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分析

王兴初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第四小学 624000

摘要:本文以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小学生出现负面心理的原因,接着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具体措施,以便可以通过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学生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阳光体育教学队伍之中,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当前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小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还存在一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忽略了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导致小学生的负面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小学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不断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一、小学生负面心理的产生原因

纵观小学生的发展现状,许多小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一些小学生出现了孤独自责感,还有一些小学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暴力倾向,这些都是不良心理的一种表现。而小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负面心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长辈给予学生过多的关爱,直接导致了很多小学生对成人具有非常强的依赖心理。在与他们交往时基本上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考虑他人的利益,也很少会考虑集体的利益,遇到生活和学习上困难时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容易出现退缩的心理。

第二,当前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度不够,不能够及时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家庭的严厉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出现负面影响,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失情感容易出现自卑的情绪,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能会出现不利因素。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体育教学可以调解学生们的情绪,有助于缓解学生在应试压力下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可以缓解学生出现的焦躁情绪,有助于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些体育课上课之时,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活动分散学生们的压力,通过适当的运动也可以释放学生心中的压力,可以消除心中不愉快的情绪,可以帮助学生忘却不愉快的体验,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例如教室可以通过短距离冲刺跑或者是俯卧撑等体育锻炼,来使学生宣泄心中的消极情绪,通过健美操来帮助学生自由地进行联想,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来调节学生们的神经系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使学生们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心中的压力,达到调节情绪的目标。

第二,利用体育运动来改善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成就感,缓解学生们的心中压力,同时也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错误理解,使学生对体育有正确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诱发出积极的情绪,有效抑制消极负面情绪。在进行体育教学之时,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容易掌握的动作,例如长跑,游泳等一些简单的项目,通过这些简单的项目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成就感,不断改善学生们的认知,使学生们焦躁的情绪得以平复,树立起良好的健康心理,帮助学生茁壮成长。

三、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措施

第一,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在进行体育训练知识教师,首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具有较高的师德,能够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心理。为此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在教学之时尊重每一名学生,不能将个人的思想强加到学生的身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二,营造良好的健康和谐课堂学习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体育教学有序开展。教学不仅仅是体现师生之间的活动,同时也可以促进事先之间的友好交流。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仅可以使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同时也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在进行体育锻炼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不同的体育情境,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心理。

第三,根据学生心理状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一些教学话题。例如,教师在与学生探讨之时可以协商有关篮球运动的知识,可以在课前与学生们共同探讨一些篮球明星的话题,以此来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同时也向学生们介绍篮球明星成长的故事,使学生们可以知晓篮球明星励志的成长经历,使学生们树立起健康的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当前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很可能会出现焦虑或者是恐惧的心理,这些心理如果不及时矫正,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基于教师在教学知识需要善于分析学生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们可以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郭秀蜜. 谈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与渗透[J]. 才智, 2018(3).

[2]马晓冬.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结合[J]. 新智慧, 2019, 000(0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