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对不同种类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3

几种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对不同种类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

黄健忠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 广西贵港 5372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剂与水煎剂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方法: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剂与水煎剂,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通过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情况。结果:本次所选5种中药药物水煎剂及颗粒剂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黄芩、连翘和薄荷的水煎剂及颗粒剂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黄芩水煎剂和颗粒剂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五种中药水煎剂和颗粒剂对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次所选五种中药制剂均可抑制耐药菌株,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效果相近。

【关键词】耐药菌株;抑菌中药;颗粒剂;水煎剂;抑菌圈

  随着抗生素滥用问题不断加剧,临床上耐药菌株也屡屡出现。耐药菌株的出现意味着患者感染风险上升,死亡几率增加,医学领域一直都在探索一种替代抗菌药物以改善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问题,抑菌中药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传统中药的应用历史比较悠久,而且在抗菌方面有着诸多成就,研究指出:中药饮片可有效抑制多重耐药菌[1]。水煎剂是中医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传统剂型,现阶段大部分研究均采用单味抑菌中药水煎剂,但煎制工序繁琐,而且不方便携带[2]。中药配方颗粒是基于中药饮片制成的一类中药剂型,主要通过现代化制药科技对中成药物实施提取、分离、炮制、浓缩等工艺处理,最终制备成颗粒剂型,并普遍应用于中医药临床。与水煎剂相比,中药配方颗粒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药饮片药性,又避免了繁琐的煎制工作,且质量控制更为严格,安全性更高,应用更为方便。但临床关于中药颗粒剂与常规水煎剂的药效差异仍然存在较大争论[3]。基于此,本文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剂与水煎剂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旨在对比两种剂型的抑菌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剂与水煎剂,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通过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血平板和细菌检定仪对不同剂型中药的抑菌效果实施评估,并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情况。

1.2 方法

1.2.1水煎剂的制备

准备50g中药饮片,放入砂锅内然后加500ml水,充分浸泡12h后起火煎煮,大火煮沸后调至文火煎熬,持续半小时。煎煮完毕后趁热过滤药液,另加将滤过后所得药渣加入400mL水与过滤后药渣混合,大火煮沸后调至文火煎熬半小时,然后过滤药液,将两次滤得溶液装入同一烧杯内混合,浓缩放凉处理后制备为定容药液,容量瓶50ml,装进输液瓶后将用薄膜覆盖,并将铝盖和胶塞压紧,然后开始高压灭菌处理,温度为115℃,压力为0.7kg/cm2,时间为30min。完成上述操作后将药液取出放凉备用,所得为原药材1:1的水煎剂。

1.2.2颗粒剂的制备

通过分析天平称出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剂,与50g原中药饮片分量相当,装入不同烧杯内后加入蒸馏水溶解,后制备为定容药液,容量瓶50ml。将药液装入无菌带盖容器内高压灭菌,温度为115℃,压力为0.7kg/cm2,时间为30min。完成上述操作后将药液取出放凉备用,所得为原药材1:1的颗粒剂溶液。

1.2.3耐药菌液的制备

利用血平板上分纯培养鉴定后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装入培养箱内培养24h,温度设定37 ℃。24h后取出细菌并用生理盐水校正浓度至0.5麦氏浊度。

1.2.4无菌小纸片的制备

纸片制作器械为5mm直径打孔器,将纸片放入平皿内并行高温灭菌处理,温度为115℃,压力为0.7kg/cm2,时间为30min。

1.2.5体外抑菌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开展体外抑菌试验,利用无菌接种环将制备好的菌液涂抹在M-H平板上,注意涂抹均匀。另外将抗菌药物纸片防止在M-H平板中间作为阳性对照,用无菌镊子分别在平板两边放置无菌小纸片,每边3片,静置10 min。用抽取中药水煎剂加注至左边无菌纸片上,加注量10μL,然后抽取等量颗粒剂溶液加注至右边无菌纸片上。放入培养箱内在37℃温度下培养,持续24 h。培养结束后通过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测量,取各纸片的平均值。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4]

抑菌圈低于10mm者提示不敏感;抑菌圈不超过10~19mm之间提示为中度敏感;抑菌圈超过20mm提示为高度敏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所选5种中药药物水煎剂及颗粒剂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黄芩、连翘和薄荷的水煎剂及颗粒剂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黄芩水煎剂和颗粒剂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五种中药水煎剂和颗粒剂对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5种中药药物水煎剂及颗粒剂的抑菌效果观察(x±s)

