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王汝昌

王汝昌山东省阳信县商店镇小桑学校251805

自信是促进人上进的锻炼动力。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觉得在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因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的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重新建立自信。

一、个案基本情况分析

1.张××,男,12周岁,聪明活泼好动,个性倔强。

2.张××与父母同住,父母很重视其教育,但教育方法不正确,动不动就以打的形式教育。

3.张××任性,学习不认真,爱与同学打闹,经常违反纪律。

二、行为表现与心理分析

张同学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学习上懒散,作业能抄则抄,得过且过。成绩较差,尤其是数学,老在三四十分之间徘徊;劳动是极不情愿,就是做广播操也有气无力不成样,没有哪个动作做得到位的,真像同学们说的得了“软骨症”;与老师、同学对立情绪较严重,从来不与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交往,性格较为孤僻,自卑感较强。

三、辅导过程

首先,寻找问题的根由。

张某是我班的一名学生,其哥哥是我教过的学生,哥哥虽智力一般,但学习刻苦,有股钻劲。兄弟俩何以有如此天壤之别?为查清真正原因,我首先找了他的入学档案,又走访了他的父母,了解到他在一、二年级里成绩就很差,全家对他也没抱多少希望;同时,我多次找他谈话,开始任你启发,他死活不开口。因为教过他的哥哥,对他家的情况多少也了解一些,他父母就生了他们兄弟俩,但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全家仅靠开一间小店维持,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于是,我用其父母供养他们兄弟两人读书的不易开导他,又用哥哥用功读书成绩很好为他树立榜样意识。这样经过多次诱导,终于使他冒出一句:“我对学习不感兴趣,我根本不想上学,是父母要我上的。”

其次,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根由找到了,原来,他的自卑感来自学习成绩差,而成绩差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怎样才能使这样一个对学习根本没有信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呢?我想最根本的当然是帮助他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于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用信任唤起他的信心。张某因为小学时学习基础就没打好,父母也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是抱着让他读完初中就了事的念头。为增强其自信心,我多次找他谈心,告诉他:“其实你与哥哥的智力不相上下,如果你有哥哥那样的努力、韧劲,相信你也能学好。”我要他记住一句话:“相信我能行。”同时我告诉他,千万不要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要轻装上阵。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方向,学习上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家访时,我也尽量劝其父母不要对他失去信心,要使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期望,配合学校做好他的转化工作。

(2)用帮助唤回他的信心。要真正使他转变,仅仅靠信任是不够的,必须给予他真正的帮助。首先,我帮他调换了位置,安排了学习成绩好又乐于助人的组长杨明与他同桌,以便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及时获得帮助;其次,专门召开班干部会议共同商讨对策,让杨明与他结成对子,专门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再次是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分析张某的特点,商讨对策,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其进步;最后是取得他家庭的支持,每学期寒暑假刚开始,我便去他家家访,有时带上几个学生,了解其思想状况,同时让放假在家的哥哥帮助其补习数学,使他明白,千万不能对自己丧失信心,老师、同学都愿意随时为他提供帮助。

(3)用鼓励找回他的自信。对于像张某这样一个学生,不能用对其他同学的标准要求他,对于他各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去年开学初,我检查了学生的寒假作业,发现张某的每项作业都做得非常认真,于是我在课上及时地表扬了他。今年开学没几天,我发现他课堂上比以前认真多了,作业也能独立思考,正确率提高了。

四、辅导效果与思考

两年来,张某的表现尽管时有波动,但总体还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习有了兴趣。上课比以前专心多了,作业也不再找同学一抄了事,而是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有时对不懂的问题还能主动提出,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2.集体主义意识也增强了。他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各项班级工作也完成得较好。

3.与同学的关系也改善了。走出了封闭狭隘的自我小天地,他终于发现,和同学交往其实是一件乐事。

现在的张某已不再是以前那个沉默寡言、有着强烈自卑感的学生了,灿烂自信的笑容终于写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案例提供给我几点思考:

第一,爱心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关爱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是所谓的“尖子生”,教师的教育应该是“为了一切学生”。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心理的疾病将导致人才培养的失败,也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教师的教育必须“为了学生的一切”。

第三,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必须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手段,“一切为了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