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学生自改作文,提高学生自改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规范学生自改作文,提高学生自改能力

林晓杰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

林晓杰辽宁省朝阳县台子镇中心小学122627

著名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评,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批改作业一向是教师的权力,显得那么神秘、权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里,我发现学生对自改作文是很有兴趣的,他们既想在自改作文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同时又对自己是否能够胜任缺乏自信,内心深为不安。

如何才能够让学生摆脱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呢?

一、规范抄写

修改是在已经抄写好作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抄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模糊,那么学生在修改时势必会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在书写格式和似是而非的错别字上。这既造成了学生精力时间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严格要求,按照书写规范抄写,写规范字,写好字,保持书面整洁,是提高自改效率的第一步。其次,为了便于学生评改作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用行距较大的作文纸,并使用红笔进行修改。这样可以使原文和修改后的文字对比明显,看起来一目了然,便于比较。而且学生的能力毕竟有限,评改作文的时候可能经常出现涂改的情况,如果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会影响评改效果。

二、规范修改符号

修改符号是修改作文的辅助工具,能让学生知道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修改方法。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文评改有赖于统一规范的修改符号,不仅可以提高修改效率,还使得书面整洁、美观。作文的修改一般有“增、删、调、换”等几种,每一种都有相应的修改符号。在平时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重视修改符号的使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并学会使用修改符号。教师还可以将这些修改符号打印后分发给学生,便于在实际操作中使用。

三、规范修改范围

作文的修改涉及范围很广,有字词的书写运用,也有句段的表达描摹,还有篇章的立意构思等等。初学修改作文的学生,面对诸多纷繁的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此时应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定出每次训练的重点,使学生能够理清头绪、轻松上阵。作文自改训练目标不能一下子面面俱到,应本着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结合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逐步提高训练要求。单次作文自改训练目标要求各有侧重,但连起来又能自成序列。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其语文素养亦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弹性训练目标,使处于不同写作水平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够完成训练要求,从而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又能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作文能力亦有所提高。

四、规范小组合作

小组协作有利于同学间取长补短、观摩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遣词造句、描摹刻画等写作方面的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往往有限,尤其是对于那些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自改作文的难度较大。因此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愿为前提,依据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活跃程度等把个性不同、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特质互补的学习小组。每组4至6人为佳,组内成员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合作。不同小组的整体状况基本相同,使小组之间具备竞争能力,利用小组竞赛来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组内交流、优差互补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合作完成自改作文任务的同时从中有所收获和提高,避免产生七嘴八舌、一盘散沙的现象,大大提高自改作文的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组内同学对各角色的工作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调整角色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五、规范评价

自改作文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从评改作文这一繁重的工作中退出。学生改完了自己的作文之后,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自改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做出正确精到的指导,对其中的错误加以指正,对正确的地方加以表扬,使学生能够在比较对照中得到启迪,从而领悟到修改作文的方法。当然,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表扬鼓励为主,对于作文修改中不恰当的地方,教师也应该尽量以委婉的方式提出,做到循循善诱,以免打击学生自改作文的信心。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自改情况时要重视倾听学生的想法,做好师生互动。要多问学生:为什么你觉得这样改更好呢?耐心地考虑学生的修改意见,必须杜绝误打误撞,其实根本不知所以然的情况。

总之,自改作文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评改作文的权力真正交还给学生。这种权力的让步其实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能力的信任,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改作文的习惯,使学生不仅“自能作文”,还要“自能改文”、创造美文,最终达到不断提高学生欣赏和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