药物种类

剂型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阳性参照


+

+

+

+

+

黄芩

水煎剂

7.24±0.30

20.51±0.59

12.51±0.52

7.22±0.47

7.31±0.64


颗粒制剂

6.69±0.16

19.50±0.98

12.29±0.51

6.40±0.41

6.28±0.55

薄荷

水煎剂

7.90±0.43

15.18±1.60

8.40±0.11

-

-


颗粒制剂

6.51±0.28

13.98±0.13

7.79±0.20

-

-

苦参

水煎剂

-

7.17±0.30

-

-

-


颗粒制剂

-

6.74±0.24

-

-

-

连翘

水煎剂

8.81±0.19

12.14±0.85

7.20±0.41

-

-


颗粒制剂

7.60±0.37

11.05±0.31

6.50±0.22

-

-

蒲公英

水煎剂

-

7.70±0.35

-

-

-


颗粒制剂

-

7.08±0.19

-

-

-

3 讨论

中药抗菌效果确切,但大部分中药成品以水煎剂型为主,存在应用和携带不便等缺点。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中药颗粒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药颗粒机主要是基于现代化制药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制备为颗粒剂型,中药颗粒机基本保持了中药饮片的固有药性,独立包装方便携带,应用方便,安全性也值得肯定。但临床关于中药水煎剂和颗粒剂两种剂型的效果依然存在较多争论,本次研究所用相关耐药菌株均通过临床分离获取,经鉴定表明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而体外抑菌试验显示黄芩、薄荷、蒲公英、苦参和连翘五种中药的不同剂型均可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连翘、黄芩和薄荷三种中药两种剂型均可抑制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5]。另外,黄芩水煎剂和颗粒剂能够抑制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而不同剂型的中药抑菌效果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论符合既往文献报道

[6],提示中药颗粒制剂同时保存了中药饮片药性与药效两种特性,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中药水煎剂的替代。除此之外,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抑菌圈大小不同,敏感性也有较大差异,但在应对耐药菌株问题方面依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可进一步研究分析此类中药的体内抑菌活性,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另有不少报道就中草药制剂不同剂型抑菌效果依然有较多争议,亦有观点指出中药水煎剂抑菌效果更强于颗粒剂型[7]。结合本次研究内容我们分析认为,水煎剂型抑菌效果优于颗粒剂的原因可能如下:(1)中药制剂的制作工艺或者制作流程有一定差异性,这主要是因为中药并无统一的煎煮工艺标准,加上煎制步骤比较繁琐,操作比较复杂,因此可能会引起质量差异问题;(2)中药饮片所用原料存在差异性、不同厂家采用的制作方法也有差异性,所得饮片药物浓度自然也有所不同[8];(3)实验操作差异性。以本次研究为例,我们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检测,如果纸片吸附药量不够均匀,就难以客观评估药物的抑菌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所选五种中药制剂均可抑制耐药菌株,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效果相近。

参考文献:

[1]兰小琴,林楠,杨大超,苏霄翔,闫学平,郭建巍.10种中药颗粒剂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3):169-172.

[2]程招敏,陈泳余,彭方,蓝锴,周强,柯培锋.多种中药对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4):515-518+522.

[3]徐晓津,李秀华,马一帆,李慧耀,祁欣,郑江,鄢庆枇.50味中药与8种抗生素对变形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4(06):409-418.

[4]徐晓津,李秀华,马一帆,李慧耀,祁欣,陈郁浓,吕海龙,鄢庆枇.49味中药及其复方与抗生素对溶藻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39(06):30-38.

[5]郭洁,杨俭勤,董国伟,陈永德.8种中药免煎颗粒剂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9,38(09):941-943.

[6]赖韶钦,李晓君,谭俊青,潘慧娟.黄连等4种中药颗粒剂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细胞通透性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07):1317-1319.

[7]赖韶钦,李晓君,谭俊青,潘慧娟.黄连等4种中药颗粒剂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3):46-47.

[8]谢大泽,湛学军,舒向荣, 等.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女性生殖道感染厌氧菌耐药菌株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199-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