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水煎剂银翘散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水煎剂银翘散临床疗效分析

唐晓彦

唐晓彦(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100)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382-0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水煎剂在银翘散的临床应用中疗效差别,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近2年来所治疗病例80例分别应用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煎剂分别组方银翘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天和用药4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天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天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对单味药采用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可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而水煎剂则使部分有效成分丧失,因而药效发挥较免煎颗粒慢一些,综合各项因素,中药免煎颗粒较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多优越性。

【关键词】中药免煎颗粒传统水煎剂银翘散温热病

中药免煎颗粒又称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简称中药免煎剂,近年来它作为中药现代化研究进步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不必煎煮,携带方便。银翘散作为治疗温病初期的代表方,虽曰“散”临床常根据病情增减作汤剂煎服,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等症状,笔者与老师应用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水煎剂分别组方银翘散对典型的出现上述症状患者进行治疗,旨在对中药免煎颗粒这种新的中药形式作一些研究,希望能对推进中药现代化尽绵薄之力。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近2年来所治疗病例80例,年龄15~65岁,男性37例,女性43例,均具有典型的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等症状,舌红、苔薄白、脉浮数且无其他病史。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23岁。对照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1.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药方组成:金银花10克(1包)、连翘10克(1包)、桔梗10克(1包)、薄荷12克(2包)、淡竹叶10克(1包)、甘草3克(1包)、荆芥10克(1包)、淡豆豉10克(1包)、牛蒡子10克(1包)。以上中药配方颗粒混合均匀后用300至500ml开水冲调,药水分3次服用,每日3次,每次100至150ml。

对照组采用由四川省祥云中药饮片进出口有限公司生产的传统中药饮片水煎剂治疗,药方组成: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薄荷12克、淡竹叶10克、甘草3克、荆芥10克、淡豆豉10克、牛蒡子10克。以上药物加水500ml,浸泡1h,大火煮开后,中火煎煮10min,过滤取汁,再加水重复上述步骤,合并两次煎液,分3次服用,每天3次,每日1剂。

两组均用药2天复诊,用药4天后回访,期间无合并用药。

3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治愈: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口渴等各种临床症状消失;好转:体温降低,头痛、咽痛等症状好转,咳嗽次数减少,各项体征相对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calc20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用药2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患者用药4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不良反应: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变化。

5讨论

银翘散为治疗温病初起的基础方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促进免疫功能、抑制流感病毒等作用。笔者临床选取典型病例分别采用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煎剂对症进行治疗,4天后均收到满意的疗效,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治疗2天后的疗效比较中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免煎颗粒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水煎剂。笔者分析中药免煎颗粒对单味药采用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对一些具有特殊成分采用特定的提取工艺进行生产,直接将挥发性成分混入颗粒中,可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而水煎剂则使部分有效成分丧失,因而药效发挥较免煎颗粒慢一些。笔者认为:中药免煎颗粒既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又能让医生辨证施治、随症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直接冲服,不需煎煮,计量准确,携带方便,安全卫生,较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多优越性,只是在降低成本方面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马馨等编著.名方医典.吉林音像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