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贾同斌

肥城市龙山实验学校 山东 肥城 271600

摘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想要学好该门课程,除了掌握历史故事外,还应基于这些历史内容提升自身素养。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的最终目的,基于目的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学生的时空观念、价值观念等历史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对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课堂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引入了核心素养,意在通过教师采取的多样化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核心素养是一种成熟而流行的教育方法,被很多学校所推崇,是新时代教师教学的有力辅助工具和引导方向。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阐述

核心素养是基于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构建的一种教学理念。总的来说,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种能力以及品格,学生一旦形成这些品格,则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历史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为解决真实问题所表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品格以及能力,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素养、历史解释素养以及家国情怀等。通过培养这些素养,可以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一)巧借信息化手段,培养历史时空意识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手段也逐渐被应用到了历史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采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历史教学更容易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从而给予学生充分的听觉、视觉和认知记忆方面的强化体验。同时,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库,它能够让教师在选取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时空迁移,迅速将人物、事件、历史现象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时空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意识,从而为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三国鼎立》的教学为例。为了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让学生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上课之前,我便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图片和电视剧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剧中哪些人物印象最深刻?在学生说出诸葛亮、曹操等人之后,我告诉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代吧!”在授课过程中,我还为学生展示了与官渡之战相关的人物图,并要求学生根据人物关系和事件填写表格,完成课堂练习,从而将学生带入到了官渡之战的时空背景中。

(二)基于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最本质的一个体现就是时空观念。学生想要学习好历史这门课程,必须在脑海中建立时空观念,只有建立了时空观念,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当时的背景,对人物行为进行正确评价。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时空比较遥远,他们并不能够直观认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帮助他们置身时空之下,逐步加深认知。例如在学习“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复习并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问题一:隋朝统一的时间;问题二:在统一之后所做的贡献;问题三: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时间;问题四:建立整个事件的时间轴。因为初中生接触历史的时间并不长,并不具备全局的分析观,所以在培养时空观念时,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事件让学生分析。学生可以在课本中找到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并在绘制时间以及事件轴的过程中,培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三)开展实践教学,体现实事求是精神

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不要只拘泥于历史的课本知识,可以和学生一起走出校门,去校外挖掘历史知识,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多样化教学开展形式,还原历史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加深印象。例如,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博物馆,给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那些久远的故事;带领学生探访历史遗址,为学生们讲解当时在此地发生的历史事件;带领学生寻访名人故居,听一听先贤后人讲述当年战火中的英雄事迹;带领学生进入革命纪念馆,重走先烈的足迹,一边走一边讲述革命先辈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而无私的奉献,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同时也让学生们明白,无论是历史典故还是历史案件都有充分的现实依据,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四)丰富史料,在史料分析中培养核心素养

史料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有效载体,也是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在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历史信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外,史料的多元化呈现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的学习深度。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史料分析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对史料的分析和加工中实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史料实证分析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围绕知识主题搜集史料。二是针对材料和教学内容,教师科学设置问题。在问题设置过程中,教师要遵循适宜性和层次性的原则,难易程度要适中,能够满足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史料的需要。比如,“该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三是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对材料进行阅读和加工,从中探寻历史真相,形成对历史的批判性认识,并用历史的观点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例如,在讲到《鸦片战争》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

(五)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新课程标准,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时空和历史事件紧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时空观念,了解时空里的历史事件。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掌握解放区土地改革、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组,让小组搜集和整理人民解放战争的资料,对历史事件建立时间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史实发生的时间脉络,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拓展延伸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丹.试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统整教学实践[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6(04):211-216.

[2]王晓丹.试论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统整教学实践[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6(04):211-216.

[3]张言.关于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24):70-71.

[4]张源源.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探析[J].读写算,2019(36):76.

[5]严雪.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山西青年,2019(2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