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韩林芳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对其围手术期负性心理和术后疼痛造成的影响。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抽取本院妇科6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检验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各症状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干预后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较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减少不良症状。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20年4月,抽取本院妇科6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34例。实验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32±3.45岁;病程为3~16d,平均病程9.65±2.49d。参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46±3.21岁;病程2~16d,平均病程9.85±2.62d。整理、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

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予以认可批准,并保证积极配合研究实施,全部研究人员均自愿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监测,依照患者的病情予以处理干预,重视手术相关事宜。

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预防抑郁、焦虑和紧张,影响康复效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舒适舒适,防止患者因压力过大而与治疗配合治疗。必要时,放松训练、身体放松按摩、音乐疗法都可以实施放松。向患者解释相关成功案例,提高信任感,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②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密切监控患者生命指标,协助患者进行体检干预,有效与医生沟通,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健康指导,提高患者与家属的协调程度。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合理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指导主要开展口腔教育,注重个人情况,可通过手机微信和书面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病房内放置相关健康知识手册,提高认识率,确保后续合作质量。③并发症的预防。二氧化碳人工气腹的建立能刺激患者的膈膜,并发生不适。需要相应的护理干预,稳定患者的心理,防止患者的焦虑状况。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进行低流量吸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呕吐,应清洁口腔,避免吸入。术后疼痛明显时,应注意转移患者,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性。监测生活指标,如脸色苍白、穿刺孔出血、阴道出血等,及时报告医生干预。如果皮下气肿发生,有必要告知患者正常,降低心理压力。如出现尿潴留情况,需定时补水,促进患者排尿,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训练。如出现腹胀,应使用温水促进胃肠蠕动,引导患者下床。指示患者翻身、敲门,通知家属陪同。冷敷放松可以用来改善疼痛。

1.3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术后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3)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寒颤、恶心呕吐、腹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结果

2.1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比较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干预后,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比较焦虑、抑郁以及疼痛评分

比较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干预后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较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的特点。与开放手术相比,它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腹腔镜手术有一定难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伴有不良情绪。因此,有必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康复效果和成功率。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压力和心理变化复杂,但进入手术室后心理压力会更为严重,尤其是对精神失落感差、手术耐受能力差的退休妇女。心理因素影响较大,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患者的状态,从而影响康复效果。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确保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性。护士充分了解患者情况,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根据护理模式准确评价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对患者给予细致、周到、积极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能力,积累临床经验,学习新的护理方法和方法,灵活运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培养护理人员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护理队伍,使团队成员相互支持,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护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调整工作的细节,提高患者的手术意识,防止错误行为的发生。护士要有效地与患者沟通,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投诉,消除患者的顾虑。告知抑郁因素,启发患者,采用放松疗法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对全身代谢产生积极影响,提高自身抵抗力。

结论

综上所述,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减少不良症状。

参考文献:

[1]李玉娣,李国霞.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34-36.

[2]唐宏英.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促进妇产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1):142.

[3]付雪莲,刘舒清,胡彦祺,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8):55-57.

[4]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2016)[J].中华外科杂志,2016,54(6):4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