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覃志美

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长治完小,广西南宁,530400

摘要: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应用效果。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需要围绕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做研究,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学习,掌握相应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解题环境,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学习能力

作业测试功能检测作为我国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延伸,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仍然十分具有重要实际应用指导意义。落实教育部精神,必须积极探索一条"控量增效"的作业改革之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解题思维,学会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促进数学能力的良好发展。

一、分层作业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组织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无论怎样高效的课堂都需要精当的作业来修饰、完善。教师要从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接受能力强弱入手,对他们设计有梯度、兼顾到每个层次学生发展的作业,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首先,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分层教学设计要以每个学生自己为学习主体,着眼于每个学生的主体发展,尊重和引导满足每个学生主体多样化的作业学习需求。其次,作业知识分层性的设计以数学着眼点划分为知识层次,让不同知识层次的每个学生在顺利完成作业后也都可以同时取得不同一定程度的知识进步和素质提高。除此之外,课堂教学的活动主体应该是课堂学生,教师要通过密切关注当前教学热点问题,不断更新作业形式,在充分激发不同学生强烈学习知识兴趣的需要同时,强调学生关键知识能力的综合培养,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思维活动具有趣味开放性和实践灵活性,促进不同学生的核心学科性和核心知识素养共同发展[2]

二、生活观察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学习认知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会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这种作业布置方法在长期使用之中必然暴露期存在的弊端。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不断实施和渗透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工作中要能够融入更多的创新思想和方式。生活化设计理念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中的引入,大幅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存在的不足之处,既能够调动学生对于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效联系了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增强对于课程中所学习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小学生需要完成统计图表制作,利用这一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马路上统计每小时的车流量[3]。教师从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常识中挖掘数学作业题材,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思考、调查等方式才能完成,在一些作业中,小学生甚至需要带着问题来"玩",这样的作用模式更加趣味性,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避免了传统模式下数学作业的枯燥和沉闷感,同时以生活实际出发设置的作用方式让小学生能更加灵活的应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也能让小学生产生"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的感悟。

三、开放性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作业布置的主导,而且作业完成时间也完全由教师个人来决定。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下,作业布置的方式单一,小学生需要按照标准的解法、思路来做作业,固定的模式下小学生的书写创新思维很难得到提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设计逐渐向着开放性作业转变,以提升小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调动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开放型作业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智能转化成智慧。

例如在一道应用题中:小明花6元钱买了一根跳绳,7元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8块钱又买回来了。最后不想玩跳绳了,又9元钱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一共赚了多少?

这个题目以现实生活中买东西为例子, 将学生学习情感、兴趣、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等等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兴趣。学生分两次计算,第一次6元买,7元卖,7元减6元,也就是说第一次赚了1元,让我们记住赚了1元;第二次8元买,9元卖,9元减8元,也赚了1元,将两次赚取的钱加在一起,就是1元加上1元,所以一共赚了2元钱[4]。将两次简单的减法相结合,最后以加法的形式呈现出答案,使学生恍然大悟,对于该思维方式更加印象深刻,开拓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作业测试功能检测作为我国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延伸,摘可以有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应用效果。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积极探索一条"控量增效"的作业改革之路,通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设计有梯度、兼顾到每个层次学生发展的作业,促进不同学生的核心学科性和核心知识素养共同发展;通过融入生活化的设计思想和方式有效联系了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让小学生能更加灵活的应用自身的智慧和能力;通过设计开放性的作业问题,调动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开拓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淑华. "减负提质"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的合理化设计[J]. 科普童话 新课堂(上),2022(2):47.

[2] 钱利. 减负提质,促全面发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J]. 读与写,2022(19):121-123.

[3] 张娣. 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农村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探究[J].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2(4):18-19.

[4] 王红明.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前个性化作业的设计[J]. 甘肃教育,2022(3):71-74.

作者信息:覃志美,女(1969.05.21),壮族,广西宾阳人,大专,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