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曹晓国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01

摘要: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现今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许多的问题,所以,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局限,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发展落后等诸多难题。所以要健全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以及聘用专业素质高的会计人员,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外部监管来实现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会计核算;中小企业;问题和对策

前言:

当前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不景气让各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都不甚理想,在我们国家占有较大比例的中小企业也同样面对着较为复杂的发展背景,这个背景之下它们的发展存在着种种问题,会计核算问题就是其中一个。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追逐经济益、市场利益,往往忽视了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职能与企业管理不相适应,财务工作中的个人主观性较强,会计核算不够规范,造成企业核算质量不高,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

1.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1.1.会计核算主体不清晰

所谓的中小企业是指正处在成长阶段或创业阶段,规模相对来说较小的企业,往往包括了规模没有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中小企业的组成人数比较少,容易出现投资经营管理几个方面都是由一个人掌握,因此,管理制度上严重的个人意识化,公司的财产和个人的财产界定不清,甚至相互占用的问题也是十分常见。

1.2.部分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以及资金方面的原因,在部门设置的问题上比

较随意,企业设立了财务部门,但是对其职责范围不是很明晰,甚至有的企业不设置财务部门,或是财务人员的任用不恰当。专职的会计工作员工较为缺乏,为了节约成本,选用大量兼职会计工作人员,又或者是直接让自己的直属亲戚来担任会计、出纳。例如,聘用领导的亲属担任重要的财务位置,不管这些亲属的专业实力如何,使得会计职位不能发挥其效用。还有的公司聘用外部人员来定期查看账目,招兼职人员做帐,对公司的财务管理百害而无一利。这就导致企业中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远远达不到相关规范的要求,即使某些中小企业舍得花费较大的资源聘请出色的会计工作人员,然而因为中小企业在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因素都很难与大型企业相比较,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雇佣到出色的会计相关工作人员,会计工作小组中职员稳定性不高,频频出现变动。此外,中小企业中会计工作员工没有从业资格证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导致很多会计先进技术与新型的会计工作方法没有办法开展,又或者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部分无证上岗的会计工作员工更新会计知识的速度比较缓慢,再加上中小企业不能提供其后续的职业培训,使得他们不可以适应会计核算新形势的要求,这些情况都会直接牵涉到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

1.3.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制度,没有健全的会计监督体制

国家制定了诸多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和法规。尽管现在我一些企业的所有发票和收据都是由财政部或税务局统一监管,但是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发票或收据款式多样,样式也大不相同,加上现在企业经营范围越来越广,票据种类越来越多,财务人员很难完全辨清这些票据的真假,这也是现在许多企业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有的中小企业没有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内部制度,很多企业忽视内控制度,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观念淡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使得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缺乏力度、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由此造成个别公司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散乱的现象。会计核算没有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有的企业管理者往往凭个人理念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2.加强中小企业核算问题的整改措施

2.1.明确会计核算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更好地认识到会计核算主体、核算范围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新特点。若想解决中小型企业存在的核算问题就必须遵循该原则,将会计制度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核算时采用一对一的模式,对每个会计主体都进行单独核算。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以企业为出发点,对其所产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详细分析,将其与其他会计主体区分开来.确定了会计主体就相当于确定了核算范围。就中小企业而言,其发展速度相当快,如果这些指标做为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将影响准确性.而出资者介入到日常管理的与否对企业来说影响不大,因此也不可视为划分标准。在笔者看来,企业规模的评判标准只有两条,这两条标准分别为:第一,企业资金是否从市场筹集而来;第二,企业所拥有的资本的多少.所谓中小型企业就是指不从市场中筹集资金,注册金额也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这类型的企业有符合自身的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制度.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应按照会计制度、法律的要求进行操作,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实现中小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2.2.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

企业必须设定自己的会计机构,并基于其业务量的多少来选择一定数量专业水平高的会计工作者,除此之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推出一些优惠政策来招收水平高的会计工作者.比如说,给他们提供住房或是提高薪资待遇等。会计人员也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完善企业的会计工作。使得会计工作有利企业自身的经营与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将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放在会计工作的首位,因为在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它的影响力广,规范度也很高.

2.3.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严格监管体系

中小企业应进一步依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企业资产及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度,保证会计核算及时、有效、准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独立行使。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为企业建立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并保证行使监督权的全面审计。通过加强其监督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制度。企业外部监管应该成为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力量。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策权的实施,建立行政权力,监督和权力制衡机制分离适应内部会计制度的运行机制,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审计监督方法,比如包括监督原则,内容,方法和监督的责任,奖惩等。若发现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的,应及时严肃处理。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中小企业依法记账;其次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最后,财政部门应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是中国经济改革试验的先锋,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生活的诸多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国家社会稳定、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发展,从而保证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婧,杨小青.我国现行反向购买会计准则的缺陷及合理性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2)

[2]杜惠霞.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探讨[J].现代农业,2009(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