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孙婷

武汉市第五医院普外科 430050

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胸外科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心胸外科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SF-36(72.32±5.46)分,SAS(41.37±4.25)分,住院时间(15.16±2.04)d。观察组SF-36(86.34±3.45)分,SAS(30.55±3.96)分,住院时间(12.10±1.54)d。对照组满意度28例(75.68%)。观察组满意度36例(97.30%)。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情绪状态,有利于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心胸外科;优质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前言:心胸外科患者大多病情较重,护理风险较高,尤其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高[1]。一旦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影响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是在现有护理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研究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本文于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74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7例,性别:男/女=19/18,年龄(60.14±2.35)岁。观察组37例,性别:男/女=21/16,年龄(58.95±3.04)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按照患者病情给予护理,按医嘱给药,指导家属科学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如下:(1)护理人员耐心和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心胸外科发展情况以及病房环境,让患者能够快速熟悉陌生环境,改善其陌生感。护士长给每位患者分配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先自我介绍,快速和患者拉近距离。(2)通过和患者沟通初步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存在态度消极、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立即干预,引导患者主动表达,倾诉自己面临的困难,针对性开导患者,让患者建立信心。(3)指导患者科学饮食,根据患者基础病信息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给患者家属,让家属按照科学方案准备,少食多餐,多食用易消化、新鲜蔬果。若患者有便秘问题,可给予番泻叶茶饮,保证患者每日排便。(4)视病情组织同病区患者参与身体运动,带领患者一同做健身操、慢走散步等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由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易出现并发症,对手术患者及有需求患者进行呼吸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用鼻子吸气,闭口,15min/次。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双手放置于上腹部,保持肌肉放松,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保证上腹部鼓起,呼气时间较吸气时间长2倍。20min/次。组织患者进行下蹲、深呼吸等训练,20min/次。(5)出院前进行护理指导,要求家属一同参与,学习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叮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保暖,适量运动,一旦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1)使用生活质量量表、抑郁情绪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统计两组住院时间。(2)使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表(NSNS)评估,19~95分,满意:≥80分,一般满意:61~79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61089e17053eb_html_27e449979675b6d4.gif ),使用61089e17053eb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和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SF-36、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高。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和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SF-36(分)

SAS(分)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37)

72.32±5.46

41.37±4.25

15.16±2.04

观察组(n=37)

86.34±3.45

30.55±3.96

12.10±1.54

t

7.825

4.324

3.327

P

<0.05

<0.05

<0.05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更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 两组满意度对比

组别

满意(n/%)

一般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度(n/%)

对照组(n=37)

15(40.54)

13(35.14)

9(24.32)

28(75.68)

观察组(n=37)

20(54.05)

16(43.24)

1(2.70)

36(97.30)

61089e17053eb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5.052

P




<0.05

3 讨论

心胸外科患者多为重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护理风险高,容易引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优质护理是在基础护理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士责任,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要关注病房、心理以及康复等方面,在按医嘱护理的同时,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和准备恢复社会生活[3]。在医院期间通过心理疏导、组织集体活动、饮食指导等方式,让患者更有效地康复,建立良好心态,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经本文研究,观察组SF-36、SAS评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优质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护理工作更能得到患者认可,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在心胸外科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情绪状态,有利于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渠瑾.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44-3346.

[2]刘玮杰,陈澄.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1):216-217.

[3]杨晓晶.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7):15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