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裔的家庭因素与继承语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3

新加坡华裔的家庭因素与继承语传承

卜秀云

泰国格乐大学 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新加坡华裔家庭环境、家庭语言策略、家庭投入对继承语的传承的影响。对继承语传承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投入、社区语言生态环境、家庭环境、家庭语言策略、传承者对语言、族群、文化的认同等。本文聚焦家庭因素,通过对一家新加坡华裔家庭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新加坡华裔新生代继承语的传承与家庭投入的正相关。

关键词:继承语;家庭;华裔;代际传播



  1. 继承语HL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分类

继承语( heritage language) 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加拿大,本指加拿大境内除英语、法语这两种官方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HL继承语这一术语被引入美国,用于指美国境内“除英语之外的语言”。这一时期开始美国把HL作为术语广泛用于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领域(Cummins 2005,见曹贤文 2014)。国外学者在不同国别的HL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周明朗(2014)则从华人社会的语言与身份的匹配的角度对华语传承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华语继承语方面,吴英成、邵洪亮(2014)以新加坡华裔为视角,指出国籍身份、当地的社会语言生态以及华裔的不同世代、不同家庭常用语、不同教育背景等都会使个体对华裔继承语的认同产生深远影响。Fishman(2001:81)认为HL是指除英语之外的语言,是与学习者有“某种特殊家族联系”的语言。在他看来,HL继承语是家庭和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门语言可能已不再使用于家庭,也可能不会说,而要作为二语来学习。

Fishman 把继承语分为三类: 移 民 继 承 语( Immigrant heritage languages) 、原 住 民 继 承 语( Aboriginal heritage language ) 和殖民国继承语( Colonial heritage languages) 。) 在一个国家内,移民继承语指来到该国的移民所使用的语言,比如美国华人使用的汉语; 原住民继承语指该国国土上原住民使用的语言,比如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 殖民国继承语指该国独立之前曾经来过的殖民者的语言,比如美国的西班牙裔使用的语言。所有这些语言的共同特征是: 它们都不是所在国社会的主流语言,而仅在一定范围内的族群中通用。目前在三者之中,移民继承语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研究。移民语言不仅仅被视为国际间交流工具,而被视为本国的国家资源和文化遗产。继承语理论自始贯穿着“语言是资源”的核心理念,也包含着语言平等意识和语言保护意识。这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观,非常有利于非通用语言的生产和发展。

关 于 继 承 语 者 ( heritage language speaker) ,Valdés 所下的定义是: “在非英语语言家庭成长的人,他们会说或者至少能懂得这门家庭语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英语和这种语言的双语能力”。这个定义由于其突出的语言教学意义在其后的继承语教育研究中被普遍使用。

  1. 继承语代际转用模式

移民语言的保持和转用,被学者总结为“三代移民语言模式”( Three-generational Immigrants Language Pattern) : 第一 代 移 民 主 要 说 母语; 第二代开始使用双语,母语逐渐产生磨蚀; 第三代完全使用当地语,母语消失,语言的转用过程继承语理论聚焦移民语言的继承、发展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高度适用于新加坡华裔继承语华语的传播研究。

由于继承语代际转用模式的调查对象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移居美国的欧洲移民,关于它的普遍适用性,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验证。如,Ishizawa,H.(2004) 以多代并存的移民家庭为调查对象,发现移民语言的代际转用并不总是呈线性趋势,即代和代之间不一定存在语言转用,多代之间可能出现语言传播。Richard Alba(2004) 指出,当代移民潮并没有削弱语言同化的力量。第二代移民通常是双语人,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能熟练地使用英语,但在家中,他们多数说继承语。第三代、第四代移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英语单语人。第三代移民中也有双语现象,只不过出现在与外国相毗邻的边界社区中,这是一种历史现象。继承语主要用在家中同父辈交流;从互动的角度看,被调查人使用继承语是为了听而不是说。 其他国家出现的继承语代际转用情况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在第二代移民中,继承语的活力低下。尽管第一代移民对继承语的维持抱积极态度,但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促进继承语的代际传播。青少年多数只在家中和父母说话时使用继承语;和兄弟姐妹说话时,倾向使用优势语。他们的语言使用也正由继承语向优势语转变。

此次调查的新加坡华裔家庭,第一代移民常用语是汉语方言(海南话),第二代移民常用语是英语汉语的双语人,但熟练程度英语优于汉语,跟下一代的沟通也是英语优先,第三代移民家庭双语环境成熟,因母亲为华侨,接受了中国十几年的主流华文教育。母亲会亲自教授孩子华语。而且母子的日常交流也用华语。这样的家庭因素必然会出双语人才,只要父母各自跟孩子讲自己的优势语即可。



  1. 影响继承语代际传播的因素

语言同化的已有研究表明,影响移民继承语代际传播的因素是性别、出生地、居住时段、

移入时间、父母的国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族群的规模和居住地等。近十年的研究表明,

