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职学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优化中职学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周瑶

浙江省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职园林专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文章探讨优化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借助基础项目和专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园林;实践教学

一、前言

园林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增设园林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园林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园林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理论,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但是,目前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足,这严重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中职学校教师要重视对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优化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二、中职学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得并不完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企业并不欢迎学生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就缺少实践机会,也就不能通过有效的操作训练提升专业技能。

2. 教育理念滞后

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局限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缺少对岗位实际需求的调查和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极大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部分中职园林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理论知识讲解得过多,实践演示过少,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教师也没有让其进行针对性的技能操练,这就失去了实践的意义。

4. 考评模式过于单一,实践性不强

部分中职学校园林专业的考评模式就是在期中和期末对学生进行测评,测评的内容主要是理论考试。这种考评模式单一,缺乏实践考核内容,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评价,不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能。

三、优化中职学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1. 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中职学校要重视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努力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教学条件。首先,中职学校要加强与园林专业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进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在实际岗位上操作训练,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也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检验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职学校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教师要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加强学生对园林工作的了解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职业教育中, 存在这样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并不了解自己未来能从事什么工作, 只是凭借对专业名字的了解选择的, 有的甚至是家长做主。对于园林专业也是如此, 一些学生只是随便选择了这个专业, 对其了解却不多, 甚至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做什么, 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不高, 学习兴趣较低, 甚至不知道自己应当学些什么、需要学些什么, 整个高职园林教学的效率较差, 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较低, 不符合社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在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园林工作进行全面了解, 向学生讲解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方向,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让使学生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加深了解, 促进学生专业实力的提高, 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实施中, 可以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课先询问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原因, 了解学生对园林专业的了解程度, 在后续对的教学中, 再向学生介绍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 帮助学生设立自己的就业目标, 鼓励学生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 学习相关的知识, 积累有用的素材,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3. 教师要突破教学观念的限制,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

在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单向输出知识的弊端,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熟练掌握应用知识的技巧。例如,在教学“园林植物的类型及特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植物的特性,笔者先为学生讲解了一些不同种类植物的特性和栽培模式,然后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植物,让学生讨论其种类和特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中职学校园林专业教学中,学校可依据农时为学生安排课程,教师也可依据农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是园林专业依据不同季节园艺植物的栽培特点,为学生安排的实践项目,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针对性地进行实践练习,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植物的管理知识时,就可以依据农时进行,果树修剪要在采摘后进行,疏花的管理要在开花后,植物的病虫防治要依据病虫发生季节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教师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依据农时进行安排,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植物栽培管理的特点。

5. 调整原有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原有的职高园林教学中, 教师的评价依据通常为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 许多学生会在考试前进行突击, 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机械记忆, 但实际上却并不了解这些内容在工作中的应用。这种评价机制使得学生给教师造成了一种假象, 误导了教师后续的教学方向, 学生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提高。因此, 在专业教学中, 要调整原有的评价机制, 将评价体系建立在书面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主题完成设计, 或者在本学期获得相关比赛名次, 这种评价方式既可以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督促激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 提高专业技能。

四、结语

总之,中职园林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实践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园林专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与优化措施[J]. 杨晓明,潘中耀,于恩厂.  河南农业. 2021(12)

[2]浅谈园林中职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 许启德.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9(04)