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研究

卿琦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人民医院417600

【摘要】目的:研究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顺产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生产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产妇生产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出血量,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少,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的情况产妇的产程时间和出血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有效缩短产妇产程,并减少其出血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顺产产程;不同护理模式;产程影响

顺产是产科常见的生产方式,其主要是让产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阴道完成新生儿的分娩[1]。顺产相对于剖宫产有很多优点,其中不仅能避免麻醉导致的意外,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还能降低产妇再次妊娠时出现异常情况的几率。但通过顺产进行分娩的时候,产妇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因此在采用顺产方式进行生产的时候,必须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护理,尽量让产妇的疼痛得到缓解,从而避免产妇因剧烈疼痛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本研究对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顺产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产妇。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并且产妇不存在任何产科综合征。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7.392.68)岁,产妇的孕周在36~41周,平均孕周(39.641.82)周。试验组产妇的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27.412.73)岁,产妇的孕周在36~40周,平均孕周(39.581.79)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和孕周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主要是配合医生完成生产,并对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关注等。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由于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其在分娩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并且其对顺产的相关了解较少,因此在分娩前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其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在产前对顺产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并为患者讲解一些缓解疼痛的有效方式。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顺产的优点进行讲解,并为产妇介绍顺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让其建立顺利生产的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与产妇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产妇的心态变化,并对其进行语言疏导,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情绪控制措施。

1.2.2疼痛护理

由于产过程中不会进行麻醉处理,因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感觉到剧烈疼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妇进行必要的疼痛护理,其中护理人员可以指导产妇进行有节奏的深呼吸,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快生产的节奏,并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从而让产妇的疼痛感下降。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在分娩过程中密切关注产妇的面部表情变化,询问产妇疼痛程度,分娩过程中始终握住产妇的手,给予产妇一定的心理寄托,从而帮助其缓解疼痛。

1.2.3舒适护理

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询问产妇的身体状况,对产妇阴道和子宫的情况进行严密监控,生产过程中尽量保证动作的轻柔和缓慢,避免医护人员人为导致的疼痛。产妇生产完成后为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提高产妇自我保护意识,从而让其在产后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出血量,并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了解。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生产情况比较

试验组产妇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试验组产妇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顺产是临床上常见的分娩方式,并且也是最好的分娩方式,其对产妇和新生儿有很多好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顺产的分娩方式[2]。通过在产妇顺产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方式,往往能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但常规的护理方式并不能满足顺产产程对护理的要求。因此,在实施顺产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产妇生产的顺利完成,并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3]。

根据临床上对顺产产妇生产的研究,产妇的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时影响其分娩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在产妇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其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情绪稳定的产妇[4]。因此,在对顺产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让产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同时,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还要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让其对顺产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产妇能够有意识的调节自身状态,从而让生产能够更顺利地完成[5]。

本研究对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产妇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少,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并且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护理干预应用于顺产产程中能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减少产妇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山花.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04:617-618.

[2]王飞.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259+261.

[3]李忠霞.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130-131.

[4]田永丽.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239-240.

[5]周惠群.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8:5912-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