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3
/ 2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

刘文娟 1 赵爱英 1 刘文英 2

1. 河北邢台威县 朝阳路小学

2.河北邢台威县仲夷小学 054700

摘要:教师不是简单的班级组织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和人格塑造者。教师的德育工作具有主导性、浸染性、协同性和示范性的特点。通过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通过班集体建设营造和谐班级氛围,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实现整体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教育; 习近平新时代; 师生共进; 家校统一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小学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且互相促进。

  1.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中国五千年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常言道:“以仁治国,以德服天下”。周公 ,以礼规范臣民,重视子弟的德育教育,他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有孝有德”。[1] 正因为周公以德垂范,才辅佐周成王开创了西周盛世。俗话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2]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德育被提上日程是必然的。

  2. 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小学生日常习惯养成尤为重要,但是在现实德育教育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的意识差别。一部分老师把好学生私自地定义为成绩好。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并且及时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且不失时机地予以表扬。伟大的导师列宁同志曾经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我们不怕学生出错,只要能够正确地认识错误并且改正。我们班郭光烨同学虽然成绩差,但他爱劳动,每天下午放学后,他都打扫卫生,把桌椅摆整齐,关窗户门,离开教室,对待同学也很热心,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吗?

(2)不能学以致用。老师每周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缺乏实际行动,不对课下的行动进行监督。学生还是我行我素,大多数同学能分清对与错,但运用不到实际中。比如前几天课间活动时,孙福义同学不小心被绊倒在地上,全班同学哄然大笑,没人扶起他表示关心。

(3)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整天围着孩子转,凡事以孩子为中心。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我最重要的错误观念。对于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3】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4】孩子们根本没有这种意识。

(4)心里承受能力差。如今的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曾经历过风雨洗礼,偶有不如意就选择离家出走,年龄稍大点的甚至选择自杀。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承受能力差、心里过于脆弱,也就是德育教育的缺失。

三、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措施

以上种种问题,说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1) 教师以身作则。正人必先正己,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要求学生的,教师必须做到。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树立自己的楷模形象,“身教重于言教”【5】尤其是小学阶段 。我选择了少说多做。当学生帮我打了一杯水时,我双手接过来并说“谢谢”,不小心碰掉了学生的笔时,我主动捡起并说“对不起”。在我的影响下,我发现同学们之间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语言举止文明了 。

(2)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认为书本知识与德育教育实践相结合才是完美的学校教育。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我问同学们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有的说考名牌大学,有的说找一份好工作,有的说当明星……坐在边上的刘文静一言不发,我问她,她小声说:“老师,我奶奶的腿摔折了,我希望我奶奶能像我一样下地走路。”这细弱的声音在我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浪,我让全班同学为她鼓掌。我顺势引出这两种不同的理想,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别人。那么少年时期周恩来的理想是什么?这时候我渗透课文内容,周恩来是为了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而读书。结合周恩来生活的年代及历史背景,小小的周恩来才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进而教育学生“有国才有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还利用道德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授《革命精神照后人》时进行穿插教育,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伟人如:毛泽东、周恩来等的故事及革命经历。在他们的带领下,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些革命前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我们怎么能不敬仰们?有什么理由不爱我们的国家?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建设尽一份力呢?同学们听着、看着,个个都唏嘘赞叹,激动不已,在他们的声音和表情中,我看到了一种新生的力量,一种努力向上的斗志。

  1. 家校统一。 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 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配合学校和教师从小事抓起,共同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孩子(特指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管中,养成了较好的习惯。 一放假再开学就完全变了个样儿。家校不能时刻完美结合,这需要你下大力度调整。

  2. 想有德必先有孝。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6】我国自古 就看重孝道,比如周文王的大儿子伯邑考冒死去救被商纣王扣押的父亲,汉文帝为母亲尝药,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都说明实施德育教育,必须 从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做一些微小的事开始。 我曾进行过一次调查,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每天工作多长时间?父母的生日是哪天?结果不容乐观,知道父母生日的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去渗透了,让孩子知道你的工作时间及工作量,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从而去尊重和体谅父母。

习近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已是大势所趋。如何让富强、民主、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箴言深入人心,并内化为每一位社会主义公民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时代,让德育在小学校园蓬勃发展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周公旦》

【2】《管子●牧民》

【3】《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