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杨群艳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沣东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 712000

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数学教材实践性增强,教学要求、学习方法的改变,家庭原因,学习习惯等因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后进生转化困难。如何引导数学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是初中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就结合近些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初中数学“后进生”的根源:

一、 小学、初中的知识衔接不好。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课程增加,知识容量增加,感觉到数学课的进度快、要求高。原因是初中数学概念扩大到数域,引入了负数后,学习了有理数;这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对概念、定理模糊不清。比如一些学生对负数的定义是“带负号的数是负数”。分不清整数和分数怎么也包含负数,对数的分类混淆。遇到符号不会计算,不能灵活运用运算法则。

二、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数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提高。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明显存在差异。如学习方法不恰当,应付式学习,久而久之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下降,学生对学习也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三、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改变,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跟不上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的分化,对数学学习兴趣下降,上课索然无味,很难集中精神,最终放弃学习数学。

四、小学阶段,学生基础没有打好,基础知识差,学习初中知识相对比较吃力,学习时的知识的“欠账”过多,导致在学习上有心无力,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五、师生情感沟通不够。“亲其师、信其道”。优秀的教师,学生对教师一般都充满着尊敬,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维系着数学教学,融洽着数学教学的各方面。由于学生个性的原因和教师偏见,往往有一部分学生与数学教师的感情不是那么融洽,甚至形成了师生对立,这样学生学习无兴趣,成绩下降,顶撞老师,进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

六、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有些学生学习缺乏毅力,遇到学习不顺利,则会干脆放弃学习,不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有的学生督促严一些,第一天,第二天还行,但时间一长,老毛病又复发,觉得太受约束,怕苦怕累,又放弃。还有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上课不听,说小话,做小动作,或者自觉性差,做练习都需要家长、教师的提醒督促,才能勉强去做,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过怎样才会做得更好。更有甚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习惯性地抄写别人作业,不管对错只是抄完就行。又或者干脆我不会我也不写。对玩耍的倾向远大于对学习的投入。

七、家庭的原因。虽然后进生成绩的好坏其原因是复杂的,但家庭的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有的学生刚入学时,就表现出贪玩、不听讲、作业回家不写的坏习惯,老师告知家长,家长不是帮助他纠正坏习惯,而是简单粗暴的处理,训斥和打骂,还对老师说,不听话,你就打。这样做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已经麻木了,自然也就不好好学习了。还有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而老人只能照顾生活,对学习的辅导无能为力。有些孩子作业根本没写,却告诉老人写完,老人也没有能力检查,恶性循环,诸如此类的情况,家长也远水不能解近渴。使学生存在的问题,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最后导致成绩跟不上。还有的家长认为上学没用,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还告诉孩子你看人家谁家的孩子初中一毕业,出门打工挣了好多钱。孩子也就不好好学习,只是混完初中。他们根本不了解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处和学习的重要性。

根据后进生的不同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要做到: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第一、做好数学教学的衔接。对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比如教学定义、定理、公式时,要抓住要领,引导学生归纳。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难以接受初中教材内容多、速度快的特点,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为后进生做好铺垫。对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引入。由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引出射线的定义等。通过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逐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第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预习和自学的能力,在课堂中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认真听讲,养成课后复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等。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第三、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端正学习的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后进生学习被动,不愿动脑。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这也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游戏中、实践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轴对称”这一节课时,书本上定义为:某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图形。定义很抽象、难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一张纸对折后,学生随意撕成一个图形在拆开教学轴对称图形,还比如,正方体的十一种展开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得到不同形状的展开图,使他们身临其境。这样把枯燥的内容就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并不是考试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的解出一道习题,都是成功。

第五、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访、电话互访、家长会、qq群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学习的重要性等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在这种交流中,我们总能及早发现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加快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在转化方法上也是不一样的,要因人而异。教师只有保持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找准后进生的成因,对症下药;那么数学教学质量进步是一定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