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陈丽芳

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第三高中陈丽芳

物理一直以来就是中学阶段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初中阶段初学物理时,充满着好奇,学习过程中也感到不难,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以致于对学习物理越来越失去信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教师,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不可低估,大多数教师是“以知识教学生学教材”,应当转变观念,要“以教材教学生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总起来说就是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正是物理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

一、从生活走进物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1.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初中学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与物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例如,雷电时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压水井手柄越长越省力;骑车上坡是走S形省力;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物理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这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

2.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生活体验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同时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要求学生在乘坐火车或汽车时,在车站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它非常了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对学习摩擦的有关知识帮助甚大。

3.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布置一些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的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二、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物理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1.创设开放性问题探究模式

开放性问题探究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面对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与物理学有关的等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真实的探究过程,学生应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和别人一起用不同的视角探究这些问题。

2.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肯定要遇到许多困难,有一些是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的。例如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更换保险丝等。在学校里,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对课本上的实验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进行改进,在生活中怎样改进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等。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教材中也要求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寻,也可以是研究性实验及科技制作,具体形式要结合当地实际。例如学完电功、电功率以后,布置学生回家练习抄表读数,并计算电视机的电功率,体现这种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是枯燥无味的,真正形成教师利用教材教学生学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局面,这样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