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图书馆内涵质量建设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医院图书馆内涵质量建设的探讨

胡玉蓉

胡玉蓉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贵州贵阳550081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院图书馆有着非常丰富的医疗藏书,是进行医学信息集中的主要场地,也是进行医疗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它的内涵质量建设十分重要。但目前发展中这方面却存在着一些不足,阻碍了医院图书馆价值的发挥。本文针对主要不足问题,对于在这一建设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提出有相应的积极建议。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内涵质量;建设

【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400-01

图书馆建设原本就是要用于藏书和使用。藏,也就是收藏,体现了文献很多方面的功能主要指的是在空间布局、时间传承和传递流转等方面;用,即借阅资料、查询信息以及交流研讨等,体现为人对文学加以利用、管理进行的全部活动的功能。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医院图书馆馆舍,提高其内涵质量,将涉及造型、布局、施工和运行等主要方面,“真正实现开放性、灵活性、环境好、智能化、实用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1]。

一、医院图书馆内涵建设建设当前的不足

尽管我国医院书馆内涵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而且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发展也颇具特色。可是就整体而言,我国总体图书馆等级普遍较低,达不到综合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这些方面的要求。首先,主动服务意识不够。虽然医院图书馆已逐步引入信息技术、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实施资源推送服务,但实际工作中和每个部门的沟通合作还很缺乏,没有及时摄入临床一线资料,也不清楚医院“读者”的真实需要,存在断裂层。其次,没有统一规划,不利于资源共享。我国医院的图书馆资源丰富、数量大,且比较分散。其整理出版规划也并未对书籍规划做出明确规定,整体状态比较混乱,欠缺宏观管理和调控。因为起初采取的都是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因而造成了在编目软件、著录文字和数据格式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的开发单位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普遍都是为了一些硬性评估指标的达成,而对资源总量进行片面地追求,对地域资源和特色资源的开发没有加以重视,从而造成了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严重浪费。这样也造成了无法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必须先通过中介——专门的软件来统一格式和文字。但是,著录标准上存在的差异,会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即使是今后能将这些数据汇入统一的数据库,但是在检索和跨库检索时还会有很多不方便,进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无法实现。

二、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1、纸质期刊和电子图书同时抓,尤其加强网络方面建设目前,传统纸质印刷型的图书依旧是医院图书馆资源馆藏的主要形式,所以很有必要增加数字化资源这方面的投入,尽可能地丰富图书资源的品种、库存量,并且要及时更新,以免延误读者掌握最新的学术信息和科学新闻。但我们也了解纸质图书保存不易,原版古籍也较为昂贵,图书馆在重视原有资源整理外有必要加强网络电子图书的建设,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更重要的电子图书更新速度快,还可以囊括诸多品种,跟得上快速发展的医疗这也满足了一部分喜欢电子图书的读者。

2、联合开发,避免重复建设

避免重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现资源的整合、规划的统一和对特色的侧重。一方面,资源的整合还需要采用国家最新图书分类标准,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并且做到及时公布、严格审核”[2];另一方面,对于项目的选择上,各医院要对自身馆藏特色充分给予考虑,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重复开发有所避免,从而更合理地配置和更有效地开发资源,实现统一性。除了要加强医院之间的横向联合,还要对一些优势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并且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合作事项,加强与高科技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国际合作,这也是开发建设图书的重要形之一。国际合作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因为考虑到国内的丰富古籍资源和国外的资金、技术条件。此外,实现开发资源在网络上共享,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也是非常有利的。

3、建立一支专门的选书队伍

现代医院馆藏资源的类型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就需要建立一支专门的选书队伍。传统的图书馆采编人员,一般都是根据订单来采购书籍的,这就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的书籍资源建设的要求。尤其是对于电子文献的查找,这对采编人员的资源检索水平和技术要求很高,搜索引擎工具种类较多,选刊人员需要熟练运用,还得熟悉网址域名,因为分散在不同服务器上的电子期刊查找起来是很困难的。“此外电子书籍还涉及到其它技术性问题、版权问题、价格问题等”[3]。仅仅靠几个采编人员恐怕很难解决这么多难题,所以建立一支专门人才队伍是很有必要的,队伍需要采访人员、计算机技术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由他们组成专门小组对各类图书资源进行效益成本对比和评价,以达到合理采购的目的。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培养,定期培训学习,提高其服务意识,由单一的管理员转变为信息推送员,加强临床资源的利用与服务。

三、结束语

医院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经过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要将大量的智慧劳动投入其中,而其社会效益的呈现还要等很长时间。所以,这就要求各地区的医疗管理单位应当对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等加以充分利用,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促其发展,这样才能大力推进内涵建设进程。总的来说,医院图书馆部门应该积极寻找自身问题,比较之间差距,“将等级评审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安排例”[4],最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琳,郝晓京.浅谈医学图书馆对重点学科建设的影响与服务保障功能[J].医学信息,2010,23(8):34.

[2]何玮,程瑾,张晓燕,等.科技查新在医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中的定位初探[J].现代情报,2009,29(10):30-42.

[3]庞兴梅,车成君,晁霞.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的作用与发展策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1):31-33.

[4]国家图书馆.文明的守望[J].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