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重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重构策略

徐延伟

浙江省兰溪市实验中学

摘要:深度学习是从人工智能领域诞生出来的一种概念,指的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是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程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深度学习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观念上的一些局限性,而且推动了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科学相关的知识之余,还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和锻炼,为学生今后持续的深入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科学 深度学习 策略

  1. 设计科学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深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老师首先激发并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现象的兴趣。科学情景的创设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氛围的感染下更加自主自觉地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因此,老师在科学教学中,可以立足于教材内容,通过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情景,让教材中刻板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化,让学生能够在认识的过程中深化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明确地学习主题引导下进行知识探索。比如,在学习《观察生物》的时候,老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认识到基本的动植物及其生物体结构,让学生能够对这些环节进行明确的区分,让学生的生物体知识体系更具层次性。因此,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播放细胞分化的动态图,让学生在动态情境的观看中能够对教材中抽象的细胞概念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橡皮泥为工具,在合作交流之后用橡皮泥来演示整个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并对细胞分裂的概念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1. 开展科学实验,培养探究意识

科学学科实验是开展学科教学的关键环节,老师通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能够以小组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计划为指导,对科学概念进行深入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有效培养,还能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到更深层次中去。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背后的反应原理、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技巧和流程,并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能够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老师需要明确“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主题,根据实验任务自行选择实验工具、设计实验步骤。老师可以在实验开始前首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光合作用、灭火等的图片,并对图片中所列举的事件原理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核心的基础上规范科学实验的流程,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素养的充分培养,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深化对科学概念和科学现象的认知。

  1. 设计科学项目,锻炼科学思维

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求较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和认识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素养的完善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老师需要认识到项目开展和项目评价的重要性,在对学生项目的完成结果和经过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反应、表现、思维等进行动态点评,确保点评内容的完整性和点评标准的全面性。比如,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土壤》的时候,老师可以以“调查土壤形状”作为项目开展的主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土壤的组成和分类,认识到矿物质颗粒的特点和作用。在学生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项目开展的计划、流程、分工和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实践中的学生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指导,然后结合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集中反馈,将项目实践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深对项目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1. 反思学习成果,打造深度课堂

学会反思,对学生今后的学科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为了确保科学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和深度,老师需要在知识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对其他同学的科学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对自身在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之后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进行反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反思情况来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后续教学设计的信息参考。比如,在学完《常见的酸》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硝酸、硫酸的性质进行交流,对实验或观察实验演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享,并积极展开问题讨论。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反思:为什么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酸的通性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能够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思维的发散,让科学知识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为深度科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

  1. 结论

以深度学习为目标开展初中科学的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完善,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好牢固的基础。因此,老师在构建深度课堂的时候,需要结合科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科学氛围的感染下实现科学思维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构建起高效深度的科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叶笛.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导向的深度学习研究 ——以初中科学"酸碱溶液混合"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1):47-50.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22.01.010.

[2] 邵永平.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初中科学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2(1):54-60.

[3] 周建秋.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五度"教学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1):42-46.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22.01.009.

[4] 陈庆旦. 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以电和磁复习课“智能窗帘中的科学”为例[J]. 物理教师,2020,41(10):37-41. DOI:10.3969/j.issn.1002-042X.2020.10.011.

[5] 朱闻泳.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重构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