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写作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写作水平

冯燕

冯燕

(南阳市第二十五小学河南南阳473000)

低年级的写作主要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从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这一基础环节抓起。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1.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看图说话”就是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把观察到的内容用口头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它包括看情境说话和观察人物说话。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的方法,认真进行观察。在教《秋天》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看图说话的:

师:画面上有什么景物?

生:高高的蓝天上,有朵朵白云。

生:小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

师:那么,下面有什么景物?谁能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生:金黄的稻田。生:稻田边有池塘。

生:池塘里还有游来游去的小鱼,小鱼正在和树叶捉迷藏呢。

师:谁还能来补充,看一看池塘边还有什么?

生:一棵梧桐树,梧桐树上黄叶落下来了。

生:树底下的小蚂蚁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连一向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这时,我又因势利导:“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学生不约而同地说:“秋天。”“你看到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学生纷纷举手。有位同学这样回答:“秋天到了,我家小花园里的许多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还开着,有白的、黄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有的说:“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正在收庄稼。”不难看出交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按照观察顺序说话,那么学生就能有条理地说一段话。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观察图的能力,有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以实物某一侧面为观点,仔细进行观察,并把观察所得的印象和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展开合理的想象。如《亲人》一课中的插图画的是苗族老奶奶和汉族小姑娘脸贴着脸的情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后,大胆想象小姑娘和老奶奶心里想说什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老奶和小姑娘想说的话想象的合情合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与图紧密联系的人和事,创造性的编故事,把学生的思路从画内引申到画外,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师生情》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只看图不看文,看图后自己根据画面编一段故事。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进行分角色表演

低年级的写作主要是看图说话、写话。这些图,往往是几幅组合在一起,教学时应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去展开想像,先说后写。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尽管老师多次启发,发言者仍然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改进了方法。有一次,我指导学生学习《谢谢你》。这一课共有4幅图:①熊猫挎着篮子走出家门;②小白兔把大萝卜送给熊猫吃;③小猴子把桃子给熊猫吃;④老爷爷站在竹林里,熊猫挖了一篮子竹笋。我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几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我又提出了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练习说话:第一,熊猫挎着篮子要干什么?第二,路上他都碰到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多。我想图中人物较多,不如让学生分角色边表演边说。为了使学生进入角色,把无声的画面变成活生生的场面,我说:“你不管是扮演熊猫还是小白兔,你就是现实中的人物,看现实生活中你该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道具可用书包、书、铅笔等来代替,谁表演得好、说得好,就让谁用老师做的道具(大萝卜、篮子、桃子、竹子、竹笋等道具)到台上为大家表演。”同学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要求表演。

在此基础上,我又鼓励他们要敢于别出心裁,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于是,他们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大胆地进行着想象和创造。比如,第二幅图中画的是小白兔和熊猫对话的情景,同学们一边想象一边模仿小白兔和熊猫进行对话。

小白兔说:“熊猫哥哥,你挎着篮子急急忙忙地要干什么呀?”

熊猫说:“妈妈不在家,肚子太饿了,我要去找吃的!”

“熊猫哥哥你看到我手中拿得高级营养品——萝卜,是否要流口水了?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有病不用开药方。’那么我就分给你一般吧!”

同学们都笑了。我问:“你为什么说分给他一半呢?”他说:“因为这个萝卜太大了,他吃不完,扔了多可惜呀。再说,我有那么爱吃萝卜,还有点舍不得呢!”我一听笑了,多么可爱的孩子,他在为自己找理由呢!看来他真的进入角色了。

最后,我让大家把分角色表演时的各个人物所说的话记下来,再把每幅图之间的连接语写在本子上,作为写作时参考。没想到,二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都能写200字以内的作文。以后我又用分角色表演这种方法进行《谁吃了蜜糖》等课的说话练习,竟然都很顺利。

这种表演、说话相结合的训练,使说与写互相渗透,相互促进,激发了学生的说、写兴趣,是学生的说、写能力得到了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