂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复杂问题所涉及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如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它可能涉及到有关部门执法不力,当事人责任心不强,规章制度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在职能部门中,显得更加突出,这也是由于公共行政事务本身需要多部门协调和沟通才能很好解决所决定的。复杂问题的内容和本质直接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从整体考虑出发,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灵活应变,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单线型思维模式无法全面认识复杂问题背后的逻辑和缘由,只有从立体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深入洞察复杂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变异、途径等,才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与时俱进的思想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理论品格,这一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不断实现从一个理论境界向另一个理论境界的跨越,创新的真谛在于能够随社会历史进步,不断概括和总结时代精神、科技成果和实践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富有时代气息。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前提下,推动理论创新,寻求新的方法,从复杂的国际国内各种矛盾中,抓住中心,把握住问题关键,突出问题的重点,着眼问题的全局,不断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新问题,不为现象所迷惑,不为局部所左右,妥善处理了各种国内外复杂事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它要求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根据复杂问题的处理紧迫程度,作出快速反应,做到不拖拉,不推诿,而且还要根据具体情形,采用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稳中求快。同时,在紧急的时候,处理问题需要非常态性的解决方法,需要临时组织团队,集中攻关,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党员干部要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强调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一方法突出了处理复杂问题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团结群众,相信群众的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全面把握我国社会稳定大局,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是实属罕见的,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实属罕见的。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就必须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善于从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把握平衡,在事物的普遍发展中形成有利于突破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合力,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