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也是“进”——班主任管理策略分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退”也是“进”——班主任管理策略分享

俞斐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

三年前,我初出茅庐,成为了一群高中生的老师——期许又忐忑。论年龄,高一的孩子们仅仅小我8岁,在他们面前我更像一个姐姐;更何况听闻现在的孩子们不比从前,更娇气,轻不得重不得。面对40多个高中生,我能否掌控全场,树立起老师的威严?踏入班级第一天,我望了一眼台下,都是稚嫩的脸颊;于是稍稍安心了一些,自觉能拿捏住他们。然而,不出一两个礼拜,有一个坐在后排的女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长着一张姣好的脸蛋,长发披肩,是让人赏心悦目的长相。课余时间,她与同学们的关系十分融洽,常常见她谈笑风生。然而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在我上课的时候,她时常用一种审视的、探寻的,有时甚至是不屑的眼光打量我。于是我时常陷入自我怀疑:是我读错了单词的发音吗?还是某个知识点讲错了?

有一天,闲聊当中,我与班主任聊起了这个女孩。班主任告诉我,她家庭条件不错,与妈妈的关系非常好,两人亲如姐妹。她的英语成绩不错,但有些自视甚高,在班里有些“大姐头”的样子。万一与她敌对,恐怕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威信会大打折扣。他建议我找机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夸她,试试能不能把她拉到我的阵营来。

机会很快来了。隔天早上的早自习,我要求全班同学通过大声齐读来预习文章。孩子们读了起来——拖拖拉拉,有气无力,把英语课文读成了催眠曲。我打断了他们,告诉他们读文章应该抑扬顿挫,有重有轻,节奏也要有快有慢,像悠扬的乐曲。说完这些要求,我想请一个学生站起来试试这样读,扫寻了一圈,我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彼时她的脸上正挂着不屑的笑容。我想她的英语成绩不错,这个要求应该不难,对她来说也是一次出风头的机会,我也能趁机表扬她,于是我叫了她的名字。然而结果出乎我的意外,只见她甩了甩头发,站起来,深深吸了一口气,接着以连珠炮的速度读起了文章——当然,毫无任何轻重、节奏可言。全班愣了两秒钟以后开始哄堂大笑起来。没有想到她会当着全班的面挑战我的权威,我气急败坏,斥责的话差点冲口而出,可是想起班主任给我的建议,我飞快地思考着更好的对策。在这满场哄笑中,她越读越快,读完以后,她带着一种胜利的笑容看着我,全班其他同学也满脸看好戏的表情,眼神在我和她之间转来转去。我冷静了一下,决定另辟蹊径,于是我微笑着看着她对全班说:“看得出来,XXX能把文章读得这么快,一定是之前就把文章预习过了,非常值得表扬!希望其他同学能向她学习,课前积极预习。”她一定想不到我非但不批评她,反而表扬了她,因为我看见她的脸瞬间变成了惊讶、不敢置信的神情。其他同学也大感意外。我继续说到:“只是有一点,如果能读得再慢一点点,效果会更好。”此时,她的脸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把头低了下去。我知道,这一场无声的战争,我打赢了。

从那天以后,这个女孩在我的课堂上再也没有“嚣张”过,反而非常积极地听课,回答问题,与我进行课堂互动。直到高二分班以后,路上碰到我还会甜甜地跟我打招呼。

这件事情其实很小,对于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来说,手到擒来。可是对于当时尚无经验的我来说,足以让我铭记心中。她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课堂的教学管理当中,当有孩子犯了错,我们要追寻他犯错的根本原因,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设立应对方式。也许有的孩子需要严肃的批评促使他收敛气焰,但也有孩子需要更为婉转的方式去提醒,否则可能导致更为僵化的师生关系。但无论是谁,孩子们最希望从老师嘴里听到的话一定是鼓励与表扬。这时候,作为老师,看似“退”了一步,其实只是一种策略;当他们卸下盔甲,朝我们露出友好的笑容,从心底里接纳了我们,我们反而是“进”了一步。

这个策略,我一直记在心里,并且将它从课堂上延伸到了课外。三年后,我第一次做了班主任,第一次要面对全班40多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一天,班里某位任课教师来告状,说有一个男生抄了作业,但认错态度不好,一直以沉默面对老师的责问,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很惊讶,因为印象中他是个很开朗的男孩子,尽管犯了错,但应该不至于跟老师犟。我找了这个学生到一个空办公室,让他跟我面对面坐下来,告诉他我们以朋友的身份聊一聊。我的想法是,他在任课老师那边已经有过一场“责问——沉默“式对话了,我需要改变一下方式,先卸下他的抵触心。我开始问起了他的初中生活——班里的同学怎么样?老师怎么样?学习氛围如何?渐渐地,他的表情松懈下来。眼见时机成熟,我把话题拉了回来,询问他为什么不和老师认错。不出意外,他又沉默了。我耐心地等了一会,试探着问:你是不是觉得,抄作业不是什么大问题,不需要认错?他看了我一眼,表情显得有点意外,然后小幅度点一点头。我接着问:“所以你不想认错,但又怕说实话会惹怒老师,所以才沉默吗?”他小声“嗯”了一声。我长舒一口气,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他的初中就是这样过来的,作业来不及做,全班都一起抄,所以在他的思想中,作业来不及做,抄一抄很正常,不值得如此“小题大做”。找到了根源,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直接斥责他的这种想法,恐怕这件事情还迟迟解决不了。灵机一动,我首先表扬了他:“你能跟我讲真心话,我很开心,因为这代表你信任我,愿意对我敞开心扉。”眼见他表情松动,我趁胜追击:“但是抄作业确实是不对的,你需要把这个思想观念改过来。老师不允许你们抄作业,也是对你们负责的表现,你也必须对自己负起责任来。知识点是不会通过抄一抄就自动钻进脑子里的对不对?”这件事的结果是,他去找那位任课教师道了歉,也做了保证,师生关系恢复到了以往的融洽和谐状态。某天这位任课老师与我聊起这个孩子,说他在课堂上听得很认真,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作为高中老师,在课堂上面对这么多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不妨试试以退为进——“退”是假象,“进”才是最终目的。当孩子愿意信任我们,喜欢我们,向我们敞开心扉,与我们无话不谈,很多管理工作都能迎刃而解,因为他早已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

作者简介:俞斐(1992—),女,汉族,浙江宁波人,高中教师,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