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泵送施工工艺的研究与推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泵送施工工艺的研究与推广

鲍友谊

中国对外建设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本工法在我司承接的三个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施工速度快,质量好,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采用机械化,减少了因人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质量优良,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得到了参建单位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泵送;施工工法;

工法特点

由于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人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人工需要量大,且效率低下。人工操作过程中材料的损耗也较多,对施工工期有直接的影响。采用机械输送来解决人工效率低的问题。但需要从改进模板安装及加固方面着手,以加强其模板的稳固性来满足机械输送的冲击力。

本工法施工技术,对施工条件要求低,适用各类建筑的中二次构件的混凝土浇筑,采用小型的输送设备,设备尺寸及规格均采用固定宽度,便于在楼层中可以顺利的通过门洞。

本工法采用的小型输送设备,现国产化后均较为便宜,市场上也有许多租赁商,自行采购及租赁使用均极为便捷灵活,使用成本低。减少了人工的消耗,节省了材料的损耗,符合绿色施工的定义。

适用范围

由于选择了小型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宽度仅80cm,重量也轻,可以灵活的在楼层中通行,只要结构砼达到设计强度,基本不受结构的影响,适用于任何需要进行二次构件混凝土浇捣的建筑工程。

工艺原理

本工法针对于常规的施工工艺进行相关的调整,从模板安装及加固开始重新设计,确保模板系统能够承受混凝土机械泵送的压力,同时采用混凝土小型输送泵对二次构件进行泵送。采用机械方式来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成本。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工艺流程

5eccbdfd71718_html_22f3b5ea3128c77b.gif

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泵送工法施工流程图

4.2操作要点

4.2.1施工准备

1)编写方案,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针对于砌体工程中构造柱等二次构件模板加固体系进行验算,并按照我公司的稳定系数进行调整,保证泵送时模板的稳固;

2)依据现场条件选择混凝土小型输送泵的型号规格,以便于砼的输送及设备在楼层中的转运。

4.2.2模板加固体系计算

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市汇春路危旧房改住户项目的计算为例: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计算项:

计算项主要有以下几项:

(1)、荷载组合

计算二次结构支设模板所受到的荷载情况,包括静载及动载,并按相应的系统进行组合。

(2)、面板验算

计算二次结构模板的受力情况下的变化,主要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及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时对面板的冲击影响及成型后的尺寸偏差影响。主要以下两点:

1)、强度验算

2)、挠度验算

(3)、柱箍验算

计算柱箍在混凝土浇筑时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保证模板体系的稳定及模板结构的安全。

1)、柱箍强度验算

2)、柱箍挠度验算

(4)、对拉螺栓验算

主要针对模板体系中对拉螺栓的受力情况,特别是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时候,处于极限状态下的稳固,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不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具体计算式针对项目特点列式计算,本论文不再赘述。

材料与设备

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泵送工法施工主要材料与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管

Φ48.3×3.6mm

视现场需要

加固构造柱

2

对拉螺杆

Φ12×500mm

视现场需要

加固构造柱模板

3

模板

18×915×183mm

视现场需要

构造柱模板

4

小型混凝土输送泵

LEB10系列

1台

混凝土输送用

质量控制

5.1施工前控制

1)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建筑平面布置图,砌筑前按要求绑扎好构造柱钢筋,在砌筑时按要求留置好构造柱位置,对方案中采用的材料与设备,施工工艺,操作要求需详细了解。

2)材料进场必检。对进场的钢管、扣件和模板等材料设备,必须认真检查,确保材料满足相关规定要求,设备合格无故障。

选用的设备进场前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等,使用前须经过全面调试好后方可开始使用。

5.2施工中控制

1)准确测量放线,保证模板按设计要求安装及加固。

2)混凝土配合比按需要的和易性指标进行配置,搅拌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加料。

3)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浇筑的速率,保证浇筑的顺畅及减小对模板的冲击。

4)浇筑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振动棒插入深度,确保振捣到位并不影响模板稳固。

安全措施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根据砌筑施工的特点,编制施工方案,提出安全的注意事项及具体措施。

施工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准确计算加固模板的受力要求,预留足够的安全保证系数。

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满足泵的机械性能的要求。

泵送设备的停车制动和锁紧制动应同时使用,轮胎应楔紧,水源供应应正常和水箱应储满清水,料斗内应无杂物,各润滑点应润滑正常。

混凝土输送泵送设备的各部螺栓应紧固,管道接头应紧固密封,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

各部位操纵开头,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应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应正常无泄漏。

支腿应全部伸出并支牢,未固定前不得起动布料杆。布料杆升高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使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整或处理。如出现输送管堵塞时,应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应拆管排除堵塞。

作业完成后,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汗、旋塞等均应复位。液压系统卸荷。

光线不足的作业面必须设置通视良好的光源,临时用电规范,不得胡乱接驳电线,电线不得拖地。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配备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

环保措施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规划布置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设施,制定并实施环境管理措施。

施工前,应对每位作业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教育培训,并做好记录。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并应做好检查记录。

噪声控制应符合当地政府部门或附近居民要求。制定相应的降噪措施,施工过程中,合理进行施工部署,应尽量集中劳动力及切割设备在噪声限制较低的白天进行作业,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作业。

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料应每天清理,将废料分类堆放至废料池内,统一处理,做到“工完场清”。

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本工程1#楼共34层,每层有构造柱154根,其经济效益如下:

(1)每层节约人工成本

人工浇筑工日:27×1.5=40.5(工日)

机械浇筑工日:10×1=10(工日)

本项目共34层,按每层节省40.5-10=30.5(工日)计算,共计可节省人工30.5×34=1037(工日),共节省人工费1037×200=207400元。

(2) 节省材料损耗

原人工浇筑每层用混凝土24.6方,用机械浇筑后实际用量减少为23.7方,每层节省用量24.6-23.7=0.9立方,节省成本0.9×320=288元。整栋楼节省288×34=9792元。

3)共计节约成本:207400+9792=217192元。

2、社会效益

该工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节约施工工期,对整体工程提前完成有所贡献,提前进行交付,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结

由于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人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人工需要量大,且效率低下。人工操作过程中材料的损耗也较多,对施工工期有直接的影响。采用机械输送来解决人工效率低的问题。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宁市汇春路危旧房改住房项目为例,该项目由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集资修建,在进行砌体施工时采用了“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泵送施工工法”,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节省了成本的开支,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