制约继承语传播的因素还包括政策支持、言语社区、家庭环境、家庭语言策略、语言意识等。接下来结合实例对家庭因素重点进行分析研究:

(一)家庭环境

Richard Alba,John Logan,Amy Lutz,Brian Stults(2002) [16],Paula A.Arriagada (2005)[17] 研究了家庭环境对继承语代际传播的作用 : 孩子与使用继承语的亲属,比如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叔、姑姑等住在一起,由于大人的语言能力有限,家庭内部交流时他们多使用继承语,这必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使用继承语。Ishizawa,H.(2004)[18]、Kondo-Brown,K.(2005) 指 出, 多代生活在一起的移民家庭中,祖辈对继承语的维持和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在与子孙交流时,祖辈往往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继承语,这反而促使后代保留继承语。

本次调查的家庭中,祖父母和孩子用汉语交流,父亲和孩子用英语交流,母亲和孩子用汉语或者英语交流。如附录一调查表所示。

  1. 语言意识

语言意识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语言行为,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父母持有语言同化意识,只对孩子说优势语,一旦孩子上了大学,他们就转向语言的多样化,支持孩子学习继承语。

Velázquez, Isabel(2009)[23] 的调查表明,在家中,母亲如果认识到自己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到继承语和双语认同对孩子的将来有利,就会为孩子的继承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Dania Lopez Garcia(2011) [24] 认为语言意识关系到继承语的传播。父母如果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认为学习继承语是传播种族文化的一部分,就会让孩子认识继承语的价值并且教他们使用继承语。

本次调查的家庭,母亲是华侨,华语继承语意识强烈,从小就为孩子继承语发展提供多种机会。孩子现在英汉双语听说读写时间基本参半。

(三)家庭语言策略

Zhang, Donghui.(2008)的研究显示,如果父母知道继承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家庭生活中积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孩子的语言学习,如,送孩子去继承语学校,在家里教他们继承语,在家里故意和他们说继承语,带孩子去看继承语电影等,等等,孩子的继承语水平就会很高。

Guardado, M.(2002) 发现, 决定孩子成为双语人还是英语单语人的最重要因素是父母的做法。如果父母关心孩子的继承语认同、道德发展和认知增加,就会在家庭中创造有利于继承语学习的条件,比如,读书、玩耍、唱歌时使用继承语,这种积极、愉悦的方式会促进孩子的继承语学习。如果父母以命令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学习,结果反而导致孩子丧失继承语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



四 结语

在新加坡政府双语政策的大环境下,家庭因素对继承语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家庭投入因素与继承语代际传播息息相关。可见家庭教育对继承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成就和情感态度的形成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以往较多研究认为父母重视并有效参与孩子的继承语学习,对下一代继承语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Guardado,2002; Zhang,2008; Mori,2017) 。大量研究发现华人家长对下一代的汉语水平持有较高期待( Lao,2004; Li,2006; 康晓娟,2015) ,但华人家长在家庭汉语教育方面也存在“力不从心”之处。一些家长表示他们很少采取手段帮助孩子学习汉语( Wu,2005) ; 一些家长尽管重视汉语学习并把孩子送至华语学校,但他们在家庭中为孩子提供汉语接触的机会很少( Lao,2004) 。形成这一境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方法上看,教育资源少、缺乏方法指导,使得家长在家庭汉语教育方面感到无从下手; 在语言态度方面,家长虽对汉语持较高期待,但同时希望孩子较快掌握移民国家语言,以便快速融入新环境,因而在家庭语言政策上游移不定,难以掌握双语或多语教育上的平衡; 从亲子关系角度看,家长与下一代在家庭语言选择上往往出现冲突,下一代并不愿意在家庭中使用自己不熟练的汉语,家长为了实现亲子沟通不得不妥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感到权威的丧失。反过来,父母与青少年子女良好的亲子关系则可以保证家庭语言政策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认为,应加强海外华人家庭继承语教育方法、语言态度和华人家庭亲子关系对继承语水平影响的研究,为海外华人家庭实现继承语延续提供实际的指导。应充分发挥华语学校和华语社区对家庭华文教育的辅助作用,为华人家庭语言教育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曹贤文.海外传承语教育研究综述[J].语言战略研究,2017,2(3).

曹贤文.“继承语”理论视角下的海外华文教学再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14(4).

高虹.Heritage language的由来及其中文译名[J].中国科技术语,2010(02) .

郭熙.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下母语维持的若干问题:新加坡个案[J].语言文字应用,2008(4).

吴英成、邵洪亮.华裔汉语学习者解读:新加坡视角[J].世界汉语教学,2014(2).



Fishman, J. Can Threatened Languages Be Saved: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Revisited: A 21st Century Perspective [J].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1.

Fishman, J. Acquisition, maintenance and recovery of heritage languages [A]. In G. Valdes,

J. Fishman, R. Chavez & W. Perez (eds.). Developing Minority Language Resources:The Case of

Spanish in California [C].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6

NEO Peng Fu. Studies On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