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道下裂中尿道板卷管尿道成形术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小儿尿道下裂中尿道板卷管尿道成形术的作用

李玉峰

李玉峰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采用尿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29/4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成形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住院时间及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29-02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effectsofchildrenurethralurethroplastyofhypospadiastreatmentadopted.MethodsrandomlyselectedinDecember2014~December2015ourhospital84casesofchildrenwithhypospadiasclinicalstudiesinchildren,comparedtwogroupsoftreatment.ResultsTheexperimentalgroupclinicaleffectiveratewas95.2%(40/42),significantlyhigherthan69.0%(29/42),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results;hospitalizationofchildrenintheexperimentalgroup,urinaryfunctionrecoverytimewaslessthanthecontrolgroup,theresult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P<0.05).ConclusionPediatricurethralhypospadiasweretreatedwithangioplasty,cangetbetterclinicalresultscanshortenthehospitalstayandrecoverytimeofurinaryfunction,promptingaspeedyrecovery,andshouldbefurtherresearchandextension.

【Keywords】Children;Hypospadias;Urethroplasty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儿科泌尿系统疾病,小儿尿道下裂为先天性畸形,且多发于男性儿童[1]。小儿尿道下裂主要是指尿道开口在阴茎腹侧正常尿道口近端至会阴部的途径上,且多数患儿伴有阴茎下弯症状[2]。当前,临床上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方法较多,包括埋藏皮条法、包皮岛状皮瓣尿道下裂一期整形等[3]。但术后极易出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以84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尿道成形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尿道下裂。将84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7岁,平均年龄(4.7±0.5)岁;体重8~40kg,平均体重(21.4±0.4)kg:24例为Ⅰ度,18例为Ⅱ度。对照组42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7岁,平均年龄(4.8±0.6)岁;体重8-40kg,平均体重(21.6±0.3)kg:25例为Ⅰ度,17例为Ⅱ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纳入标准

年龄在2~10岁之间;确诊为先天性尿道下裂;未出现其他合并症;④机体情况可实施手术及麻醉治疗;⑤患儿家属同意接受手术治疗;⑥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年龄在2岁以下,或10岁以上;并非先天性尿道下裂;出现其他合并症;④机体情况不允许实施手术及麻醉治疗;⑤患儿家属不同意接受手术治疗;⑥家属不愿参与到研究中。

1.4方法

实验组患儿实施尿道板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引导患儿取仰卧位,实施术前麻醉,垂直牵引阴茎头,将8号硅胶导尿管经尿道开口插入,并作为支架管,测量尿道实际缺损长度。远端自阴茎头尖沿着尿道板两侧,实施平形切开,经尿道开口绕近端,与远端汇合,呈U形。游离尿道板两侧边缘,纵形切开尿道板正中位置,开口位置选择为自阴茎头到出现异位的尿道,直至海绵体白膜。适度扩展尿道板宽度。连续缝合尿道板至阴茎头中上段。确保尿道成形后,在已经成形的尿道腹侧覆盖以附近阴茎皮下筋膜组织,确保阴茎头翼成形,进行缝合,纵行切开背侧包皮的正中位置,转移两翼到腹侧位置,缝合切口。阴茎以油纱布包扎压迫,并固定在伸直位。术后在患儿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对照组患儿则采用下曲矫正后周围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两组患儿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5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4]:以患儿治疗后尿道形态及生理功能基本正常,且恢复排尿功能,为临床治愈;以患儿治疗后尿道形态及生理功能基本正常,且排尿功能明显改善,为有效;以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为无效。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

1.6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儿科常见先天性畸形,多发于男性儿童。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男性儿童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为3%-5%,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5]。先天性尿道下裂会导致患儿出现阴茎短小、尿道口异位等症状,且多数患儿极易合并单睾丸、睾丸发育不良、隐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心理发育、生理发育及生育能力[6]。

当前,临床上治疗先天性小儿尿道下裂的方法众多,包括皮肤覆盖术、系带切除术、尿道成形术等。且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对患儿阴茎下曲畸形进行矫正,重建尿道[7]。尿道成形术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效果显著,能促使患儿尿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理状态。而且,在对小儿尿道下裂患儿实施尿道成形术的过程中,能切实解决阴茎下曲、尿道下裂、阴囊分裂、球形龟头头巾样包皮等问题;且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受到临床医师和患儿家属的高度肯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69.0%(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4]。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成形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成形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

此外,在对小儿尿道下裂患儿实施尿道成形术治疗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针对尿道下裂合并阴囊转位的患儿,需实施二期手术完成治疗。②手术过程中采取措施确保患儿阴茎处于伸直位,即可自然于耻骨联合前方进行平置,且不会向腹侧反弹。③针对阴茎实施人工勃起后,仍存在轻微下弯现象的患儿,于阴茎下弯最大弧度处,实施阴茎背侧白膜折叠紧缩治疗,提升阴茎下弯矫正效果。尿道板发育不良者建议慎用此种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Ⅰ、Ⅱ度小儿尿道下裂患儿采用尿道板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住院时间及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促使其尽快康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锋.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3):136-137.

[2]许小良.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8):76-77.

[3]熊良君.尿道成形术治疗56例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10(6):73-74.

[4]林旭强.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3):48-49.

[5]谢小玲,祝妍华.尿道下裂小儿Ⅰ期尿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150-153.

[6]刘岩,张弘.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48例疗效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27):78-79.

[7]马戟.小儿尿道下裂分期尿道成形术48例报道[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5(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