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让数学走进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2

以生为本,让数学走进生活

苏晓兰

福建省 晋江市深沪镇首峰小学

摘要】:《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边熟悉的事物中学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用活教材让学生从实际中去感受数学生活化,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的美与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材 生活化

数学的教学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出发,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适当选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数学素材增添到教材中,用“活”教材,让教材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习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以生为本让数学走进生活。

一、导入生活化,为教材增添鲜活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动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买文具(2)》时,这节的内容是“认识中括号”,教材“试一试”是直接问学生:你能添上括号使9÷3x5-2=1成立吗?直接呈现问题就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少年宫射箭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4人,篮球小组的人数是射箭小组的2倍,合唱小组有60人。合唱小组的人数是篮球小组的几倍?”可以先不出示问题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列综合算式“60÷[(6+4)x2]”,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合唱小组的人数和篮球小组的人数,因此,必须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这就引出了中括号出现的必要性。利用学生所熟知的少年宫情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之中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时,可以用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都不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利用猜谜语环节引入,让学生感受到谜语不仅是在平时生活中有,在数学上也有。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到一个高度,抓住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为数学课堂增加了鲜活素材,同时营造了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又如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这节时同样引入谜语创设生活情境:“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这是什么?学生好奇心就被激发了,争先猜出谜底,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而,生活化的导入在教学中是相当有必要且实用的。

二、教学生活化,为教材展示实用性

《课标》指出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所以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数学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蚂蚁做操》时,本节课是以蚂蚁做操引入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学会了先分后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有个班级排了两列,每列有24名学生,你知道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学生吗?再让学生找找身边还有什么是可以用今天学到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解决的问题。让教材走进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又如在三年级的数学好玩《搭配中的学问》时,当学生掌握了知识后,问学生你现在会用搭配的知识每天给自己搭配着装了吗?你会怎么搭?有几种搭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这样学生可以用学来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还能从中体会玩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奇妙。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教材,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接纳数学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可以这样设计:这是我们班某位同学在数学前四个单元小测的成绩:第一单元88分,第二单元94分,第三单元90分,第四单元86分。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平均成绩,思考:(1)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平均成绩怎么算?(2)第二、第三和第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怎么算?(3)这四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怎么算?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帮老师来算一算,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如何求平均数的重要性,可以解决平时随时可见的问题。

因而,教学生活化不仅是对教材的诠释,还能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实用性。

三、知识生活化,让学生走进生活

知识生活化就是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实际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和如何测量后,让学生之间相互测量身高、张开的臂长、平时走一步的长度等,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又如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好玩中的《校园中的测量》,学生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的办法,在校园中展开测量活动,积累测量活动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感受测量的现实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意识的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与问题的习惯。

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价值与乐趣,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不断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一个拥有数学素养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金湖.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创设[J].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5(6):65.

[3]曾革红.用“活”教材 让数学走进生活[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