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肖方杰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266300

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就诊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可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不仅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维持手术指标。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胸外科;治疗效果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是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期间,可以通过最小的切口对患者达到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率,还可以缩短患者临床康复周期,具有最优质的临床治疗效果[1]。在对患者进行胸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相比于传统手术来说,可减少患者出血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避免出现不良事件。然而,在对患者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注重对手术技术的提高,通过维持患者手术流程中的安全性,打造优质的临床手术措施,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更加符合我院的发展方向。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胸外科就诊的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纳入标准:(1)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3)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

1.2治疗方法

在手术开始之前,应对两组患者进行医疗诊断措施,通过帮助患者进行合理确诊,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在手术前给予患者临床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在手术结束后,临床应帮助患者使用抗生素等形式进行抗感染治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符合我院的发展方向。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根据针对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切口手术,并采用超声刀实施切除。

1.2.2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检查结果置入一次性切口保护器,并采用腹腔镜实施观察,实施切除。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包括:①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理指标接近正常。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生理指标均有所好转。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生理指标均无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1.3.2对比手术指标

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min)、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d)、术中出血量(ml)。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

表1  对比治疗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5

8(32.00)

11(31.42)

6(24.00)

19(76.00)

观察组

25

13(52.00)

11(36.00)

1(4.00)

24(96.00)

2

-

-

-

-

4.152

P

-

-

-

-

<0.05

2.2比较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手术指标(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排气时间

h

住院时间

h

下床活动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对照

25

56.39±5.27

19.34±2.14

7.01±1.02

35.18±2.84

61.36±3.09

观察

25

32.94±3.04

10.67±2.09

3.16±1.32

24.63±2.74

34.94±3.41

t

-

19.272

14.492

11.540

13.367

28.706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外科是我国重点建设科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往往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胸外科为高发疾病之一,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不仅要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应从多角度出发,改善患者的临床愈合状态,方便患者进行临床预后康复。

在对患者进行传统治疗期间,往往需要对患者机体造成切口后采用超声刀进行剥离以及切除操作,因传统手术为入侵式操作,往往会给患者机体带来巨大的切口,难以维持患者所需要的临床安全性,故随着我国微创手术的逐掉发展[2]。微创化也成为我院在胸外科的发展方向,临床在对患者进行当口腹腔镜手术时,不仅可以减少对患者胸壁的损伤,还可以降低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预后价值。然而,在进行单孔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医生相关技术的培养,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选取切口以及体位时,应结合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体位干预。有学者指出采用侧卧位,可提升患者临床手术过程中的事业。但经我院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诊断后体位干预可结合患者的基本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体位,更加保证患者临床手术安全性。单孔腹腔镜具有较清晰的视野,可以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

[3]。其次,在临床单孔手术期间,应保留合适的学习曲线,医生应由操作简单的手术开始发展,逐步演化为操作难度较高的手术,逐渐适应单孔腹腔镜的临床操作视野。而随着我国手术技巧的逐步提高,单孔腹腔镜器械也伴随着逐步发展。不仅满足我院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也可以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单孔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我院的主要治疗方向,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患者手术中出血率,获得更清晰的视野,保证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治疗,在我院进行具体研究,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在胸外科可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不仅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维持手术指标。

4参考文献

[1] 徐建康, 叶生爱, 程亮,等. 单根微管引流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观察[J]. 山东医药, 2021, 61(21):3.

[2] 何平海, 黄俊, 臧国辉,等. 保留自主呼吸不插管与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在单孔胸腔镜肺大泡缝扎术效果比较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 2021, 026(008):1172-1175.

[3] 徐伟峰, 徐春, 丁成,等. 单孔和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 2020, 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