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亭造型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江南园亭造型设计探讨

李红

常州市福民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213000

摘要:亭子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重要建筑之一,以空间环境的主体形式构成视觉中心。在园亭造型设计中,应当依据“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原则进行,使园亭造型与环境统一协调,各得其妙。本文从亭设计的理论、方法入手,针对景观特殊类型中的园亭怎么与周围环境结合这个问题,从园亭造型设计手法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归纳在不同环境下园亭的设计原则和手法。

关键词:江南园亭;造型设计;探讨

1园亭的概念与分类

1.1园亭的概念

亭文化在我国古代园林文化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建筑元素,在进行园亭造型设计时,应充分协调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即如陶然亭那样,因公园面积有限,山势较低,因此建亭大多与山顶和山脊、湖畔、山脚之间,并为完全复制原型“明亭”周边环境,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重新布局,从而创造出另一番韵味。但也需要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环境会发生变化,在初时的建亭设计初衷基友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成为败笔,因此都应担进行充分考虑,使亭园造型设计真正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2园亭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与位置的选择

2.1园亭的作用

园亭是一种融于无限的自然环境中有限的空间,也是沟通自然景物和人内心情感的媒介。也就是说,园亭作为自然景物和人交流的纽带,它为人们提供了“仰视”、“俯视”、“远眺”等这样的观察机会。人们也己经习惯了通过亭子的这种空间功能,用心去观察百川景象。

园亭,常常作为风景区或者园林里的景点形式存在,亭的空间功能使人们置身于辛中观景。亭集四周景物,使游人从有限的空间进入无限的空间。“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成天全”说的就是亭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亭可以是一个景点与另个景点之间的连接点,提供给游人中途小憩、躲雨遮阳、歇足观赏的空间;亭也可以作为最佳的观景点,成为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在处理整体景观空间的时侯,亭是比较宜于远眺的一种建筑形式,从而形成了外面的空间象是一幅画,人进入了亭也就仿佛是进入了这画中。因为听的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使人虽然处于亭,却感觉与整体风景融为一体;亭还可以作为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出现,作为景点构成视觉中心。空间内部形态与外部形态互相交融,亭的隔、透、屏、敞等特点使形体和空间相结合,最终体现建筑形态的美。在景观亭的设不中,为了要避免单调、无昧并且能获得空间变化,就需要组织景区空间的层次。若是环境空间没有层次和分隔,那么空间无论有多大,在其中放入亭也会显得单调;若景区空间丰富加之亭的布局较为得休,就能获得美的效果。这样处理好景观空间层次与渗透,就可以在有限空间中小中见大的效果,使亭成为景物观赏的趣味中心,从而可以增强景观的感染力。

3亭与植物结合

亭与园林植物结合往往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很多亭直接引用植物名,如牡丹亭、桂花亭、仙梅亭、荷风四面亭等等。亭名因植物而出,再加上诗词牌匾的渲染,可以使环境空间有声有色。

4亭与建筑结合

亭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亭与建筑相连,亭是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建筑群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再有一种类型是,亭与建筑分离,亭是一个空间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体存在。亭与建筑物组配在一个空间中,它可以起到几种效果:在建筑群前轴线两侧列亭,左右对称,强化建筑的庄重、威严。很多庙宇前设钟鼓亭就有这种效果。有的把亭置于建筑群的一角,使建筑组合更加活泼生动。

5江南园亭造型设计要点及其借鉴

第一,三角攒尖顶亭,这种亭体积特别小,主要是起点缀作用。这种亭只有三根支柱,因而显得最为轻巧,苏州园林中此类亭子较少。

第二,多边形是最常见的亭式,其中有方形亭、五角形亭、六角形亭、八角形亭等:

第三,组成式亭,其组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进行组合;另一种是一主体与若干个附体的组合。不论是哪种组合式,都是为了追求体型组合上的丰富和变化,寻求最美的轮廓线。组合亭中还有另一种就是把若干个亭子按一定的建筑构图规律排列起束,形成一个丰富的建筑群体,形成层次分明,体型多变的建筑形象和空间组合。如苏州狮子林内的扇子亭就是典型的组成式亭。

5.1景观入口园亭的表现风格

园亭常常设置在入口区,成为入口区的景观要素。由于景观的入口表明了景观与外部环境的界限,所以作为入口区的园亭,其形象就会直观的反映地方文化特征与建筑风格。在设计中园亭的构造形式一定要和周围风貌、环境性质都能相协调,因为是入口标志景点,亭的比例尺度可适当放大,用以突出入口门面的气势。

5.2主亭的表现风格

如果环境的面积较大,环境也会相对比较复杂,园亭作为空间环境的主体时,就成为人们视觉的中心。所以,在景观中,园亭由于依附不同景观的主题和环境,故风格与造型应当与之相统一,展现出园亭自身的魅力。

5.4使用隐喻手段的风格表现

这种表现手段基本上是以传统风格为构思,在具体的设计中既包含有现代主义特征,又包含有传统亭的造型符号,来达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在一些景观里,可以在设计中,用现代建筑的技术手段,去建造拥有古典动机、映象和轮廓的突出文化和景点的亭。隐喻的园亭形式不是照抄传统的园亭,而是用隐喻和比拟的方法,去象征建筑的文化连续性,并使人产生联想,看到景外之境、物外之象,深化了意境。

5.5重视“虚实相生,景亭相生”

“虚实相应”是我国古代江南园林造型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思想,在园亭同周边环境关系的塔配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将江南园亭的造形和周边环境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渲染,从造型和空间之中取得统一和变化。江南园亭的造型通常选取正立面作为基本元素,以平面、简洁的手法融入到景观之中,实体为墙,虚形为亭,虚实结合给人以深远的想象空间,既如景框取画,又如画中取景,在虚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6结束语

本文对景观中亭的生态美的意义,和园亭建筑空间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归纳与总结的基上,从亭设计的理论、方法入手,针对景观特殊类型中的园亭怎么与周围环境相结合这个问题,从江南园亭造型设计手法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归纳在不同环境下园亭的设计原则和手法,为景观中园亭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渝新:中国古建“亭”的发展演变浅析.四川文物,2002(3).

[2]王淑范: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的探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